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知识-->戏剧音乐
辰河高腔曲牌的归类

吴宗泽

  辰河高腔是辰河戏中最有特点的声腔,也是最主要的声腔。它的曲牌很多,音调丰富,唱腔变化无穷,结构庞大复杂,足以表现本剧种各行当人物的形象和复杂的剧情。这里将辰河高腔曲牌的归类作个简单介绍。

  每个剧种的音乐,按其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有其自己的归类方法。辰河高腔曲牌,是以传统的“宫调”归类法进行归类的。

  纵观辰河高腔曲牌全貌,用这种方法归类,同调式的曲牌可同居于一个母调之中。虽然曲牌唱腔变化无穷,表现的可塑性很大,但各母调仍然有各自的性能的。如在艺人中有这样的说法,“走路【驻云飞】,奏本【玉芙蓉】,发气【风入松】,开打【混江龙】。”用传统的“宫调”归类法进行归类。可以区别曲牌的性能上的不同。因而一直沿用至今。

  对“宫调”的理解因各人的看法不同而说法也不相同。有人说“宫调”就是“腔调”;有人说“宫调”就是“宫音”或“主音”;有的人则认为“宫调”乃是我国古代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中的“宫调式”或“调高”;《辞海》中也有解释,即“中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它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等等。依前人对曲牌归类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宫调”乃是指“宫音”(调高)和“腔调”(音调)两种涵义。“宫”指“宫音”;“调”指“腔调”。

  按以上涵义,同“宫调”(同“宫音”、同“腔调”、同“调高”)的曲牌,它们均属于同一个母调。辰河高腔传统有“母调牌子”之称。这些“母调牌子”则是同“宫调”曲牌中有代表性的曲牌,传统中还把一些“母调牌子”。如“驻云飞”称之为“娘娘调”或“娘牌子”。这就是说,同一母调中所有的曲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同“宫”和同“腔调”,缺少一个条件则属于新的母调。

  如“驻云飞”母调中包括的所有曲牌都与【驻云飞】这一母调子同“宫音”、同“腔调”同“调高”,演唱、演奏的基本调是用“上字调”,“车字调”也常用,“小工调”极少用。由于人声的音域和唢呐音域的局限性,低于“上字调”或高于“小工调”就会改变腔调,或不能演唱和演奏。而“风入松”母调和“锁南枝”母调中包括的曲牌虽然与“驻云飞”母调中包括的曲牌同“宫音”,但三者的“腔调”都不同,故分别立为三个母调。

  同样,“汉腔”母调中包括的所有曲牌都与【汉腔】(以【端正好】为代表)母调牌子同“宫音”、同“腔调”、同“调高”,演唱、演奏的基本调是用“乙字调”,“上字调”也常用,“车字调”极少用,不能低于“乙字调”或高于“车字调”。而“红衲袄”母调和“锦堂月”母调中包括的曲牌虽然与“汉腔”母调同“宫腔”,但三者的“腔调”也不同,故亦各立母调。

  “新水令”母调中包括的曲牌,它们的“宫音”、“腔调”和“调高”同以上所有母调包括的曲牌都不相同,无疑另立母调。

  “汉入松”母调中包括的曲牌则是转“宫调”类型的曲牌,即上句是“汉腔”的上腔,下句则是“风入松”的平腔,两腔之间是大二度转调。如【仕州歌】中的两句:

  由上所述,辰河高腔的曲牌分为“驻云飞”、“风入松”、“锁南枝”、“汉腔”、“红衲袄”、“锦堂月”、“新水令”和“汉入松”等八大母调。

  按照辰河戏的传统,在同一母调的曲牌之中,又把结构形式基本相同或有共同新的腔句(可叫“类腔句”)的曲牌归成一类。

  这里将“驻云飞”母调中“驻云飞”类的【驻云飞】、【月儿高】、【半边半天飞】和【半苦半甜驻云飞】几支曲牌比较一下就可知一般。

  【驻云飞】:
珠泪纷纷,(头子)
不幸荒年丧父亲,(上腔)
无钱来安葬,(下腔)
身当傅家门,
提起好伤心。(犯上腔)
多感员外赐白银,(数板)
归家安葬老爹尊。(犯下腔)
来到槐荫天未明,(又句)。(平腔重梢)

