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知识-->戏剧音乐
湘昆音乐



概 述

  湘昆,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与苏昆、北昆分支同源。清中叶,曾有数十个昆班与业余昆社活跃于湘南的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永兴、耒阳、常宁等县城乡,称“昆文秀班”。因艺人及班主多出自桂阳,又有桂阳昆班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称桂阳湘昆。1959年正式定名为湘昆。

  一、剧种沿革

  昆曲原称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起源于苏州昆山一带。明万历年间(1573~1619)传入湖南。但何时在湘南一带流传、发展,暂无确凿史料可考。乾隆五十六年( 1791),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曾载有湖南的昆腔“集秀班”、“普庆班”。嘉庆三年(1798),桂阳隔水村建造戏台,邀请“昆文秀班”演唱昆曲,今还存有戏台题壁。而桂阳陈士杰历任鲁、浙巡抚,咸丰、同治年间告老归籍,也曾带回昆曲戏班。杨恩寿于同治元年(1862)至郴州,在《坦园日记》中记述当时看过昆曲《蝴蝶梦》、《活捉》以及《党人碑》,并与友人共唱昆曲①(①《蝴蝶梦》系明谢弘仪作;《活捉》系《水浒记》中一折,明许自昌作;《党人碑》系清初丘园作。)。当时,杨恩寿在郴州作幕僚,在《坦园日记》中他还记曰:“秋舲与亦欣角唱昆词小曲,迨寝,鸡初唱矣。”光绪二十一年(1895),“昆文秀班”应桂阳樟市太平村邀请演出半月;宣统二年(1910)四月,临武香花岭的甘溪坪,新建戏台,邀请昆文秀班连演昆曲16天,至今戏台仍在,所留题壁墨迹醒目。昆曲在湘南一带,经过乾隆至宣统一百多年的发展,衍生了许多昆腔班,多以“文秀”二字命名,群众习惯称昆腔班为“文秀班”。这时,弹腔也已兴起,各地昆曲大都走向衰落,而湘南民间却一直笛管不断,十分昌盛。据统计,仅清光绪到民国年间,湘昆相继有“昆文秀班”、“福昆文秀班”、“老昆文秀班”、“吉昆文秀班”以及“昆美园”、“昆文明”、“昆世园”、“昆舞台”等十多个专业班社。艺人们长期深入民间演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地人们以“文秀”二字撰写对联称赞他们:“文雅衣冠,当场出色;秀灵子弟,按节传情。”且有“子弟子弟,三分秀气;这般(班)那般(班),不如文秀班”的口头赞语。每逢喜庆节日,迎神赛会,都以能请到昆文秀班演戏而自豪。湘昆流行的城乡还出现了许多业余昆社组织。农村“打八音”(唱座堂戏)的大都会唱昆曲,如遇婚娶寿诞喜庆,他们就唱《天官赐福》、《六国封相》、《卸甲封王》等戏,以示吉祥。湘昆的广泛流传,产生了大量的昆曲爱好者。桂阳城的“玩友会”,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由教师、医生、小商等自发组成的业余昆曲清唱社。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桂阳又有“南国社”,以习唱昆曲为主,兼学民乐时调,活动频繁。知识界认为不懂昆曲,算不得文人雅士。每遇雅集宴会,以纸条写上昆曲牌名,捏成纸团,拈阉竞唱,不会者罚酒一觥。嘉禾县石富冲之廖咏霓会唱曲,善吹笛,他设馆授徒,既课诗书,又教昆曲。民国以后,湘南一带的中小学音乐课,均编选昆曲以作教材。民国二十二年(1933),桂阳李鸿猷编的《桂阳乡村师范音乐教材》(简谱石印本)就收有20多首昆曲曲牌,如《藏舟》之[山坡羊]、《别母》之[小桃红]、《议剑》之[锦缠道]、《醉打》之[油葫芦]等。又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郴县黄楚藩编的《识真集》(衡阳同益局印),系湖南省立第三师范音乐教材,亦编印《琴挑》、《闻铃》、《赏荷》等昆曲曲牌十多支,以简谱记录,附以工尺谱对照。湘南一带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均以两书为范本,互相传抄,为普及昆曲起了积极作用。不少学校,每届学生毕业时,都由教师作词,配上昆曲腔调,当作毕业歌唱。由于文人学士习唱昆曲普遍流行,在社会上认为是一种高尚文明之风,许多家长都教育子弟戒牌戒赌,以习唱昆曲为正当娱乐。因此街头巷尾常常可以听到“长清短清,哪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琴挑》之[朝元歌]),“满胸臆,抱国忧,头将变白”(《连环记》之[锦缠道]),以及“为结朱陈,分开秦晋,他嫌贫爱富之门……”(《钗钏记》之[高阳台])等昆词雅调。

