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戏剧人物】
【剧目荟萃】
【戏剧图片】
【研究评论】
【戏剧机构】
【戏剧音频】
【戏剧视频】
【戏剧表演】
【舞台美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剧种大观
邵阳花鼓戏

    民间小戏剧种。旧时称花鼓或花鼓戏,兴起于旧邵阳县境,本世纪五十年代始称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今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

    邵阳花鼓戏最迟形成于清咸丰年间。据艺人何银生(1889—1980)说,他十一岁投师海春堂,学南路花鼓戏,海春堂之师王春生夫妻都是唱花鼓戏的。王春生夫妻学戏约在咸丰年间。至光绪年间,邵阳花鼓戏已相当发展。何银生说,在他演戏时,南路已有三十多个班子了。

    邵阳花鼓戏历有东,南、西三路之分。东路源于“车马灯”,唱腔以川调和锣鼓牌子为主,风格上与衡州花鼓戏相近,其衡山牌子是衡州花鼓戏洞腔的邵阳化。过去东路全系男角。南路源自“对子花鼓”,迄今仍有《打对子》一剧,唱腔以走场牌子和小调为主,走场牌子与道州调子班之走场调相差无几。南路多女艺人,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身兼两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故有“一副索子走天下”之谚。西路多小调,在音乐风格上与阳戏接近,也有称阳戏的。西路以男角为主。东西路的男演员,多系巫师出身,一边行巫,一边唱戏,一般只活动于本县和邻县。东、南两路艺人于清光绪初年始有接触,虽偶尔同台演出,然同台不同戏,各演各的剧目,穿插进行。至光绪末年,诸路花鼓戏才在邵阳县城合流。

    邵阳花鼓戏传统剧目,据1979年统计,总数有二百三十多个。其中属走场牌子系统的四十多个,属川调系统的七十六个,屑各类数板系统的六十个,属小调系统的五十二个。 按其形成时期,大致可分“二小戏”、“三小戏”和多脚色剧目三类。“二小戏”只一旦一丑,如《打对子》、《摸泥鳅》,是较早形成的剧目。“三小戏”在“二小”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小生,如《兄劝妹》、《送表妹》(丑扮老旦)。《洪基逼退》、《卖花记》等多脚色剧目,则是民国以来发展的大本戏。南路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娘送女》、《打鸟》、《下南京》等为其代表性剧目,东路常演多脚色剧目,长于表演神道故事,《桃源洞》、《雷打皮冬瓜》等为其代表剧目。

    表演艺术方面,邵阳花鼓戏除了以“三小”为主、生活气息浓厚等民间小戏共同特点以外,歌舞性较强,特别是唱走场牌子或锣鼓牌子的戏,更是载歌载舞。如《打鸟》中三毛箭的矮子步、《摸泥鳅》中的摘棉花、《双背包》中的霸王鞭、《打草鞋》中的板凳龙、《双盗花》中的旦丑盘花、《磨豆腐》中的夫妻推磨,以及《摸泥鳅》中三伢子摸泥鳅时探、摸、惊、滑等表演,都充满了浓郁的歌舞气氛。

    邵阳花鼓戏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有五十余个职业性班社。其中为时较长、影响较大者,东路有仁丰桥班、丘塘班、黄陂桥班,南路有萧家班、刘家班、伍家班、张家班,西路有仁义园(后改胜利园)、德庆园,邵阳县城有兴旺园等。培训演员,西、南路多为跟师随班学艺,边演边学,以班代科;东路则以办科班为主,农闲起科,每科半年、三月不等,学员一般有十人左右,出科后即可单独成班,或参加别班演出。以黎友廷、陆干卿起科的仁丰科班最早。历代名艺人,东路有黎友廷(丑)、黎德卿(丑)、唐丁山(丑)、张洞庭(旦)、孙友生(旦)、杨乾太(净)、赵庆顺(乐师)、甯石才(乐师),南路有萧春秀(旦)、何银生(旦)、王尚生(旦)、曾玉生(旦)、杨发生(丑)、唐玉生(净)、方秋生(乐师),西路有孙蒲生(老旦)、廖玉清 (丑),邵阳县城有王佑生(旦)、陈明生(丑)、李鸿钧(旦)、夏云桂(旦)等。这些艺人,对于邵阳花鼓戏舞台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在湖南的民间小戏中,南路邵阳花鼓戏最早拥有女艺人,而且为数不少。从清咸丰年 间的元姑娘开始,至民国末年,从艺的女艺人先后有二十余人。女艺人的产生,促进了旦行表演艺术如手法、眼法、步法、扇子功、手巾功等的丰富和发展。邵阳花鼓戏有不少艺人兼学当地的地方大戏——祁剧,兼唱祁剧的戏班称为“半戏半调”,或叫“阴阳班子”。不少剧目如《金龙探监》、《皮正滚灯》、《秀英下山》、《盗刀抬床》、《双槐树》等,系从祁剧吸收移植过来,净行和正生,老生戏的发展,戏白和阴阳嗓的运用以及各行手法、步法的丰富和讲究,也受到祁剧的影响。

    邵阳花鼓戏进入城市较早。清宣统二年(1910),喜庆园就曾到广西庆远、柳府(今柳州)演出,女艺人萧春秀被邀到调子班同台演唱。民国初年,喜庆园曾到过广东罗乡、江西赣州和贵州、四川、云南境内演出。民国十六年(1927),何银生、夏云桂、曾玉生、王青云等曾去汉口血花世界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先后在邵阳市和邵东、新邵、洞口等县建立了邵阳花鼓戏专业剧团,拥有王佑生、陈明生等在全省具有影响的名老艺人,并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造诣的中青年演员,如唐伟红等。剧目工作,整理出《打鸟》、《磨豆腐》、《送表妹》、《摸泥鳅》等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改编了《装灶王》、《对脚迹》等古装戏。在创作现代戏方面成绩显著,如《张谦参军》、《韩梅梅》、《队长抬花轿》、《双开锁》、《百花春》、《炉火更旺》、《松伢子》、《青春的旋律》等一批剧目,参加历届省会演,均获得奖励或好评。

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