  它的结构形式是:头子——上腔——下腔——犯上腔——数板——犯下腔——平腔重梢。

  【月儿高】的结构形式是:花头子——上腔——下腔——犯上腔——数板——犯下腔——底锤——平腔重梢。

  【半边半天飞】的结构形式是:头子——上腔——下腔——新腔——犯上腔——数板——犯下腔——平腔重梢。

  【半苦半甜驻云飞】的结构形式是:头子——上腔一一下腔——犯上腔前半句——哀子夹板下腔——夹板平腔——夹板平腔重梢。

  以上【月儿高】、【半边半天飞】、【半苦半甜驻云飞】的结构形式的图例中,有“”的腔句是与【驻云飞】不同的地方,其它腔句几乎完全相同:而且这些不同的腔句也只是【驻云飞】中基本腔句的变化而已。

  “驻云飞”母调中的“黄莺儿”类包括的曲牌结构较简单,它们的词多以四句为一支曲牌,结构以起、承、转、合为基本形式,故也叫“小牌子”。它们的腔句也来自“驻云飞”母调牌子之中。即起句是“驻云飞”的“冲腔(即“头子”);第二句是“驻云飞”的“原下腔”(即“梢腔);第三句以“冲腔”、“底锤”、“数板”或“叫白”作“转”的腔句;第四句再现第二句的“原下腔”作梢腔。如【四边静】:

  暑往寒来春复秋,(起:“驻云飞”冲腔)
夕阳桥下水东流,(承:“驻云飞”原下腔)
将军战马今何在,(转:“数板”、“底锤”)
野草闲花满地愁。(合:“驻云飞”原下腔)

  此类曲牌中也有词句较多的曲牌,但结构和腔句仍是基本结构和基本腔句的重复、再现。如【一枝春】的结构形式是:冲腔——平腔——数板——平腔——哀子——数板——平腔——冲腔——数板——平腔——夹板冲腔——夹板平腔——夹板冲腔——夹板平腔。由【一枝春】的结构可见,它比【四边静】只是多了“哀子”,其中的“夹板冲腔”和“夹板平腔”只是板眼(即节奏)起了变化,腔句还是基本腔句。

  “驻云飞”母调中的“江儿水”类和“四朝元”类比“驻云飞”类和“黄莺儿”类,“头子”已经改变,梢腔也有所不同,还产生了新的下腔腔句。如“驻云飞”类和“黄莺儿”类中的曲牌多是以“冲腔”作“头子”起,而“江儿水”类和“四朝元”类中的曲牌则多是用“平腔”作“头子”起;“驻云飞”类和“黄莺儿”类中的曲牌多是用“原下腔”作“梢腔”,而“江儿水”类和“四朝元”类中的曲牌则用“下腔”作“梢腔”。

  (此段略)

  “驻云飞”母调中的“园林好”类包括的曲牌,除了用“冲腔”作起腔外,还有用“飞腔”作起腔的。如《幽会》中李慧娘唱的“园林好”的起腔便是。

  因此,“驻云飞”母调中可划分为驻云飞、黄莺儿、江儿水、四朝元和园林好五类。 其它各母调包括的各类曲牌的区分基本上也是此规律。只是因各母调曲牌腔的多少、腔句的结构以及音乐的性能不同,在戏剧中运用的多少不同,其发展和变化的程度不同罢了。