  湘昆扎根湘南农村,为了满足农民欣赏习惯,演出剧目多系故事情节完整的明清传奇。计有大戏40余本,小戏10余折。艺人的这些演出本,较之明清刊印的文学本,多有删节,以避免松散拖沓之弊。

  民国年间,湘昆一度衰落。1929年,最后一个专业昆班“昆舞台”解体后,停锣歇鼓2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尚有部分湘昆艺人流散民间或转入嘉禾祁剧团工作。1955年嘉禾县文教科在祁剧团整理上演昆曲《三闯负荆》。1956年,嘉禾县人民政府正式派李楚池同志到剧团,组织昆曲老艺人萧剑昆、彭升兰、匡升平、萧云峰、李升豪及桂阳昆曲爱好者谢宏基,全面发掘湘昆遗产。1956年该团整理上演的《武松杀嫂》获得了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及文艺界的赞赏。1957年湖南省文化局委托嘉禾县招收昆曲学员20余人,培养了解放后第一批湘昆艺术人才。1959年以该班为基础建立了郴州专区湘昆剧团,1964年改为湖南省昆剧团,后又改为湖南昆剧团,湘昆再度繁荣。至1985年,该剧团先后整理上演了《浣纱记》、《连环记》、《白兔记》、《渔家乐》、《牡丹亭》、《风筝误》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其中《武松杀嫂》、《荆钗记》及新编故事剧《苏仙岭传奇》,先后在全省会演中获奖。新创作的《莲塘曲》、《腾龙江上》等现代昆剧,对于昆曲的艺术改革,做了新的尝试和探索。为了振兴湘昆,1981年邀请周传瑛、王传松、沈传芷、郑传鉴等“传”字辈昆曲名师到郴州传经授艺。之后,昆剧团又两次派员参加了文化部在苏州举办的昆剧培训班。湖南省文化厅也举办了湖南昆腔教学活动,湘昆又挖掘出一批优秀剧目,表演艺术得到进一步丰富与提高。

  二、湘昆的艺术特征

  湘昆曲牌的词格遵照昆曲曲牌的四声平仄与句式规格;也分单曲、套曲。套曲,又称“一堂牌子”,一般由“引子、正曲、尾声”组成,并多为一韵到底。曲牌的运用,多以“戏”组套,一折戏中常用一套曲牌,每套曲牌支数不等,少则两支,多则十几支。北套一宫到底,南套比较灵活。在实际运用时,为了使全套唱腔协调统一,多用笛色相符、结音相同、主腔相似的曲牌组套。引子为散板,正曲则慢曲在前,急曲在后。北曲煞尾多为散板,南曲尾声青板较多。有引子、正曲、尾声的结构形式,湘昆称之为全套,否则叫作变套。变套又分以下几种:有正曲、尾声无引子的,如《渔家乐·藏舟》;有引子、正曲而无尾声的,如《浣纱记·采莲》;有正曲无引子又无尾声的,如《武松杀嫂》等。

  湘昆板式包括散板、慢板和快板。慢板通常为一板三眼,“赠板细曲”记作8/4(赠三眼板),快板包括一眼板和无眼板,一眼板记作2/4,无眼板记作1/4。慢板曲的拍曲点板多空头眼,与佛曲的“点点崩”极为相似,是为湘昆独有。“赠板细曲”传统也叫“扩板”,惟南曲多用。如《游园》的[步步娇]、《藏舟》的[山坡羊]、《断娇》的[金络索]、《浣纱记·分纱》的[二郎神]等。一眼板,也叫[青板]。无眼板,叫快板。自由节拍称散板,也叫“吊句子”。湘昆细曲用慢板,粗曲则用一眼板或无眼板。还有与赠板相反之缩板,它按节拍紧缩,缩小原曲的节拍板位。用音简化,速度加快,使旋律更紧凑有力。如《连环记·掷戟》吕布唱的[锁南枝]:

  (见P1702图57) 

  (见P1702图58)

集成曲谱是赠板细曲,共94拍,湘昆是青板粗曲,紧缩为25拍,两曲唱词的字位未变,调式和主腔也未变,湘昆只是用音简化和节拍相应紧缩,突出地表达了吕布对貂婵的惋惜和对董卓的愤恨。扩板与缩板是湘昆中富有特色的板式。

