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戏剧人物】
【剧目荟萃】
【戏剧图片】
【研究评论】
【戏剧机构】
【戏剧音频】
【戏剧视频】
【戏剧表演】
【舞台美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剧种大观
荆河戏

    地方大戏剧种。流行于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安乡、津市、岳阳、华容、沅江、南县、龙山、永顺、桑植、大庸以及湖北的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宜昌、当阳、枝江、长阳、宜都、鹤峰、来凤、宜恩,贵州的铜仁,四川的秀山、酉阳等,共三十来个县市的城镇乡村。荆河戏以前叫上河戏,其说有二:一说荆河戏在长江自松滋至岳阳七百多里长的荆河段上段,巴陵戏在下段,与巴陵戏分别称上河戏和下河戏;一说湖北省旧属十府曾称上五府、下五府、上五府是荆河戏活动地区,下五府是湖北汉剧活动地区,故与汉剧有上河、下河之分。因当地习称花鼓戏为矮台戏,故荆河戏又称高台班或大台戏。以前荆河戏只称戏班名如文化班、公和园、新舞台,也有称汉班子的,至1950年始称剧团,曾一度改称湘剧。1954年,湖南省对全省民间职业剧团定点安排时,以其早期流行于长江荆河段,始定名为荆河戏。

    据荆河戏艺人迭代相传和有关史料记载,荆河戏在明末清初即已形成,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清咸丰、同治(1851—1874)时期,荆河戏的活动中心湖南澧州和湖北沙市等地,就有三泰、三元、泰寿、文化、同乐、长寿、同福等二十多个班社从事专业演出活动。清末至辛亥革命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又相继成立了三十多个班社,是荆河戏的昌盛时期。自咸丰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近百年间,确知名称的荆河戏科班共创办了六十七起,戏班共建立丁五十二个。荆河戏早期以唱庙戏、会戏和草台戏为主。辛亥革命以后,虽然津市、沙市等城镇先后修建了戏院,但除了少数荆河戏班进城驻院演出外,大多数戏班仍长期在农村演唱。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比较丰富,保存下来的还有五百四十二个。其中昆腔剧目十五个,高腔剧目十一个,弹腔剧目五百个,杂腔小调剧目十六个。现在能演的传统剧目约八十个。代表性剧目有《打跛骡》、《火烧绵山》、《反武科》、《寒江关》等三十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挖掘继承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将《反五料》、《双驸马》、《双合印》、《三元会》、《狼关》等五十多个剧目进行了整理加工。移植上演了新编古代故事戏《将相和》、《钟离剑》和现代戏《白毛女》、《血债血还》、《红灯记》等一百多个。同时,还自己创作古代故事戏《洞庭杨幺》、《杨门虎将》、《三请高宣》、《法场拜相》、《程咬金娶亲》和现代戏《太平村》、《元宝案》、《喇叭树下》等四十多个。在湖南、湖北两省历次举行的戏曲会演中,参加演出的荆河戏剧目,先后有十多个获得了剧目奖。

    荆河戏有昆腔、高腔和弹腔三种声腔,以弹腔为主。弹腔分南路、北路和特定腔调三种。南路细腻婉转,北路高亢刚劲,特定腔调跌宕多变,各具特色。南路中的苦平调(又称“八块屏”),北路中的呔腔,特定腔调中的子母调(又称“南北反”)等,是荆河戏的独特唱腔。荆河戏的各行发音用嗓,区别较大,须生多用“边嗓”和“沙嗓”(俗称“沙喉咙”),小生、旦脚用假嗓,花脸常用“本带边”,小花脸、老旦用本嗓。唱腔一般唱六字(蹻)调,具有高昂响亮、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念白主要讲接近于普通话的“澧州官话”。少数唱呔腔的戏,念白带山西口音。另外,还有少数戏中的个别角色讲京白、川白或苏白。乐队分文、武二场。文场有“三大件”亦称“九根弦”(胡琴、月琴、三弦)和唢呐、笛子等乐器,早期还有牙板、手梆,音色悠扬婉转,能表达各种情绪。武场有堂鼓、大锣、小锣、马锣、云锣、头钹、二钹和铰子等乐器。马锣的传统打法,是将锣抛到空中再打的。早期还使用大土锣、大土钹,发音浑厚。文、武场近来有了发展,增加了小鼓、苏锣、小唢呐、板胡、琵琶等乐器,乐队人员也由原来的六、七人增加到十多人。

