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知识-->戏剧音乐
侗戏音乐



  一、剧种沿革

  侗戏,湖南少数民族的剧种。形成于贵州黎平、从江地域,传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龙胜一带,曾与彩调、桂剧结合发展。1952年传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后,在该县的甘溪、坪阳、陇城、坪坦、独坡、团头、黄土、马龙、双江、牙屯堡、播阳、地阳坪、下乡、菁芜州等乡镇广泛流行。剧目、音乐不断丰富,具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了湖南侗戏。

  二、声腔(唱腔)的艺术特征

  侗戏音乐是在侗族的民歌(情歌、山歌、琵琶歌)及“哆耶”歌舞的基础上,吸收汉族的阳戏、彩调、花灯曲调及民歌、小调、渔鼓调,逐渐发展形成的。唱腔大多保持着民歌结构的原始风貌。以曲调联缀为主,已具板式变化的雏形。

  侗戏的唱腔音乐按其音乐材料与结构形态的差别,可以分为“戏腔”和“歌腔”两类。

  戏腔 以[平板]为主,包括派生的各种腔调以及吸收引进的汉族戏曲腔调和民间曲调。常用的有[平板](正弦与反弦)、[悲调]、[花灯调]、[渔鼓调]等。

  [平板],又称[平调]、普通调和胡琴歌(侗语叫gasxlanne,即“嗄仙恩”)。它和湘、黔、川一带流行的阳戏[七字句]及花鼓戏[川调]、[正宫调]极为相似。在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县也流行该曲调。

  [平板]有平腔、哭腔、悲腔之分。板式有平板、快板、慢板和散板。前有起板和引子,上下句唱腔之间有两句固定的过门。上句唱腔和过门落音均为2,下句唱腔落音为1,过门落音一般为1(也有落5音的),为上下句对答式结构形式,类似[川调]结构。曲调多级进,旋律平稳流畅,腔调优美动听。由于已有板式变化,唱腔又可灵活处理,故能表达不同人物较复杂的思想感情。它是侗戏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唱腔。

  [平板]的唱腔用胡琴伴奏。5 2定弦为正弦(1=G);2 6定弦为反弦(1=C)。唱腔相同,但引子和过门有一定的差异,风格、色彩各不相同。正弦伴奏的[平板],曲调平稳、柔和,调式单一。反弦伴奏的[平板],引子和过门常出现4音,具有清角为宫的性质。如上句过门:

  (见P2736图126)

而唱腔仍和正弦伴奏的[平板]相同。又由于调高的不同(由G调变为C调),音域的扩大,因而曲调旋律跳动较大,色彩较为明亮,性格较为刚健。

  [悲调]由彩调音乐衍变而成。前有引子,唱腔分上下两句,每两句唱腔后有一句与引子相同的过门。五声羽调式,旋律较为平稳。速度缓慢,适于叙事。

  [渔鼓调]和[花灯调]取自汉族渔鼓和花灯的曲调。前者为五声徵调式,后者为五声商调式。两者均前有引子,中间有小过门,也均为上下句呼应式结构。旋律跳动较大,节奏明快。

  [尾声]是唱段的结束形式。由集体合唱“哟嗬咿”的衬腔表示一个段落或一出戏的结束。曲调活泼、简短,气氛热烈。

   歌腔 是由侗族民歌衍变而成的侗戏唱腔。有情歌、山歌、仙腔、琵琶腔、耶堂调等。

  [情歌]取自侗族小琵琶歌。由一句过门和一句唱腔构成,演唱时不断变化重复。五声羽调式。旋律平稳,节奏明快。

  [山歌]即侗族山歌。上下句结构,五声羽调式,多级进。节奏、速度较自由。常用于男女对唱。

  [仙腔]取材于侗族牛腿琴歌,根据戏剧需要,音域增宽,已突破曲调的原格式。旋律进行跳动大,性格奔放。

  [仙腔]“导板”由另一种侗族牛腿琴歌衍变而成。常出现四、五度跳进,音域较宽,声调高亢、激越。

  [琵琶腔]取材于侗族大琵琶歌。前有引子和韵白,每一段前面有一句“吓!啊!”的衬腔。正腔由上下乐句构成,依字行腔,腔随戏变。五声商调式。旋律起伏较大,常用于长的叙事性唱段。

  [耶堂调]是侗族民间歌舞“哆耶”的曲调,用于侗戏,曲调和结构形式均变化不大。

  侗戏音乐一般有2/4、3/4、4/4的节拍形式及散板节奏,并常在一首曲调中混合运用。特别是唱腔中常夹用3/4拍子,使之别具一格。歌腔中还有不是散板但又节奏较为灵活的曲调。

  侗戏唱腔创作可用戏腔或歌腔,也可戏腔、歌腔混用。也曾有运用侗族音乐素材(包括戏腔与歌腔)重新创腔,称之为“侗歌剧”的。

  侗戏的演唱特点:戏腔中,旧时女角用假嗓演唱,今已改为本嗓,男角均用本嗓;歌腔中,唱法基本上和原来民歌唱法相同,即情歌用轻柔的小嗓演唱,小琵琶伴奏,山歌、琵琶歌和仙腔均用本嗓演唱。前者多为“徒歌”。有时也用木叶伴奏;后两者用二胡、琵琶伴奏。

  侗戏多用侗语演唱,有时念白用汉语,有时唱和念全用汉语。

  侗语有九个声调。用拉丁字母L、P、C、S、T、X、V、K、H标明调号。调号写在每个音节的最后。如:鱼为“bal”,灰色为“pap”,耙为“bac”,姑妈为“bas,轻为“qat”,大嫂为“bax”,叶为“bav”,破为“pax”,糠为“bah”。语调音律、语言结构与汉语不尽相同。侗语的语法结构、声调、音韵及词格变化直接影响唱腔的旋律、节奏的变化及风格、特点。即使来自汉族音乐的曲调,通过侗语演唱衍化后,也统一于侗戏风格之中。

  三、乐队与伴奏

  侗戏乐队也分文场、武场。

  文场:以胡琴、牛腿琴、侗琵琶、侗笛和芦笙组成基本乐队。1980年以后逐渐加用了大提琴、小提琴、长笛、扬琴、竹笛等乐器。

  武场:小鼓、小锣、大锣、小钹、竹课子等。现在,有时也用定音鼓、钹。

  侗戏的过场曲牌,各地的名称不一致。约有大过门、小过门、悲调过门、间奏曲、过场曲等。锣鼓点使用暂未形成系统,常根据表演需要加入适当锣鼓。有时也借用汉族戏曲锣鼓点。

  侗族从前无文字。1958年国务院正式通过《侗文方案》,才有了文字。侗文方案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制定,用拉丁字母拼音,除某些因侗族语言的特殊需要而规定的一些声母和韵母外,大部分和汉语拼音相通。

图  表

侗文拼音方案

一、字母表

  (见P2739-2742图127)

 

来源:《湖南戏曲音乐集成(四)》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