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戏剧人物】
【剧目荟萃】
【戏剧图片】
【研究评论】
【戏剧机构】
【戏剧音频】
【戏剧视频】
【戏剧表演】
【舞台美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剧种大观
常德汉剧

    地方大戏剧种。兼有高、弹、昆三种声腔,目前以演唱弹腔为主。历史上称“宝华部”、“文华斑”等戏班名,亦曾称沅河戏、汉戏。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省、中南区及全国会演,曾称为常德戏。1953年,改称常德湘剧,1957年改名为常德汉剧。不少人认为名称不够准确,近年有正名之议。

    常德汉剧的早期历史,文献无征。据艺人传说,最先进入的是弋阳腔。常德老郎庙旧藏署有“永乐二年华胜班置”字样的太平缸一口,毁于民国八、九年间,五十年代尚健在的高龄艺人有曾目睹者。

    明万历间,常德地区的戏曲活动甚为兴盛。进入常德的弋阳腔早已衍变为当地高腔,遍及城乡。袁中道《珂雪斋近集》卷一《再游桃花源记》中载:“在(桃源)桃花观,邑人江伯通、张阿蒙诸公,携酒宫中,携得村伶—部佐酒。”在袁中道另一著作《游居柿录》卷八中,也记载了此事:“张阿蒙诸公携E宫中,带得弋阳梨园一部佐酒。”两文对照,“村伶一部”是本地高腔班无疑。除高腔外,昆曲当时也很流行。万历间常德的荣王朱翊诊是“音律刻漏,咸穷厥妙”者,他与龙膺经常讨论戏曲,并有诗咏及当时王府演出盛况。龙膺著有《蓝桥记》、《金门记》两部传奇,《金门记》曾在常德龙膺家“九芝堂”演出,九芝堂故址在今常德市大西门内。龙膺还写有“腔按昆山磨嗓管,传批《水浒》秃毫尖”之句。龙膺的另一首诗中有:“何物最娱庸俗耳,敲锣打鼓闹青阳。”说明在当时进入常德地区的青阳腔也很有影响。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顾彩有湘鄂西之游,所著《容美纪游》中,谈及当时容美土司家设的戏班情况:声腔有“吴腔”、“秦腔”、“苏腔”。旧容美辖有湖南石门部分地区,秦腔、苏腔注入常德汉剧是很自然的。

    又据王昶《雪鸿再录》、《使楚丛谭》等书,自述于乾隆末年多次在常德、澧州诸地,由府州官吏“招饮观剧”。有次在澧州,则“以安庆优伶祗应,呕呕唧唧,亦颇怡然”。这时虽仍有高、昆流行,但由于徽班艺人进入的影响,已逐渐转入以弹腔南北路(皮簧腔)为主的时代。

    常德老郎庙嘉庆残碑载,“有戏班十余个,每班五十余人。”这里说明清乾、嘉间常德地方戏规模益大,进入常德府城演出的戏班已多达十余个,艺人六、七百人。从清嘉庆、道光时起,虽有古老的华胜、华升、元秀和后来的华庆等班仍唱高、昆老腔,一般称为“高腔班”,但他们逐渐地在城市不能支持而转入乡镇。另一部分班社,如瑞凝、天元、松秀等,适应时世,渐以弹腔为主。道光二十五年,桃源人李标还兴办了专唱弹腔的文华科班。在清末民初形成了以弹腔占绝对优势,并以天元、瑞凝、文华、同乐四大名班为代表的局面。至民国七、八年间,高腔班绝迹,高腔剧目的演出更日渐减少。

    常德汉剧以常德、桃源、汉寿、石门、慈利诸县市为根据地,流行于西洞庭湖滨各县与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及于湖北、贵州的部分地区,观众面甚广,比如清末民初的春华、紫云等班社,曾长期辗转于沅水上游的沅陵、芷江等地,并至贵州的镇远、铜仁。一方面与辰河高腔同台演出,给辰河戏弹腔的发展以积极影响;一方面又分班立业,在铜仁等地生根。清末民初,同乐班还先后几次去武汉演出,众多的班社则经常沿长江或入鄂西南各县演出,本世纪五十年代,天元班便固定在湖北的公安县。据1963年统计,湖南境内常德汉剧专业剧团共有八个,演职员五百余人。在流行区域内,普遍都有演唱常德汉剧的围鼓堂,或者围鼓坐唱,或者挂衣登台,著名的有常德庆丰堂、桃源竹林社等,近三十年来则发展为业余剧团。它们是常德汉剧不可忽视的民间基础,又是常德汉剧艺术人材的后备军,名演员周凤艳、李福祥,名乐师刘炎卿等,便是出身于围鼓堂的。