    荆河戏素重做功,讲究内、外八块的功夫。“内八块”练吉凶祸福、喜怒哀乐的内在表情,“外八块”练头、身、手、腿等外形程式。面部表情重“抖色”和眼功。“抖色”即变脸,演员在处理人物感情的面部变化时,由本脸逐渐变红。眼功有“轮眼”、“转眼”、“斜眼”和“二马分珠”等多种运用。尤其是高方巾、罗帽、翎子、须发等功,结合头、手、腿功的巧妙运用,形成各种姿态优美的“拗马军”表演和花脸面部的抖“壳子”等,具有剧种特色。荆河戏旧分生、旦、花脸、小花脸(又称三花脸)四大行。生行中有老生、青须、小生;旦行中有老旦、正旦、花旦(兼演武旦)、闺门旦;花脸行中有大花脸,二花脸和霸霸花脸。各行扮演角色,分工明确,互不串混,只有老旦除本行扮演角色以外,还兼演小王子、龙套头,故有“老旦半只靴”之说。小花脸也在少数剧目中兼摇旦,扮演媒婆、鸨儿、女牢卒等。

    在前辈艺人中,各行都涌现了不少著名演员。清代咸丰年间,在湖南、湖北均负盛名的有“三个半戏子”和“五喜搭一侯”。“三个半戏子”是田育远、张春喜、李老五、谭三元(半个),艺术造诣都很深。张春喜扮演《摩天岭》的薛仁贵,眼功特好,推车上山时,能一只眼看山上,一只眼看山下,人称“上下眼”。“五喜搭一侯”的王赛喜、许天喜、张茂喜、陈天喜、向凤喜和侯吉生,各有拿手戏和绝技。如侯吉生的“矮步”,越走越矮,直到上身贴到台板。民国以来,生脚彭化万的唱功,驰名两湖。滕和瑛的做功,特别是《火烧绵山》一剧,观众有口皆碑。随后名艺人有唐林明(小生)、瞿翠菊(旦)、任和猛(净)、胡醉趣(丑)等,都享名一时。荆河戏第一个女艺人筱精培(1923年学艺)工青须,她对荆河戏生脚唱腔有所革新和创造,自成一家,以后的女生脚唱腔大都继承了她的衣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河戏有了很大发展,除原有的松秀、永乐、同福、翊武、新华五个戏班,分别在湖南津市、澧县,临澧、石门和湖北石首等县、市登记,由县、市具体领导外,从1958年起至1982年止,各县、市荆河戏剧团,先后举办了十八期戏校和小演员训练班,共培养了青年演员七百多名。1979年7月,常德地区戏剧学校设立荆河戏科,招收男女学员三十五名。从业人员由建国前夕的二百多人增加到七百多人。1962年3月至1963年7月,常德专员公署成立荆河戏遗产挖掘继承工作委员会,挖掘记录了荆河戏传统剧本二百七十八个,以及全部弹腔音乐和部分曲牌音乐,并分别油印成册。还两次组织各荆河剧团青年演员八十多人,请老艺人传授技艺,学习继承了传统剧目《百花亭》、《挑袍》、《芦花荡》等十七个。1982年5月,湖南省文化局在常德举办常德汉剧、荆河戏教学演出,组织了省内四个荆河剧团的青年演员一百二十人,向老艺人学习了传统表演艺术,并在参加教学演出的二十四个剧目中,选出《醉归》、《打跛骡》、《反武科》等九个剧目,进行了录相。此外,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戏《双驸马》,新编古代故事剧《法场拜相》、《程咬金娶亲》、现代戏《喇叭树下》等九个剧目,已分别出版剧本,或由广播、电视台播映。

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