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筋斗”的名称不一,其含义也因朝代而异。从文献资料中可知,“筋斗”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如唐崔令钦著《教坊记·补录五》中“教坊一小儿,筋斗绝伦”的叙述就是一例。此后,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之七述“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的史料中,也提到“及上竿打筋斗之类讫”。元杂剧中《襄阳会》第一折有净白:“我打的筋斗,他调的百戏”;《黄花峪》第一折也有“往‘钟鼓司’学行金斗去来”的字样。在明张岱著《陶庵梦忆》卷六中,又有目连戏关于“翻桌翻梯、筋斗蜻蜓,等记载。清焦循著《剧说》中述道:“今教坊百戏大率有之,惟掷倒不知何法,疑即翻金斗。”此外,还出现过“翻跟头”、“跟斗”、“斤斗”、“筋陡”等词语。
清乾隆年间翟灏著的《通俗编》,在卷三十一的“俳优”一节里,对“筋斗”一词曾作过探索。它说:“使人以头委地而翻筋斗跳过,且四面旋转如球,谓之金斗。相传赵简子杀中山王,命厨人翻金斗以击之,已见此二字。按金斗自是酒器,与筋斗何相涉耶?……‘觔斗’二字当从‘跟斗’,今作‘筋斗’两字皆误”翟氏此说是不无道理的。在战国时期的赵简子杀中山王的故事中,厨人是手拿盛菜的器皿——金斗,然后走到中山王面前,突然倒掉金斗中的菜肴,用翻转着的金斗作为兵器去行刺中山王的。由此看来,“翻金斗”之词,确系误传。至于翟说:“觔斗’二字当从‘跟头’,今作‘筋斗’,二字皆误”,就未免失之片面了。应该说既可以称为“跟头”,也可以谓之“筋斗”。近年新版《辞海》中“觔斗”的释文云:“亦作‘筋斗’。“翻跟头。”、“觔”:㈠(jin巾)同筋。㈡‘斤’的异体字”。这样解释,应该认为是得体的、妥切的。
筋斗的含义和筋斗的名称应当是紧密相关的,而在历史上却并不是统一的。前面所讲的唐代小儿绝伦的筋斗,实际上是“顷缘长竿上,倒立,寻复去手。久之,垂手抱竿,翻身而下”的表演。而从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三中关于“百戏呈线,及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碗、踢磬瓶、筋斗之类”的记载看,“筋斗”和“上竿”并不是同义词。“筋斗”和“倒立”、“折腰”还被列为三个独立的项目。在元杂剧中,如《单战吕布》有“武会打觔斗”;《燕青博鱼》第二折有“作打杨衙内科,杨衙内打筋斗科”等说法都是元代在“筋斗”含义上较为统一的证明。明代目连戏中把“觔斗”、“蜻蜓”(倒立)也是列为两个项目的。到《剧说》中,“筋斗”的含义才解释得比较明确,它说:“按今之演剧者,以头委地,用手代足,凭虚而行,或纵或跳,旋起旋侧,其捷如猿,其疾如鸟。”焦循第一次把人体向各个方面所做速度很快的倒头为跟,翻身旋转等动作都统称为“筋斗”了。这种基本认识,沿袭至今。如六十年代初古峰著《戏曲筋斗练习方法》(近已再版)中,就把从练顶功开始,至基本滚翻功,到以后的大觔斗功,概括为六大类,把人体凡是向前后、左右、上下等各个方向做有规范的静止动作或激烈的跌扑翻腾转动动作,都归入在“筋斗”的范畴之内了。这是符合“筋斗”一词的含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