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知识-->戏剧音乐
阳戏音乐



概 述

  阳戏,湖南的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沅、澧水域的湘、鄂、川、黔交界诸县(市)的广大城乡。剧种命名传说不一,有的认为起源于花灯赛会,演出于阳春三月,故称阳戏;有的认为阳(戏)、花(灯)、(傩)戏常同台演出,傩堂属内教主阴,阳戏、花灯演出于外台主阳而得名。

  一、剧种沿革

  阳戏起源于民间歌舞,但因流行地域不同,民间音乐风格的差别,以及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影响,又分成若干“路子”。流行于沅水上游的称“上河阳戏”,流行于沅水中游辰河水系的叫“辰河阳戏”,流行于沅水下游的酉水流域和澧水中上游的则称为“北河阳戏”。按照流布地域及约定习俗,上河阳戏被称为“上路”,辰河阳戏被称为“南路”,北河阳戏被称为“北路”,当地群众又叫作“杨花柳”,湖北鹤峰、五峰则称阳戏为“柳子戏”。

  北河阳戏以大庸(今张家界)为中心形成并发展,也曾被称作“大庸阳戏”或北路阳戏。今流行于大庸、永顺、桑植、古丈、沅陵、保靖、花垣以及与湖南相邻的湖北鹤峰、五峰等县。发展中受到荆河戏、武陵戏影响。阳戏班常是“半弹半阳”,多搬演大路,如《刘海戏金蟾》、《赶子上川》、《鞭打芦花》、《紫金杯》、《贫富上寿》等。唱腔以[正宫调]为主。因与弹腔交织发展,已形成了包括导板、叫喊、一流、二流、三流、散板等板式变化,其特点是真假嗓相结合的唱法。

  南路阳戏在吉首、凤凰、麻阳这一地域形成并发展,因属辰河水域,旧时称为“辰河阳戏”。它流行于吉首、凤凰、麻阳、溆浦,辰溪、泸溪及贵州的铜仁等县(市)。曾与花灯、傩戏同台演出,俗称“阳花傩”。搬演的剧目以民间故事为主。如《三宝舞龙》、《捡田螺》、《扯笋》等,常为“阳戏头、花灯尾”,即阳戏与花灯曲调掺合使用。唱腔以[七句板]、[一字]、[赶板]和[正宫调]、[翻山调]为主。男女分腔,调式不同,[一字]、[七句板]、[赶板]常连接使用,含有板式变化性质。

  上河阳戏流行于洪江(含原黔阳)、会同、怀化、芷江、靖州以及贵州之黎坪、锦屏、天柱等县(市)。地处沅水上游,亦称“上路”,唱腔以[七字句]为主。男女不分腔,各行当有不同唱法,如[老生七字句]、[小丑七字句]、[花旦七字句]。代表性剧目有《拷打金银》、《三星闯馆》、《后园守桃》和《巴山打样》等,发展中深受辰河高腔影响。[七字句]的行腔常有高腔风味;借用高腔锣鼓,旧时演出传统戏,有些角色常直接唱高腔曲牌,虽不曾有过“半阳半高”班社,但阳戏和高腔艺人相互兼唱亦屡见不鲜。

  阳戏的舞台语言属北方语系西南官话,不同的“路子”因方言乡音的差别,形成各自的舞台语言。北路以张家界方言为基础进行规范。南路以吉首杆子坪语言为标准。上河以黔阳语言为准,字调各不相同(见“阳戏语言声调表”)。

  二、声腔的艺术特征

  阳戏唱腔分正调与小调,均属于民歌体结构。正调由上下两句唱腔和相应的两个过门组成。依字行腔,反复演唱,类似花鼓戏之[川调]。词句与腔句结合,又分单句式和夹句式,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板式变化。小调则基本上保持着民歌的原始风貌。

  北路正调以[正宫调]为主,其他曲调还有[蛤蟆赶钓]、[金钱调]、[悦调]、[潼关调]、[小丑调]。[正宫调]有一流、二流、三流、导板、叫喊①(①叫喊:即叫头,它同[哀子]结合犹如“哭头”。)、哀子等板式变化。因大部分剧目均以它为主腔,故又称“当家调”。五声宫调式,过门中出现清角,有“双重宫调”因素。小丑唱法的一、一、三流均为商调式,上句落5,下句落2。

