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戏剧人物】
【剧目荟萃】
【戏剧图片】
【研究评论】
【戏剧机构】
【戏剧音频】
【戏剧视频】
【戏剧表演】
【舞台美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剧种大观
祁剧

    地方大戏剧种,旧称祁阳班子。民国年间,称祁阳戏,民国二十三年(1934)《剧学月刊》曾载新田人刘守鹤《祁阳剧》专论。清末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定名祁剧。祁剧,兼有高、弹、昆三种声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支为永河、宝河两大流派,但舞台语言,统一用经过规范化的祁阳官话。艺术特点高亢、粗犷,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

    明初,弋阳腔传入湖南后,流传到祁阳一带,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地方化。《目连传》为弋阳腔最早的剧目,祁剧艺人向称目连戏为祁剧高腔之祖,确知祁剧最早的声腔是高腔。据清代同治九年修纂的《祁阳县志·艺文志》所载邓奇逢追叙祁藩王轶事诗《祁阳杂咏》之四,记述明末本地优伶在祁阳王府的演出活动,此时祁阳地方已有体制较完备的戏班。昆山腔风靡全国后,祁剧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浣纱记》中的《歌舞采莲》一折,祁剧至今尚能演唱。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西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在弹腔的发展过程中,祁剧与宜黄戏有过较多的艺术交流,南路曾受过宜黄腔的一定影响。随着声腔的增多,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祁剧逐渐成为一个多声腔的剧种。

    祁剧流布区域广阔,除湖南的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五地区外,并流行于毗邻各省(区)的广大地区。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等地。清咸、同年间有瑞华班、庆芳班在桂林演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唐景崧办、“桂林春班”,聘请了不少祁剧艺人。桂林、全州创办的科班,都请了祁剧艺人担任教师,如桂永寿、唐玉明,李玉亮、苏荣兰等。祁剧在广东演出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载有二十二个湖南戏班,其中不少为祁阳班子。在粤北连州、韶关、南雄等十四县以及潮州、汕头等地,常有祁剧班社去演出。江西赣州地区,祁剧演出活动频繁。祁剧艺人向有“三下赣南”的传说,清乾隆时去了第一批,清同治末年由张永发、邓如鹊组织的仁和班为第二批,清末民初由胡洪贵、朱仁山等组织的福兴班为第三批。民国十六年(1927)前后,在赣南有三十七个祁剧班。五十年代初在赣南还有六个专业祁剧团。福建西部的宁化、清流、明溪、永安、连城等地,也是祁剧活动地区。据宁化县调查,在宁化坊田池氏祠堂戏台壁上留有乾隆丙辰(1736)寒食节湖南新喜堂班到此演出的题字。清道光以来,去闽西的有喜光班、荣盛班、双贵班等;清末民初龙明信从祁阳带去新福祥班,该班在闽西活动三十余年,并招收了祥、忠、永三科徒弟。

    祁剧奉祀的戏神有三:一是唐明皇,艺人尊为“老郎皇”,生日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现可查考的祁剧老郎庙有:零陵蔡家铺,邵阳狮子巷,邵阳白仓,江西赣州八角井。二是雷海青,艺人尊他为戏神。三是焦德侯爷,他系宋徽宗伶官,生日为农历十月二十一日。

    祁剧共有传统剧目九百四十一个,其中高、昆剧目一百七十七个,弹腔剧目七百五十九个,另有小调剧目五个。高、昆戏除《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夫子戏》等大本戏外,还有《投笔记》、《古城记》、《访东京》、《芭蕉树》等整本和《来迟赶潘》、《金精戏仪》、《玉莲投江》、《隔窗会妻》、《杜宝劝农》、《别母乱箭》、《武松杀嫂》等百多个单折,都是常演剧目。弹腔剧目大多是春秋列国、秦汉三国、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水浒故事及包公戏、按院戏。江湖上流传的十大本《一捧雪》、《二度梅》、《三天香》、《四国齐》、《五岳图》、《六月雪》、《七剑书》、《八义图》、《九莲灯》、《十美图》和《花部农谭》中提到的《两狼山》、《赛琵琶》、《清风亭》等十个剧目,至今都完整地保留下来。此外还有一些稀有剧目如《瑞罗帐》、《阴阳树》、《闹沙河》、《铜桥渡》、《泗水拿刚》、《刘二扣当》等现仍经常演出。常演剧目将近四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增剧目,据祁阳、祁东、邵阳、零陵四个祁剧团演出新剧目统计共一百零四出。其中古代故事戏如《逼上梁山》、《文天祥》、《将相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十五贯》、《杨门女将》、《春草闯堂》等五十八出,现代戏如《白毛女》、《赤叶河》、《菊花》、《红嫂》、《沙家浜》、《龙江颂》、《洪湖赤卫队》、《游乡》、《山乡风云》等四十六出。

