|
|
|
|
|
|
|
湘剧 |
|
地方大戏剧种。民间一般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九年(1920)在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西兴散人序。序中说:“闻之顾曲家,湘剧全盛于清同光间。”因湘剧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故一度曾称长沙湘剧。主要流行于长沙、善化(即今之长沙县部分地区和望城县)、湘阴、浏阳、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等县市,也经常到沅江、华容、南县、酃县、桂东、衡阳、耒阳等地流动演出。据同治《酃县志》卷十“风俗”条载: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当地出有告示:严禁演《目连》、《西游》、《台城》等大戏。“大戏”,即指湘剧。在江西,北起修水,南至吉安,也有湘剧流行。例如:萍乡县芦溪沅南村沅陂福神祠的古戏台后台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自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月初四起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十一月十一日止,湖南戏班在这里演出时的题字。其中有“民国七年星沙同春班在此亦乐”。同春班是长沙最大的班社。咸丰年间,浏阳、醴陵一带的湘剧班社,也经常演出于萍乡、宜春、上高、铜鼓、抚州等地,并一度成为吉安的守城戏班。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湘剧曾组成七个抗日宣传队,分赴湘西、湘南和桂北,宣传抗日,时间长达六、七年,又扩大了湘剧的流行区域。
湘剧声腔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又称弹腔)以及一些杂曲小调。
高腔是湘剧主要声腔之一。源于江西弋阳腔。进入湖南后,较快地吸收了湘中、湘东民间音乐并扎下根来,成为湘剧早期的高腔,其代表剧目为《目连传》。到明代万历年间,青阳腔进入湖南,已经地方化了的高腔,深受其影响,又吸收了青阳腔的“滚调”、“滚白”和“畅滚”,发展为高腔中的长段“放流”,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高腔,其代表剧目为《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鹦鹉记》等。
低牌子以唢呐、笛子伴奏,字多腔少。它的来源,目前资料不足,因而争论也较大。一说低牌子是一种独立声腔。民国九年出版的《湖南戏考》称之为“低词”。低牌子现保存有三百五十支曲牌,在连台大本戏中,与高腔分折间唱,多用于“饮宴”、“发兵”、“对阵”等群众场面的合(齐)唱。一说低牌子即昆腔,是昆曲地方化之后的俗称。词格、曲格均与昆曲相同,曲牌名称也大多一样,只是唱法上大同小异,较昆曲粗犷平直。
昆腔于明末清初传入。清康熙六年(1667)成立的老仁和班,为高昆兼唱。乾隆年间,还有一个专唱昆腔的大普庆班。常演剧目有《游园惊梦》、《藏舟刺梁》、《剑阁闻铃》、《宫娥刺虎》等。后因乱弹(南、北路)兴盛,至同治、光绪年间,昆腔逐渐衰落,时至今日,湘剧已无昆腔剧目。
乱弹又分南路、北路、反南路、反北路以及吹腔(包括安庆调与苏乱弹)、平板(四平调)、卫腔等。从清乾隆时起,由徽班、汉班相继传入。道光年间,有以唱南北路为主的仁和班。后与高腔同为湘剧主要声腔。
自明初弋阳腔的传入,到清乾隆年间南北路的进入,先后近四百年,在明、清两代王朝的更替和其他政治动乱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代艺人的惨淡经营,才使四种声腔比较谐和地保存融合,发展为多声腔的湘剧。
湘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有剧目千余个,内容丰富,有来自北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诛雄虎》、《北饯》、《回回指路》等;有来自早期弋阳腔的剧目,如《目连传》等:有来自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剧目,如《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等;还有大量《三国》、《水浒》、《杨家将》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剧目。经演出实践的消长更迭,现有传统剧目六百八十二个,其中弹腔剧目有五百个以上,高腔剧目近一百个,低牌子剧目保存在连台大本戏中的有二百多折,但独立单出为数不多,昆腔及杂曲小调剧目亦少。这些剧目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艺人能演的或前辈艺人演出过,尚存有剧本的。
这些剧目中,有的一个剧目可演七天七夜,有的可演十多个小时,也有只能一两个小时或几十分钟的单出或散折,还有少数结构、内容基本固定的常演的连台搭桥戏,如《征东》、《征西》、《唐明皇游月宫》、《二度梅》等。
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宣传革命和抵抗侵略的创作剧目,最有代表性的是《刺恩铭》、《广州血》、《血溅沈阳城》、《东北一角》和改编的《新会缘桥》、《旅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新的剧目,来源有:一,移植剧目,如《白毛女》、《血泪仇》、《陈三五娘》、《生死牌》、《春草闯堂》等;二、改编整理传统剧目,如《拜月记》、《追鱼记》、《百花公主》、《金丸记》、《李三娘》等;三、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剧目,如《文天祥》、《巴蔓子》、《田寡妇看瓜》、《山乡巨变》、《山花颂》、《园丁之歌》、《郭亮》、《湘潮》、《金家三只凤》等。
