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知识-->演出技巧
地花鼓、花灯的表演

谷志壮、傅泽淳整理

  (1)地花鼓,花灯的表演规律

  地花鼓、花灯的表演,要讲究手眼身法步法的结合,在表演上能很好的掌握这一点,对加强剧中人物的表演是极其有利的。如一个演员在表演一个节目时,要唱出其曲调的风味,不但要掌握唱的技巧,还要把舞蹈动作很好的运用起来,紧紧的和唱词连系在一起,才能较深刻的剔划出人物形象及性格。手眼身法步法要结合得好,也不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要下一定的功夫。有的人就因为掌握的不好而表演起来比较呆板,没有生命力,这对展现剧中人物思想都是有影响的。

  在地花鼓、花灯表演上还要讲究“三节”,“六合”。所谓“三节”,拿手臂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眉是“根节”;拿腿来讲,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拿整个身体来说,头是“梢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六合分为内三合,外三合。外三合就是要梢、中、根三节的接合,即是每做一个动作要作到梢、中、根三节的协调,如果三节协调不好,作出来的动作就会不好看、不美。例如抖视袖这一动作,做时就要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这样才能使一个动作完美。如果光是梢节起而中节不随,根节不追,就会形成光是手这部分在单独活动,整个动作就象断了气一样连贯不起来。内三合是说演员在表演时要做到精、气、神合一,“精”就是要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深入角色生活,把剧中人物性格很好的表现出来;“气”就是要呼气自然,要紧可紧,要松可松,不要因为紧张而失调;“神”则要求演员在舞台中注意力集中。“内三合”和“外三合”要很好的结合起来,内在的思想感情要与外在的动作、面部表情很好的结合起来,想到做到,不能脱节。否则,表演一个人物,就会有不真实的戚觉,结合得好,才会使演员把一个角色表演的有血有肉,而不是在单纯的为表演而表演。

  根据“三节”“六合”和表演上的一些原理,在地花鼓、花灯中要求一个演员要做到“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气沉丹田是要演员们在表演时心平气和,呼吸平稳,不要在舞台上紧张,并要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紧收腹部,这样才能定好“桩”;头顶虚空是要演员们在练习或演出时头脑清醒,驱除一切情思杂念,要把自己的思想、身体完全适合剧中人物的要求;全凭腰转是告诉我们演员善于用腰,要懂得练腰的一些方法;两肩轻松是指两膀要灵活自如。

  另外在演员的面部表情上也要求灵活,对耳鼻口目的运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眼睛在表演时可表演成笑眼,留情眼、回忆眼、呆眼、冷眼、沉眼、媚眼、恨眼等多种,卓子可装成皺鼻、嗡鼻等,嘴巴有歪嘴、邪嘴、啄嘴、逗嘴等,耳是配合七窍,要能装腔作势,形聋卖哑和私言私语等,能形象出许多东西。 “一个地花鼓、花灯演员如果能很好的、正确的掌握以上这些表演规律和一些面部表演技巧,并能加以灵活运用,那他就能熟悉和掌握地花鼓、花灯的表演特点。因为这些规律是历代艺人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创造出来的。它经历过观众的考验,已经形成为一种较完善的规律了。只要我们在表演中吸收远用,就会把人物表演得生动活泼,受到观众的热爱与欢迎。

  (2)地花鼓、花灯的表演特点

  由于名地区的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地花鼓、花灯的表演也有所区别。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带地区,在花灯中小旦的打扮是一般劳动妇女形象,它表演的身段、手法都富有家庭生活的气味,动作比较朴实;小丑则多是根据猴的特点来表演,走的路是矮子步,手是鸡爪形,身段灵活紧凑,充分表现出了人的机智、灵活的性格,而且还有固定的圈子、套子运用在节目中。在衡阳、邵阳等一带地区的地花鼓(当地称“对子”)没有固定的圈子、套子,而只是用四门架子(在舞台上走的路线,又称为窝子),来穿插一些画面。旦用高桩,丑走矮子步。在表演程式上和当地的花鼓戏较接近。在益阳、宁乡、浏阳一带地区的地花鼓,也没有固定的圈子、套子,多是根据节目的词意来进行动作的创造。小旦的表演接近于戏曲中的花旦,小丑有些地方接近于戏曲中的小生。表演时随心所欲,演员可以根据剧情随意发挥。这些都是由于各地区的具体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特征,也与各地的文化水平、交通等各方面有关系。象湘西一带处于山区,以往交通不便,和外界的文化交流较少,花灯保持原始特点较多。湘中一带交通比较方便,经常能和外界的东西接触,当地艺人吸收了不少外来的营养,因而它就有了新的发展。

  在地花鼓、花灯的表演形式上和戏曲不同。戏曲中分有生、旦、净、丑等行当,花灯中多为一旦一丑用唱词和舞蹈动作来表现多方面的人物性格,能顶戏曲中的各个行当。如湘西花灯“放风筝”这个节目,小丑就能变成老旦,作老旦的动作。在“雪梅教子“这一节目中,小旦要把小丑当“儿子”来教。不过这一些并不是什么节目都可以的,而是要根据节目的唱词内容来决定,要符合于剧情的需要。

来源:湖南地花鼓、花灯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