    祁剧音乐唱腔,素以高亢、激越见称,高昆及吹奏曲牌十分丰富,共有一千零七十九支。高腔是祁剧中最古老、最有特色的声腔。演唱时,以鼓击节,出腔配有锣鼓、唢呐伴腔。其曲牌分为南、北、正、杂等类别。南、北的区别表现在旋律和乐曲情绪上,南的较抒情,北的较悲壮。正、杂之分,即连台本大戏为正高,其余为杂高。咬字注重单、双、空、实,出音区别抑扬、顿挫。帮腔有两种形式,永河派以人声帮腔,宝河派以唢呐帮腔。昆腔与高腔一样,也有正、杂之分,演唱时用唢呐和笛子伴奏。弹腔分南、北路。南路还包括弋板、安春、阴皮、七句半等。演唱时男女分腔较严格。南、北路旋律,相互糅和应用的,称为“南转北、北转南”。独特的唱腔,有“四门腔”和“吊句子”(也叫丢句子)。四门腔南、北路均有,为皇帝与统帅所专用。弹腔调门高,只老旦和小丑用本嗓,其余各行都用真假嗓结合演唱,但声音各有区别。须生用沙音,以表现其苍老;小生用子音,以表现其文秀;小旦用窄音,以表现其柔媚;花脸用霸音,以表现其粗豪。祁剧的过场音乐分大牌子和小牌子两类。大牌子用一对唢呐齐奏,故又称‘唢呐牌子”,小牌子以笛子、胡琴、三弦等乐器演奏。打击乐中,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帽形噪鼓、高音小锣和低音大锣、大钹。弦乐有祁胡、月琴、三弦、板胡四大件。祁胡是主奏乐器,音调特别高亢。

    祁剧的表演,有一套特有形式。如“亮相”,必须在撩袖、抖袖、整冠或理鬓之后。“开衫子”,分全衫子和半边衫子两种。表演动作要求“归子午”,即眼睛、鼻子、胸膛、手指、脚尖的动作目标的一致性。出手、出脚,各行当有着严格的区分:出手,花脸过头,须生平眉,小生平肩,旦脚平乳;花脸武戏用虎爪,蟒袍戏用龙爪,生、旦两行武戏用剑手,文戏用兰花手。出脚,花脸盘腿,踢出时脚稍弯,要见靴底。生行偏腿直踢,脚尖落地。旦脚出脚,脚尖不能高过五寸。“马路”有几十种舞蹈动作,常用的有跑马、溜马、冲马、勒马、退马、纵马以及马失前蹄、马落陷阱等。特别讲究腕子功,要求做到柔若无骨,能倒掌,转动灵活自如,运用罗口袖能快速抓、抛、转、挽、变化繁多。眼神表情多种多样,表现吃惊或焦急用斗眼,表现沉思用梭眼,表现威武英俊用颤眼,表现人之喜悦、爱慕用俊眼等,故演员特别注重眼神训练。祁剧表演的艺术风格,粗犷朴实而富于山野气,表现战斗生活则更为强烈。高昆戏如《岳传》的《牛头寨》,《封神传》的《反五关》,《目连传》的《打三官堂》、《刘氏逃棚》等,都很突出。弹腔戏更发展了这种特点。如《夜战马超》,张飞赤膊上阵;《马刚打闸》的马刚用锏打闸门,动作粗野,气氛紧张;《三气周瑜》的张飞,脚踏在周瑜腿上,伸出虎爪,对准周瑜的双眼,大声吼叫;《秦府抵命》的秦灿,除扑桌、丢桌的大动作外,并与王桂英扭打,三进三退,最后一脚把王桂英踢出府外。祁剧的表演艺术的另一面是细腻精致。高昆戏如《昭君出塞》、《歌舞采莲》,弹腔戏如《烤火下山》、《拾玉镯》、《绣楼赠塔》、《捡柴》等,都是动作细腻,表情生动,经过精雕细琢的代表剧目。祁剧丑行艺术相当发达,除应有的幽默、诙谐外,且多泥土气息。此外,表演上还注重绝招与特技,如打叉、罗口袖功、罗帽功、紫金冠功等;有些戏把民间武术融入武打场面,使动作更精练而富于地方色彩。以前进门时演员多以单脚一跳而入,叫“小跳”,现已不用。