湘剧音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搜集整理研究音乐资料,唱腔的革新以及乐队的充实等方面,均获得显著成绩。如:高腔曲牌、低牌子曲牌现均保存有五百多支;这些曲牌以及全部锣鼓谱等都已录音、记谱,有的出版成书,有的油印成册。创作和改编的湘剧《山花颂》、《拜月记》的音乐唱腔设计,获得好评。湘剧乐队原为“文武六场面”,即文场二人,武场四人。现在一般剧团乐队至少有十二人。
湘剧的脚色行当,在早期以唱高腔为主的阶段,只分九行,即三生(老生、正生、小生),三旦(正旦、蹻旦,老旦),三净(大花、二花,三花)。在农村班社中,这种体制一直保留到清末民初,俗谓“九条网巾打天下”。这种行当体制,要求演员一专多能,文武不挡,唱、做、念、打俱全。因常演《目连》、《封神》、《岳传》等连台大本戏,故生行居各行之首。花脸行剧目亦多,脚色繁重。旦行多代脚,如正旦代小王子(《岳传·牛头寨》之康王),蹻旦代武小生(《牛头寨》之张宪),老旦代门子、家院等,花脸行兼演摇旦。自昆腔和南北路进入湘剧后,脚色行当,有所改变。分为大靠把(正末)、二靠把(副末)、唱工(正生)、小生、大花脸(大净)、二花脸(二净)、紫脸(唱工花脸)、三花脸(丑)、正旦(青衣)、做工旦(花旦)、蹻旦(贴,包括武旦)、婆旦(老旦)等十二行。
湘剧的表演,早期的高腔连台大本戏,重功架与特技。且融“百戏”、“杂技”、“武术”等于其中,如《目连》大戏很讲究“射叉”、“叠罗汉”、“爬竿”等技艺。青阳腔进入后,从偏重大锣大鼓的戏,变为也唱小锣小鼓的戏,特点是唱重于做,做工生活气息很浓,程式化的动作不多,如《琵琶记》、《金印记》的表演艺术,至今仍保留着凝重、古朴的风格。昆腔进入以后,表演艺术又有所发展,吸收了昆腔载歌载舞的特点,唱做并重,舞台表演活泼多姿,如《白兔记·打猎回书》、《破窑记·赶斋泼粥》,相传这是老仁和班小生杜三和喜保的创造,传演至今,仍有很大的艺术魅力。自从弹腔(南北路)进入湘剧后,在表演程式上有所加强,出现了一批如《水擒庞德》、《五台会兄》等以造型、功架著称的剧目,增设了紫脸这个行当。紫脸始于仁和班的郭少仁。同时由于高、弹同台,高腔吸收了弹腔所长的做工和武打,弹腔则受高腔滚唱的影响,发展成长段流水,如《斩李广》中连唱四十八个“再不能”,《程济赶车》中连唱二十四个“可怜主”以及《金沙滩》中的〔宝塔歌〕等。清末,京剧进入长沙以后,曾有十八位京剧艺人参加湘剧班同台演出,湘剧艺人又向京剧艺人学习武功,并在弹腔演唱中吸收了京剧一些花腔,又一次丰富了湘剧的表演艺术。
在行当应工上,湘剧还有不同于别的剧种的地方,如《空城计》中,生扮司马懿。《沙陀国》中,紫脸扮李克用。《哭祖庙》中,小生扮刘谌。《装疯跳锅》中,净扮蒯彻。《琵琶宴》中,净扮赵炳,颇具特色。
湘剧长期在省会长沙演出,视野比较开阔,艺术交流多于本省的其他兄弟剧种,因此表演艺术上的革新得风气之先。加之省会长沙人文荟萃,观众文化水平较高,在清同治、光绪以后,文化人对湘剧颇为关注,如王先谦、王闿运、杨恩寿等,对剧目、表演多有评论,特别是晚清和民国期间,长沙的湘剧艺人受新文化思潮的影响,艺术上保守思想比较少,因此湘剧有一批经常上演的折子戏,表演上提高比较快,达到了精雕细刻的程度。
湘剧班社,清康熙以前,大多以演唱高腔为主,也有高昆兼唱者。乾隆年间,湘剧班社逐渐增多,长沙、湘潭已建“老郎庙”,老郎庙设有艺人名册,俗称红簿,管理上会的演员,并开始设科班传艺。道光年间,出现了最早以弹腔为主的仁和班。同治、光绪年间,不但班社蓬勃兴起,而且各地都办科班。当时长沙、湘潭两地,著名班社有普庆、泰益、太和、大庆、义华、仁和、大顺、永和、清华、仁寿、春台等。科班很多,最有名的有五云、福临、三元、庆升、华兴等。这些科班办班的时间较长,聘有名教习,如暨镇宝、姚春芳、姜星福、周太德、黄少梅等。他们大都毕生从事教学,授徒得法,因而人才辈出。以五云科班为例,出身该班的名演员至今仍为人所知的有李顺云、姜钟云、柳正云(介吾)、李桂云等不下百人。福临、三元、庆升、华兴等科班,也都培养了大批人材。民国十年以后开办了福禄、九如等女子科班,并创立了男女合演的班社,女演员中有不少艺技精湛的。民国二十八年,田汉在长沙主办“战时歌剧演员训练班”,培训艺人,先后组成七个湘剧抗敌宣传队,分赴湘南、桂北,宣传抗日。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名演员在战火中牺牲,湘剧也受到严重摧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剧得以新生。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湘剧《琵琶上路》获奖,《打猎回书》、《五台会兄》获得好评,湘剧演员徐绍清、彭俐侬、陈剑霞、杨福鹏、罗元德分别获得演员一、二、三等奖和奖状。各地剧团办了演员训练班,湖南省成立了艺术学校湘剧科,承先启后,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从事戏曲表演导演、音乐创作、舞台美术的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湘剧团体工作,整理、创作了大批新剧目,《拜月记》、《生死牌》先后在上海拍摄成电影艺术片。1960年成立了湖南省湘剧院,整个湘剧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湘剧团全部被迫解散,人员下放劳动。绝大部分名老艺人、作者、导演,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有被迫害致死或致残的。大量湘剧剧本和各种资料被毁弃。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湘剧界才开始复苏,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现已恢复省湘剧院及市、县湘剧团六个,并积极培训新一代演员。
|
|
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