    常德汉剧演员培训,有科班制与带徒制两种形式。科班,绝大多数为三年制。进行三个月腰腿和嗓音等项基本功训练,结合排出一定数量的开蒙戏,便巡回乡镇,进行营业演出,并通过边学边演,逐步增加各行应工剧目。子弟进入科班,命名历有成法,即以一字表示班辈,与一定的诗句中的某字分别行当联结而定。命名诗是:松柏长青茂,福禄寿喜财(生行用);猛勇刚强泰,金魁耀满台(净行用);香娥秀美风,芝兰翠菊开(旦行用);彩锦明春朗,荣华富贵来(丑行或其他行补充用)。三元班成名艺人有:老生艾元松、易元柏、袁元长、罗元青、张元福,小生王元禄、罗元喜,净行向元金、杨元魁等。前一字代表科班班名,后一字标明行当。

    由于早期科班失考,最早只能追溯到清代道光,咸丰间的文华班。据常德、桃源、汉寿等县市统计,确切知道班名、设班地点、教师、出科名艺人的科班,计有四十多班,其中设在桃源境内的达半数以上。故常德汉剧艺人出自桃源者最多。自辛亥革命至抗日时期的二十六年间,共有科班三十余个,其后抗战流亡,舞台辍演,艺人丧乱,元气大伤。接着十余年科班中断,几将后继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桃、汉等地先后设立演员训练班,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经过多期培训,涌现出一批新秀,今天已成为常德汉剧舞台的主力。七十年代后期,常德地区戏校已设立常德汉剧科。

    常德汉剧剧目,自清末以来,即以弹腔戏为主,高腔戏次之,昆腔戏最少。据六十年代已抄录的剧本统计,共有剧目四百五十余个,其中弹腔剧目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弹腔剧目一般分为“江湖戏”与“一家戏”两大类。各班共通均能演的叫“江湖戏”,四大名班戏路不同而各有特长的一批剧目则称为“一家戏”。

    “一家戏”中,瑞凝班长于隋唐戏与“背时的宋江”戏(即《乌龙院》、《浔阳楼》等宋江上梁山以前的戏),还有所谓“五洞戏”,即《黄石洞》、《芭蕉洞》、《琵琶洞》、《五花洞》、《盘丝洞》。天元班则以演三国、两汉、封神故事为其专长,还有《百花诗》、《金凤寨》、《宝莲灯》、《清风亭》等剧。文华班以演“行时的宋江”(即宋江上梁山之后故事)戏以及《岳飞传》、《西游记》故事为特长,此外尚有该班的“十大名剧”:《一令关》、《双蝴蝶》、《三招安》、《泗水关》、《五凤吟》、《六打华府》、《七星灯》、《八盘山》、《九人头》、《十美图》。同乐班也有自己的“八大名剧”,即《齐星楼》、《八卦阵》、《紫金山》、《木羊阵》、《嘉桂岭》、《天马山》、《北邙山》、《西厢记》,此外还有依据《施公案》、《彭公案》编演的“山头戏”。

    “一家戏”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复杂。四大名班各有一批代表性艺人,在艺术上各有发挥创造。加上各班之间互相竞争,避人所善,尽己所长,这就使得一些“江湖戏”逐渐加工成为某一戏班所擅演的剧目,同时各班还新编和引进了一些新剧目。“一家戏”从剧目内容到表演、音乐,都有一些与他班所不同的“门坎”。

    高腔剧目早期有“四十八本目连”(包括日连、观音、三国、岳传各十二本)及大量传奇,但到四十年代后期已近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抢救、挖掘,曾恢复上演的近三十个。如《祭头巾》、《思凡》、《金殿配》、《葵花井》、《赐马挑袍》、《松林收女》、《闹酒馆》、《三怕老婆》等。在民间木偶艺人中,尚有纯唱连台大本戏的<观音》班。

