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艺坛轶事
花鼓戏《大夫殉国》背后的故事

徐颖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和说唱声中,屈原行政管理区的花鼓小戏达到高潮,现场掌声雷动、不少观众激动不已,好像亲眼看到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河泊潭悲吟投江的场面。散场了,观众仍久久沉浸在剧情中。

  这是近日花鼓小戏——《大夫殉国》在会展中心表演的场面。该戏获得我市首届原创小戏小品大赛金奖。2014年12月9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新启在屈原观看此戏说:“《大夫殉国》为戏剧岳家军新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我市剧团和戏剧创作不断努力创新,让屈原人演的屈原剧走出岳阳,走向世界!”

  近日,记者来到屈原管理区,走进剧团,寻找《大夫殉国》背后的故事。

  情结:屈原河泊潭,是战国末年屈原怀沙自沉之处

  屈原管理区为岳阳市直属的县级行政管理区,前身为1958年围垦而建的大型国营农场。地域的得名是因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此写下千古名篇、留下众多足迹和传说之故。凤凰乡的河泊潭,即是战国末年屈原怀沙自沉之处。《大夫殉国》的故事背景是: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屈原在楚国国都被攻破后,怀恨自沉汨罗江。

  近日,我市著名戏剧专家陈亚先在屈原观看演出后说:“《大夫殉国》以古文名篇《渔父》为创作蓝本,集中塑造了坚守操行抱负的爱国诗人屈原、深谙顺应尘俗的随世隐者渔父、追随父亲屈原的苦节女儿女嫙三个人物形象,生动表现了屈原清廉高洁的‘美政’思想。屈原人演屈原剧,由屈原纪委和在湘北鼎鼎有名,并富有传奇色彩的演艺团体——屈原民营花鼓戏剧团共同打造,再合适不过了!”

  屈原管理区纪委书记宋可权向记者介绍,不少观众反映每一次观看《大夫殉国》都感动震撼,主要是剧中有一种与当今时代形成的强烈共鸣,有一股充盈天地间的正气。

  付出:集结各方力量,全力打造经典

  “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编排出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戏剧,关键是我们整合了最好的艺术资源,集结各方力量,全力打造经典。”宋可权这样说道。

  谈到《大夫殉国》,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屈原民营花鼓戏剧团团长谢超,人称“超黑皮”,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一个一生只与花鼓戏为伍的超级戏痴,一个仅初中毕业却把花鼓戏演绎得几近炉火纯青的演艺人员。

  谢超在湘北的名气很大,他和他的剧团以湘北为核心,几乎走遍了湖南全境,并拓展到湖北公安等地。正是因为他的爱好与执着,使得花鼓戏这一湖南最为地道的民间小戏,很自然地延续着它的传承。正是千万个谢超的自觉与努力,花鼓戏这一传统文化才在民间拥有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在11月举办的2014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上,谢超主演的花鼓小戏《拍照》,荣获首届长江流域小戏小品优秀推荐剧目奖,让这个草根花鼓艺人大呼过瘾。主流戏剧界的认可,对于从事花鼓戏演艺30余年的他,是莫大的荣耀。

  谢超告诉记者,剧团最早起源于1993年,一路风雨一路收获,在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现在剧团有32个人,足迹遍及湖南各地。他们一般只演传统剧目,极少有自创作品。《大夫殉国》是他们在管理区纪委的指导与参与下,第一次对自创作品的尝试。他表示:“《大夫殉国》在全市小戏小品中取得好成绩,是我们剧团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走向更高台阶的新尝试,连日来我们没日没夜的排练都是值得的!”

  《大夫殉国》的成功凝聚了多方力量,谢超说:“编剧和谱曲由曾获国家最高编剧奖‘文华奖’的曹宪成老师担纲,为了作品质量,曹老师一头扎到乡下,从本子提高到音乐唱腔、服装、舞美设计,样样指点;导演由20多年前就以《情歌》、《卖瓜》获得国家金奖的高健先生执导;三个主要演员虽然年轻但经验丰富、功底扎实;现有乐队古筝、扬琴欠缺,我们从岳阳聘请了专业老师;结尾龙舟竞渡的画面,导演高健先生反复寻找、剪辑资料,整整两天不接电话不出门。”

  愿景:让屈原人演的屈原剧走出岳阳,走向全国

  扮演屈原的田超是湘北地区最有名、最受戏迷们喜爱的10位花鼓戏名角之一,他接受采访时说:“我在剧中扮演屈原,为了展现最真实的屈原,除了精读屈原的作品,我还认真学习了其他剧种有关屈原剧几乎所有的影像资料,不断完善自己的身段、唱腔……提炼最饱满真实的情感,扮演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让我进步很大!”

  田超表示:“我平时演‘小生’为主,但屈原是‘老生’,是大家所熟知的文化名人,尽管此次出演受到好评,但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我在屈原投江的河伯潭边出生长大,屈原人演屈原剧,我们不仅要努力挖掘最深的文化底蕴,还要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我市文化艺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赞叹:“《大夫殉国》音乐创作抓住挖掘以原生态为基础的长沙花鼓戏《西湖调》、《十字调》等调式为源头,进行大胆的改造、组装,其产生的艺术效果非同一般,所以特别受观众欢迎。”

  对未来,剧团团长谢超充满信心。他们一定会努力排练得更好,让屈原人演的屈原剧走出岳阳,走向全国。“岳阳市首届小戏小品大赛开创了全省地市级小戏小品大赛的先河,使文艺创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新势头,更为艺术新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使人们看到了戏剧岳家军新的希望与未来。我们期待戏剧岳家军这面旗帜永远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舞台上飘扬。”

来源:《岳阳日报》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