  正调的基本特点,一是[正宫调](包括丑正宫)基调的板式变化。一流为十字句单句式,一句唱词分为上下两句腔演唱,速度慢,字少腔宽;二流、三流均为夹句式,或十字句,或七字句。二流为一眼板,三流为无眼板。二是“金线吊葫芦”真假声结合的喝法。用嗓分为“夹咙”和“窄咙”。 “夹咙”是真假嗓结合演唱,唱词部分用真嗓,音域达两个八度,唱腔起伏跳跃较大,适应生角、老旦演唱。“窄咙”即假嗓,俗称“小嗓子”。其特点是每腔句开头两字用真嗓,其余部分用假嗓演唱,唱腔多在高音区,适于旦角及小生演唱。

  “夹咙”的假声又分“急扬法”、“缓扬法”和“综合法”三种。

  “急扬法”是词句的尾部旋律急速上扬进入假嗓,多用于表现欢快情绪。如:

  (见P2485图112)

  “缓扬法”是继唱词后,唱腔尾部“淋”字旋律先上后下进入假嗓,适于叙事,或表现悲伤情绪。如:

  (见P2485图113)

  “综合法”即在表现较为复杂情绪的大段唱腔中,把上述两种唱法混在一起使用,或“急上缓下”,或“上缓下急”。

  其他正调一般保持着规整的结构,或用于某种情绪,或为某行当专用。

  [蛤蟆赶钓]一板一眼,表现活泼、乐观、诙谐、泼辣、滑稽、风趣等情绪。

  [金钱调]一板一眼,常用于丑角或老旦、摇旦等。

  [悦调]一板一眼,曲调流畅,活泼轻快,为花旦、小生常用。演唱时一般不用假嗓。

  [阴调]一板一眼和一板三眼两种节拍,速度缓慢,阴沉凄楚。常用于表现恍惚、迷离或复杂的情绪,分真嗓和真假嗓结合两种演唱方法。

  [潼关调]一般用于叙事。

  [小丑调]又名[三花调],传统阳戏中为三花的专用唱腔,常用于表现诙谐、滑稽的情绪。其基本板式为一板一眼。

  常用小调有[薅草歌]、[男磨子歌]、[女磨子歌]、[佛句子]、[十打]、[唱古人]、[二十八宿]等,大部分保留原始民歌特色。另外[大四平三流]突破了民歌结构,已向正调过渡。

  南路的正调分“八大腔”及其派生调。“八大腔”是传统的当家腔,为一般阳戏班社经常使用,派生调是依据“八大腔”的基调发展、衍生的阳戏曲调。

  南路“八大腔”为[七句板]、[男一字]、[女一字]、[男赶板]、[女赶板]、[翻山腔]、[正宫调]、[阴阳扇]。唱腔句式分为单句式、夹句式和单夹混合句式。其中以[七句板]、[赶板]用得最多,过门与唱腔中,均含有“清角为宫”因素。旋律特点与湘西的民歌、灯调、傩腔及辰河高腔相通。主要曲调都男女分腔,女腔为C宫之宫调式,上句落2,下句落1;男腔为F宫之商调式或宫、商交替调式。如男女[七句板]、男女[赶板]、男女[一字]和男女[正宫调]等。女腔[翻山腔]则是双重宫调,如:(见P2486图114)

  “派生调”是新发展的,已属广泛采用的曲调,含有发展传统曲调和板式化两层意义。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艺人们和阳戏音乐工作者采用旋律变奏与移位,节奏的扩展与紧缩,以及集曲、犯调等手法,创编了一个新的曲调群体。艺人们习惯称之为“新传统”。如以[女赶板]为母体,向下四度移位派生出[丑赶板],[丑赶板]再向上八度移位派生出[正生赶板]。又如以[七句板]为母体扩腔增板,或紧腔减眼发展了[七句慢板]、[七句行板]、[七句叠板]、[七句散板]等新板式。另一办法是采用集曲手法发展新曲。如[新调](或称河风调)就是集[河伏调]和[妖风调]而创作的新曲调。属于吸收其他剧种音乐而衍生的曲牌也是不少的。如[苦一字]的起腔就是吸收武陵戏的[导板]和辰河高腔[红衲袄]创作的。其他还有吸收苗歌发展的[玛莎调],吸收渔鼓曲调的[渔鼓调]等。现在南路阳戏专业剧团经常使用的曲调有[浦市调]、[新调]、[丑赶板]、[正生赶板]、[急赶板]、[叠板]、[后山腔]、[核桃调]、[苦一字]、[麻雀调]、[七句慢板]、[七句行腔]、[七句高腔]、[七句叠板]、[七句欢板]、[七句散板]、[七句摇板]、[七句流水]、[七句垛板]、[七句快板]、[七句花腔]、[七句长腔]、[七句夹板]、[七句号子]、[四腔板]、[杜鹃吟]、[杜鹃吟滚板]、[阳调]、[渔鼓调]、[哭皇天]、[叙情调]、[画眉子跳架]、[反七句板]、[反七句流水]、[媒婆调]等。