    高腔《破窑记》中的《蒙正观匾》与《槐荫记》中的《仙姬送子》等单折,过去被列为吉庆戏,现亦失传。

    常德汉剧音乐,包括高、弹、昆三大声腔和部分民间小曲。

    高腔有弋阳腔的根底,又受了青阳腔的影响,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唱腔与本地方言声调结合紧密,加之大量运用当地的民间音乐,如在本地傩愿腔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批曲牌,地方味很浓。某些与其他高腔基本相同的腔句由于旋法不同,特别是在腔尾部分融合了本地的劳动号子音调,改变了落音,因而形成的宫调式曲牌,既在常德高腔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其他高腔中也不多见。除了“一唱众和”与锣鼓随腔相结合这一基本演唱形式之外,还采用唢呐帮腔。

    昆腔,艺人习惯地称为吹腔。早期昆腔剧目失考。晚近所保留的如《天官赐福》用〔醉花阴〕一套,《大封相》用〔油葫芦〕—套,《小封相》用〔村里迓鼓〕,另有〔粉蝶儿〕一套等,全为北曲套式。只有称之为“九腔”的一堂,系〔新水令〕与〔步步娇〕等曲相联的南北合套,南曲成分也少而又无赠板。昆腔曲牌有近两百支。除用于上述少量的“吉庆戏”以外,大多作为起堂、登朝、发兵、行路、修书、饮宴等场合的伴奏,又多由有词而变为无词的器乐吹打曲,吹的技巧颇见工力。

    弹腔,又称“南北路”,广泛运用的是南路、反南路、北路三种腔调,板式有导板、慢三眼、一流(原板)、二流(流水板)、三流(消眼,即散板)、快打慢唱(摇板)、哭头等。其中生行《访普》、旦行《祭江》等剧所用的正南路慢三眼旋律迂回多变,称为“马头三眼”。旦脚《落花园》剧中的反南路慢三眼,八句唱词设置了富于变化的八句大腔,称为“八块屏”。用于关羽《盘貂》剧中的南路关东调,系正南路腔移高五度并用假声演唱,高亢激越。用于关羽《华容挡曹》剧中的北路关东调,定北路“6—3”弦,以关东调导板起腔,南北路交融,曲调高昂挺拔,曲情富于变化,是有名的“九腔十八板”,为关羽专用腔。

    弹腔中另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唱腔,如南反北、子母调、呔腔、丑脚腔、草鞋板等。

    乐队也叫场面。旧制“三箱七场面”。七人场面中,一人打小锣兼捡半边场,乐手必须文武兼工,一专多能。历代名师辈出,较早有张恒盛(鼓)、覃大王(胡琴)、陈狮子(胡琴)、赵起文(大锣)等,稍后有曾花八(鼓)、蔡春生、唐相九、谭明哲以及“桃源三生”(吴连生、周谷生、刘两生),再后有赵湘成等。陈狮子的琴,能把里外弦互换,同样演奏;常德人还有“到鼎盛(戏院)听场面去”的特别爱好,亦可见伴奏音乐之水平。常德汉剧以弓马戏见长,故对打击乐很重视,有“锣鼓半台戏”之说。打击乐兼用土、苏、京三套锣鼓。还有不少用于一家戏的“一家点子”。

    常德汉剧唱念字音,采用“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脚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以生行重工戏为多,其人数也最多,故有“生半边”之说。

    表演艺术,很重视基本功锻炼,叫做“八大块”功夫。“八大块”有内外之分:“外八块”即头、眼、口,手、腰、腿、裆、罡八门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感情表达。内外八大块功夫是互相联系的。表演上既有严格的行当分工,但为了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又能突破行当。比如净行在《牛皋下书》中所扮牛皋,穿女红官衣,戴乌纱帽,上马离营肘,以矮限筋裆走鸦雀路(旦行基本步法)。净行重在工架,凶猛有余,而繁复身段与做派则不如生脚,故《李母骂金》的金兀术、《三打王英》的王英、《张奎偷营》的张奎,长期成为生脚开脸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德汉剧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挖掘整理工作,恢复了部分高腔剧目,记录了传统剧本四百余个,记录整理的唱腔曲牌印成了五个集子,历年来多次参加本省和全国戏剧会演。传统高腔剧目《祭头巾》、《思凡》,弹腔剧目《两狼山》、《打督邮》等,均获得剧本奖和演出奖。特别是演现代戏作出了显著成绩。现代戏《发霉的钞票》、《元宝案》、《巧婚记》、《姻缘错》等创作剧目,均获得奖励。

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