    祁剧脚色行当为正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花脸、丑脚七行,但每个戏班除正旦、老旦只一个外,其他诸行都有多人,而七行的格局不变。每行演员多了,技术水平不一,于是产生了当场制,各行分为当场、二个、三个等。到抗日战争前后,又加“特别当场”(即副当场)。这种当场制,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才被取消。

    祁剧化妆,除花脸、小丑有脸谱外,小旦化妆,还画眼填眉,施粉涂朱,其他各行就较简便,老旦只加发髻,生脚只挂胡须加冠带,不施脂粉,小生只加冠带,不施脂粉,近三十年已有很大改进。祁剧服饰也有它的特点。旧时穿的蟒与官衣,用的是圆口罗袖。靠旗扎在腰上,展开的幅度不大,现俱有改变。旦脚用的七星额,缀七颗明珠,间以彩色绒球。还有软罗帽、活动紫金冠等。祁剧甩发与众不同,旦脚用软打发,其他各行则用布制“披发”。各行用的靴子也有区别,花脸用木制高底靴,生、丑用平底快靴。

    祁剧班社,有科班、中班、江湖班三种。科班,入科三年满师。今知最早一个科班,是祁阳人王春(一说是黄绍连)约在道光年间创办于白水。稍后在零陵有蒋旺,在桂阳有萧吉,在祁阳有罗琼、蒋新等。自清咸丰到抗日战争前后,共办七十九个科班。仅祁阳县就办有鸿、元、如、永、祥、方、香、梅、茂、云、玉、翠、文、馥、明、三、和、安、喜、荣、仁、梓、枝、劝、福、观、锦、秀、柱、忠、浯、国、有、新、美、赛翠、丽、巧、宜、甫、凤、富、超、云等四十四个科班。东安创办月、翠、盛、最、品、玉、韵、仙、楚、瑞、连、金、进等十四个科班。宝庆府所属各县办有宝、华、福、松、镇、庆、金、艳、青、云等十个科班。湘南各县办有云、荣、文、汉、昇、民、春、金、富、云、胜等十一个科班。此外,随师学艺的也不少,其中影响大的有陈玉官(生)、邹镇龙(花脸)、刘永和(花脸)、张秀兰(旦)、周秀凤(旦)、邓昆山(旦)、王和珍(旦)、罗洪卿(鼓师)等。

    中班,学员出科后,还须帮师三年,这三年便称中班。学员一面唱戏,一面学戏,所不同的是可拿到微薄工资。

    江湖班,即职业班社。今知最早的江湖班,是清康熙时在武岗一带演出的老春华班。清乾隆时有新喜堂班、瑞华班、庆芳班。清道光时有老四喜班。清同治以后有吉祥班、祥泰班、天庆班。清末的四喜班、荣庆班、老永和、天仙园合称为四大名班。民初到抗日战争前后的著名江湖班,祁阳有大舞台、发舞台和国华班,零陵有明正戏院、品舞台、开明戏院,宝庆有紫云台、用中戏院,宜章有大吉祥,桂阳有太和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艺人纷纷自动组织剧团。据1956年剧团登记表统计,全省共有祁剧团二十九个,从业人员一千九百七十二人,祁剧事业蓬勃发展。为满足观众需要,1960年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建立湖南省祁剧院。零陵、邵阳、衡阳、郴州、祁阳、祁东、武岗等地、—县祁剧团,先后开办小演员训练班。省戏曲学校也于1963年设祁剧科,共招收学员二百五十四人。这批小演员茁壮成长,现在他们已成为各祁剧团的骨干力量。但在十年动乱中,许多剧团被解散,大部分艺人下放农村,使祁剧艺术受到摧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省已恢复二十二个祁剧团,为振兴祁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三十年来,祁剧艺人积极挖掘传统剧目,整理出《昭君出塞》、《闹严府》、《牛皋毁旨》、《绣楼赠塔》、《柳迎春》、《武松杀嫂》、《访贤记》、《包公坐监》等剧目,在全省历届会演中被评为优秀剧目并获奖。《昭君出塞》曾三次上北京汇报演出。1960年春湖南省祁剧艺术代表团在怀仁堂向中央党政领导人汇报演出了《闹严府》。自1958年以来,创作、改编了《黄公略》、《燕子与兰兰》、《送粮》、《松坡将军》等现代戏。其中《送粮》拍摄成戏曲艺术片。1980年10月到12月,湖南省文化局组织全省祁剧名老艺人,在祁阳举行了祁剧教学演出,组织了中、青年主要演员两百余人学习优秀传统剧目,并选出二十四个优秀剧目录相,为祁剧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艺术遗产。

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