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知识-->戏剧音乐
苗剧音乐



概 述

  苗剧,曾叫苗语剧和苗歌剧,是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吉首、古丈等县(市)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

  一、剧种沿革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川、黔边界的武陵山区。吉首、凤凰、泸溪、花垣、古丈、保靖、永顺、龙山及张家界、桑植等市、县集居或散居着57.7万苗族人民,他们好歌善舞,其艺术形式丰富多彩。苗歌、鼓舞和狮舞、跳月、接龙、椎牛、八人秋,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竹唢呐”、“木叶”等遍及苗乡。长期流行苗、汉人民共同喜爱的花灯、阳戏、傩戏以及武陵戏、辰河高腔等,没有本民族的戏曲剧种。

  1953年花垣县麻栗场俱乐部参加全省业余会演,艺人石成业等受到汉族戏曲的启发,萌发了创立苗族戏剧的念头。后在宪法宣传队中进行创作尝试,即在苗歌对唱中加入表演、道白和打击乐伴奏,成为化装表演唱形式。1954年花垣县文化馆石成鉴等将苗族民间故事《泸溪洞》编写成大型苗剧《团结灭妖》,用苗歌、苗语演唱,吸收苗族歌舞、武术并从生活中提炼表演身法,正月初六在麻栗场正式演出,四省邻县,观众踊跃。从此,在我国戏剧艺术的百花园中,又增加了一朵新花——苗剧。

  苗剧诞生后,受到苗族人民的喜爱,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和鼓励。1960年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写的《苗族简史》(第三次讨论稿)中记载说:“苗剧用苗语演唱,取材于现实生活”,“如湘西的《喜事重重》”、“吉首寨阳乡的《合作化生活》”,“苗剧除取材现实生活外,也有根据优美神话故事、传说改编而成的,如《阿九双》和《谎江山》等。由于苗剧是用苗语演唱,而且还贯穿苗族人民所喜爱的歌舞形式,所以尽管苗剧还是一株幼芽,也受到苗族人民的欢迎”。1956年12月14日《光明日报》刊登陈楚的《百花齐放在吉首》一文,对苗剧作了专门介绍:“……花垣县的苗剧创造者是石成鉴、石成业,他们已经创作了《团结灭妖》、《龙宫三姐》、《谎江山》、《爱社》、《互助团结》、《为了大家都增产》等六个古装剧和时装剧……当苗剧上演的时候,花垣县各地区苗族人民点起灯笼火把来看戏。”苗剧创造于苗乡,当然受到苗族人民的厚爱。

  二、苗剧唱腔的艺术特征

  苗剧唱腔主要源于苗歌。不论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都以苗歌为基本素材,根据不同的剧目题材和人物性格做不同程度的发展、创造。

  苗歌从内容区分有情歌、古歌、叙事歌、宗教歌、风俗歌、苦情歌、盘歌、儿歌、生活歌等等。歌腔又分高腔、平腔两大类一凤凰县山江一带还有叭(口固)腔。

  高腔 苗语称“韶唔”,流行于吉首、花垣、保靖等县(市)。腔调有:麻栗场高腔和吉首高腔。曲调抒情性较强,音程跳动较大,多用假声。由上下两句构成,有较长的“引子”用于起唱,并常插入句中。演唱时,可上下句重复(见吉首高腔),或其中某句重复,最后结束于不同乐句(见麻栗场高腔)。原始苗歌节奏自由,近似散板。一般为多段词的分节歌。

  平腔 苗语叫“韶萨”,是叙述性苗歌。它用途广,种类多,有接亲歌、故事歌、情歌等等。曲调由上下两句组成,伸缩性大,反复演唱多段歌词,节奏较自由。

  叭(口固)腔 是平腔苗歌中的一种歌腔,流行于凤凰县山江(苗语称“叭(口固)”)一带,故名。它的特点是引子长,几乎占全曲一半,腔多字少,节奏自由,速度缓慢。但唱正曲时节奏明显加快,曲调的骨干音是3  6  i,旋律多小三度进行。

  苗剧的舞台语言以苗语为主,有时也用汉语。湘西苗语以花垣县吉卫镇语言为主,有六个声调,用拼音字母标记。

 

(1)      b        x       d         l         t        s

    jub      jux     jud       jul       jut      jus

       (tbu) (tbu2) (tbu3) (tbu4)  (tbu5)  (tbu6)

         针   (鸡)笼     抱      完         年      狗(叫)