  湘昆点板也用红、黑、腰、底。红板又叫对口板,字与音随板而出,符号是“’”;黑板即赠板的头拍,符号是“””;腰板击于延音一半之处,符号为“┗”。腰赠板符号为“Ⅸ”;底板是一句终了时下板,符号是“-”。历代艺人曲牌只点板眼,不记工尺,死板活腔,重在板眼准确,唱腔不受束缚,使“善歌者自能生巧。”

  笛师的曲谱除点板眼外,还要标明工尺,以便伴奏。

  湘昆长期扎根湘南农村,并参与地方戏曲的演出,尊重当地观众的欣赏习惯,舞台语言不再遵吴语规范,而以湘南官话为准,丑行与彩旦本地乡语更为突出。语言特点直接影响曲调风格。昆曲尚“腔随字走,字领腔行”。湘昆则有意将某些行腔的语言地方化,使唱腔更富有乡土气息。

    湘昆的唱腔曲牌由南曲、北曲组成。音乐风格有一定的差异:南曲为五声音阶,旋律级进、迂回曲折,细腻婉转。而慢曲腔长而字位宽,腔多调缓,静处见长。急曲字多腔少,而近似口语化的“滚唱”形式,则显然是受了高腔影响逐渐形成的。另外,它还广泛吸取湘南民歌小调和叫卖声,以增强其地方色彩。北曲的旋律多系高下跳进,主腔的贯穿比较突出。节奏急促,字密而腔少。

  湘昆北曲曲牌中也有滚白加衬,连说带唱,近似朗诵形式的唱腔,如

  (见P1703图59)

  湘昆唱腔几十年来在整理传统、编演新戏方面,不断有新的发展与变化。如慢曲的行腔,为求旋律美与细腻的感情刻画,小腔的运用更加讲究,小生、旦角尤为突出。随着感情的变化,演唱者有意地加进一些小腔装饰,以增加旋律的变化。旧时湘昆的传统唱腔有的词、曲结合不够贴切,今已革除。如《白兔记·诉猎》刘知远所唱的[青歌儿]。

  节奏处理,湘昆传统音乐虽然也有好几种板式,但一支曲牌多系一种板式到底。今天根据需要,已作如下变革:(1)为表现感情的转换,适当地增添过门。(2)曲牌中采用多种节奏的变换,使感情的转换有了明显的起伏。(3)大胆地吸取民歌素材来丰富昆曲旋律。如:

  (见P1704图60)

  三、乐队与伴奏

  湘昆以曲笛主奏托腔,伴以笙、箫、提胡、琵琶、小三弦组成基本乐队。小唢呐、祁剧大唢呐为特色乐器,用以吹奏过场曲牌或急曲。武场有低音大锣、高音小锣、大钹、云锣、堂鼓、战鼓、班鼓及怀鼓等。提胡为椰壳筒,无千斤,相传源于明代。怀鼓是慢曲的点板乐器,也源于明代。鼓两面蒙皮,状若荸荠,又名荸荠鼓。鼓签头如橄榄形,敲击时发出“咯咯咯咯”如蛙鸣之声,富有特色。现在,除保留传统主要乐器外,武场增加了定音鼓、京鼓,中低音小锣,高、中、低虎音大锣等。文场也适当地增加了管弦乐器,现为加入西洋木管的小型民族管弦乐队。

  湘昆传统之笛色均以曲笛的“宫”音定调(平均孔曲笛),开第三孔D音为1则为小工调,向上移动一个全音为凡字调,以此类推,可转七个调门。演奏者常以指法和运气的变换,使发音略有升降取得补偿。

  湘昆曲牌,音域较宽,一般从a——f2宽达13度。生、旦、净、丑诸行都用真假嗓结合演唱。小字组的f——g则用本声,a以上逐渐用假声。小生、旦角的唱腔音域宽到15度。老生、花脸的唱腔音域略窄,旋律朴实,稳重大方。同一曲牌,比小生、旦角所唱要低一个调门。曲牌定调基本上是根据曲调特点和笛色相互结合来决定。如果唱腔与笛色不相符合,就会影响曲调的风格。湘昆一般使用小工调(1=D)、正宫调(1=G)、尺字调(1=C)、六字调(1=F)等四个调门,以小工调为基本调。

图  表

湘昆语言声调表

  (见P1706图61)

 

来源:《湖南戏曲音乐集成(三)》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