  另外,南路阳戏小调也十分丰富,不少曲调已具正调的结构特点。如[妖风调]、[反一字]、[河伏调]等。

  上路的主要曲调为[十字句]、[七字句]、[六字句]、[五字句]、[三字句]及[春华调]等。它们是以[七字句]为母体而派生的,均为上句落2、下句落1的五声宫调式,大筒多2 6定弦。

  [下字句]为呼应式结构,过门与唱腔句幅不对称,上句过门为四小节,与唱腔相等;下句过门是上句唱腔的变化重复,正格为两小节,下句唱腔多终止于调式主音。四小节的句幅以上下句反复演唱来构成唱段。起腔过门的句式结构与北路、南路相通,惟旋律特点各异。如:

  (见P2487图115)

  唱腔的上句腔末切分节奏与跳进音型又与南路相同,构成阳戏演唱活泼、跳跃的共同特点,行腔则具有上行的倾向而自具个性,如[七字句]生腔上句腔:

  (见P2487图116)

演唱上,因受辰河高腔的影响,融进高腔的特性“腔湾”,形成上路的特殊风格。如[七字句]丑腔上句腔。

  (见P2487图117)

它的另一特点是过门中七、九度旋律大跳,如:

  (见P2488图118)

  [七字句]的变体曲调[十字句]犹如慢板,[六字句]、[五字句]就像二流。[三字句]即赶板,它们若连接使用,速度由慢到快,旋律从繁到简。唱段中也有倒板、哭腔、散板及梢腔,实有板式变化性质。

  三、乐队与伴奏

  阳戏文场音乐分吹打曲牌和丝竹曲牌两种。吹打曲牌源于民间吹打乐曲及借用其他剧种吹打曲牌,曲调结构一般为多句体。分慢吹及快吹两种演奏形式。快吹曲一般比较短小并夹有小鼓小锣,大多用于升堂、发兵、点将等。丝竹曲牌一般用于文武戏表演中,有时也伴以小锣小鼓、碰铃等,以活泼气氛。

  阳戏中所使用的锣鼓曲牌多由民间吹打乐、花灯、傩戏等锣鼓曲发展而成,并大量借用了辰河戏、荆河戏的锣鼓曲牌。可分为唱腔锣鼓、念白锣鼓、程式锣鼓和专用锣鼓等四大类。打击乐器的组合,北路、南路虽各有特点,但演奏方法基本相同。打击乐演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头、二两副钹的交错演奏。例如[燕拍翅]:(见P2488图119)

  演奏方法则分为“砍”、“挤”、“闷”、“敝”。“砍”钹为两只钹一横一竖,竖边击横钹钹窝;“闷”钹又称“捂钹”,演奏时钹面贴紧。大锣的演奏方法分为敞、闷、边、堂等,小锣演奏,在不同的锣鼓经中根据节奏型或剧情需要加花演奏。

  阳戏唱腔主奏乐器是瓮胡(大筒)。它原是一种就地取材的自制乐器,蒙以蛇皮,音色清脆明亮,粗犷浑厚,略带瓮声(见图)。瓮胡一般用于托腔保调。伴奏谱随唱腔而变;南路也发展了固定琴谱,演员唱腔可随感情变化而发挥,伴奏谱则一般较为统一。另外还有腔头清唱,腔尾入琴的伴奏形式。

  阳戏乐队的建制分期为:1949年以前乐器有大筒、反胡琴、笛子、唢呐、打击乐,建制为两至三人。两人制司鼓兼头钹、宫锣、课子、反胡琴,大筒兼笛子、锣、二钹、唢呐;三人制司鼓不兼弦乐。1957~1969年乐器有:大筒、扬琴、三弦、二胡、革胡、中胡、笛子、唢呐、打击乐,建制八人,为小型民族乐队。1970~1985年,乐器有大筒、二胡、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高胡、板胡、扬琴、中胡、琵琶、月琴、木琴、三弦、小号、圆号、长笛、单簧管、长号、打击乐,建制人数不等,为中西混合型小乐队,现在还增加了某些电声乐器。

  图  表

  阳戏语言声调表

  (见P2490-P2491图120)

来源:《湖南戏曲音乐集成(四)》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