  在同类的曲牌之间,由于曲牌的词句、字数的多少不同而腔节或腔句有所增减,又由于词中感情的需要而出现了新的腔句(可叫“特腔句”),因而产生了结构形式有所差异,腔句也有所变化,起腔、梢腔不尽相同的若干支曲牌,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以上所谈的只是辰河高腔曲牌归类的一般规律。辰河戏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是复杂的,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实际运用自然也是复杂的,对每个母调、类别以及每支曲牌来说,不能整齐划一,根据具体情况不管在腔调、腔句、腔节和结构上都是随着唱词、剧情、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无穷,这也是我们在学习、研究辰河戏高腔曲牌时必须注意到的。现把辰河戏各类曲牌开列如下,以供参考。

  “驻云飞”母调

  驻云飞类:驻云飞月儿高半天飞半边半天飞马不行驻马听二犯驻云飞倒牵牛半苦半甜驻云飞

  黄莺儿类:黄莺儿四边静三学仕窄地锦阅金经
生查子归朝欢玩仙灯字字双金龙忽上马姣三棒鼓
候三月望远行水底鱼步蟾宫挂真意金焦叶绕地球
小算子中央闹翠地棉归江仙普贤歌蛾郎儿荷满子
胡捣炼海莺儿卜算子三段子四门禁柳叶儿伴仙侣
鹊踏枝霸陵桥洞仙歌山花子遍地游麻郎儿雁儿落
步步娇齐天乐三棱子金字令虞美人夜游湖清江引
莺啼序倔鲁肃凤凰阁沽美酒雁过河出对子滴溜子
猫儿坠醉夫归一封书脱布衫折宫花掉角儿一串珠
味淡歌剔银灯梁州和一枝春三段子金莲子中吕粉蝶儿

  江儿水类:江儿水神杖儿销金帐罗仗令玉雁儿惜奴姣铧锹儿傍装台梧叶儿犯二犯朝天子

  四朝元类:四朝元沉醉东风东原乐玉仙供草玉儿
江头挂江头金桂半江头下山虎四块玉二犯淘金令二犯江儿水

  园林好类:园林好腊梅花降皇龙普天乐玉姣枝双鹌鹑香柳娘五供养青歌儿

  “风入松”母调

  风入松类:风入松泣颜回急三枪梧桐雨锦孝袍竹枝词楚江呤石榴红故园煞黑麻序小小鸟古轮台

  雁鱼锦类:雁鱼锦玉芙蓉刮腹令一江风三江风丝带儿宜春令刮骨令尾犯序

  调子类:哭相思忆秦娥霜天晓角谒金门菊花新一剪梅竹叶儿

  “锁南枝”母调

  锁南枝类:锁南枝忆多娇吴小四五更寒孝顺歌二犯傍装台二犯小桃红二犯朝阳歌

  耍孩儿类:耍孩儿金蟾歌天师令皂罗袍哭皇天

  “汉腔”母调

  端正好类:端正好黄龙滚混江龙北点绛唇南点绛唇斗鹌鹑

  满江红类:满江红鹊踏花合欢序一枝花

  啄木儿类:啄木儿寄生草半支花猴儿变

  油葫芦类:油葫芦出破入破

  倒扳桨类:倒扳桨倒划船

  “红衲祆”母调

  红衲袄类:红衲袄青衲袄

  香罗带类:香罗带锣鼓令解三醒狮子序梁州序

  懒画眉类:懒画眉

 “锦堂月”母调

  锦堂月类:锦堂月浪淘沙玉抱肚二郎神三春锦金字经渔家傲

  集贤宾类;集贤宾金索挂梧桐莺集御林春南牌令

  “汉入松”母调

  仕州歌类:仕州歌六声甘州歌八声甘州歌

  七贤过关类:七贤过关观音词

  “新水令”母调

  新水令类:新水令哪咤令北水令

  跪哺羊类:缓山坡跪哺羊 三仙桥类:倒脱靴三仙桥

  桂枝香类:桂枝香

  “草坪腔”三支

  驻云飞风入松下山虎

  “菊花落引”二支

  四句菊花落引六句菊花落引

来源:辰河戏教学演出纪念册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