  苗歌的韵辙,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①(①《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成书于1939年,商务印书馆印刷,内部发行,引文原件今藏花垣县档案馆。)中有详细记述:“(苗歌)押韵之法,除很少的自首句至尾句同用一韵的外,大多数是奇数句尾音与奇数句尾音相押,偶数句尾音与偶数句尾音相押,即句句用韵,隔句相押。”苗剧唱词常遵循苗歌韵辙。

  苗剧的音乐创作还处于实验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苗族歌师、艺人及文艺工作者,曾做过各种不同路子的尝试。

  沿用原始苗歌为唱腔,是创造苗剧的初期和业余剧团常用的一种简便办法。首先按正反面人物分腔,或根据各种人物的不同个性与情绪变化设腔,如喜悦时用高腔,愤怒时用平腔,悲哀时用“哭嫁歌”。反面人物的唱腔,一般采用巫师(苗族叫苗老师)腔。如《谎江山》中的“巴贡略”(即财主)的唱腔就是巫师腔。演唱方法均保留着传统的苗歌特点。1960年花垣县文工团移植改编的《龙门寨》和《千歌万颂石昌忠》,曾走过歌剧的创作路子,即以苗歌为材料,按照戏剧题材与风格创作唱腔,专戏专用,并运用了独唱、重唱乃至多声部的合唱等演唱形式。而《夺车》、《追鱼秧》、《黛帕的心愿》等戏则是歌舞剧,唱腔也以苗歌为素材,用苗族音乐创作舞曲,舞蹈是“苗族鼓舞”舞步的提炼,唱腔也为专戏专用。

  1965年花垣县农村文芝宣传队创作演出的《借牛》,是苗剧走向戏曲路子的第一个剧目。它借用汉族戏曲的声腔体制与表现方法,用保靖水田平腔苗歌写成,包括散板、三眼板、赶板(紧打慢唱)、垛板等板式化唱腔。1974年移植《智取威虎山》“深山问苦”选场,借用了京戏的板式结构创作苗剧唱腔。1979年花垣文工团演出的大型苗剧《带血的百鸟图》的音乐创作,又采用把苗歌改编成适合戏剧表演的基本调,再根据不同人物、不同情绪,发展多层次的节奏变化。如“祝婚”一场,黛姑向余戈友表示爱情时,唱腔就是用贵州苗族“飞歌”发展的,比较规整的四个乐句唱段可以反复演唱。第二场秋场大捷后,吴八月号召“打过黄河去”的一段唱腔则包括导板、快板、散板等板式变化。

  现在的苗剧音乐创作,多采用基本调连接和板式变化相结合的办法。新创作的基调,一般多有不同的节奏层次变化。基本调的创作用于塑造人物形象,板式的变化用来表达各种情绪,类似曲调连接与板式变化的综合性声腔。

  三、乐队与伴奏

  苗剧的主奏乐器是牛角胡,形似二胡。琴筒用水牛角制成,小端蒙蛇皮,大口为喇叭状,筒长120毫米,琴杆长600毫米左右,音色明亮。色彩乐器为双管竹唢呐(苗语称“松呐”)。竹唢呐管长180毫米,开12孔,双管同音,音色清脆、甜润。伴奏乐器有二胡、扬琴、琵琶等民族乐器,打击乐是狮子锣、钹,指挥乐器是竹柝(苗语叫“告细”)。竹柝用大桂竹截段,两端留节,顺纹路雕出一根竹条,去黄削成薄片,两端插入竹码,用双棒击薄片发音。

  苗剧的过场曲牌多根据苗族唢呐曲牌或苗歌素材创编,锣鼓点是以苗族鼓舞和狮舞相结合发展的。苗族鼓舞有鼓无锣钹,鼓点比较丰富。如:

  (见P2768图128)

  狮舞则有锣钹而无鼓,以苗族鼓舞与之结合,创建了苗剧的“武场”组合与常用锣鼓点。如:

  (见P2768-P2769图129)

前段是苗族鼓舞的鼓点,后段是狮子舞常用锣钹的加工。

图  表

湘西苗文拼音方案

  (见P2770图130)

  湘西苗文有26个字母,49个声母,35个韵母,6个声调。在拼写汉语借词中,韵母“i”与声母z、c、s相拼时,要读成[l];与zh、ch、sh、r相拼时,要读成[s]。

湘西苗语字调表

(1956年国务院委托国家民委公布试行)

  (见P2771-P2772图131)

 

来源:《湖南戏曲音乐集成(四)》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