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汉剧旦行传统表演艺术,比较丰富。这里就其表演的共同要求、各类戏的艺术特点和本行的艺术流派,简介如下:
(一)共同要求
一、五位一体:手、眼、身、口、步,是表演的五法,也是相互联系的五种基本功,要求演员都能掌握,配合运用。
1、手法:分兰花手、菊花手、柳叶手、花手、佛手、剑手多种。①兰花手,大拇指贴近中指中间,食指翘出,成兰花形,多用于花旦、闺门旦。②菊花手,大拇指与中指贴近,无名指弯屈,形成菊花形,也是花旦、闺门旦常用。③柳叶手,大拇指贴向手心,四指并列,用力伸直,成柳叶状,武旦开山字、摸夜路多用之。④花手,大拇指贴近中指中节,手心向上,从内翻出,叫顺花手;手心向下,向胸部翻出,叫反花手。⑤佛手,大拇指靠近中指中节,中指竖立,另三指拳屈,整头、理鬓、理袖、拜佛均用。⑥剑手,大拇指与无名指贴近,食指与中指并拢,用力伸直,武旦舞剑时用。
2、眼法:眼睛在表演中常起主导作用。旦行的眼睛表情,有以下几种:①媚眼,眼珠梭动,眼光斜视,要求具有媚人的力量。如《思凡》中的幼尼观看罗汉时有“瞧着我”、“招着我”、“等着我”的表演,都用媚眼。②怒眼,眼晴向上斜视,眼珠睁大,眼眶张开。③痴眼,也叫疯癫眼,眼珠凝定,不乱移动,双目直视。如《桃花装疯》中,桃花与小姐都用了这种眼神。④斜眼,眼睛向下斜视,眼皮向下落,是一种轻观人的目光,摇旦用的多。⑤偷眼,双目稍向上扬,眼珠不能瞪得太大,目光多通过指缝、扇骨间隙、水袖边缘偷看人,闺门旦用的较多。⑥情眼,眼皮微落,眼神看出去,即刻收回来看指尖,又丢出去,又收回来,再转身以背对人,风骚旦用的多。除上述六种外,。还有醉眼、瞪眼、愁眼、泪眼、夜光眼等。
3、身段:旦角身段多。前辈艺人将各种身段归纳成十句话:“天地日月夜,风云雷雨雪,山水石鱼浪,草木鸟花香,你我来去转,不眠开避关,美容眼眉口,心胸膀皮拳,茶酒饭筷碗,哭笑羞怒酸。”这十句话包括了各种身段的运用,运用时配合各种手式和面部表情。
4、步法:旦角步法主要的有十来种。①方步,走动时,两脚一前一后略成丁字形。有大、小之分:大方步,下肢不夹紧,要求松散些,前脚迈步要超出后脚脚尖;小方步,迈步时前脚超过后脚的三分之一。②快步,两脚靠拢,走动时前脚超出后脚的二分之一,由慢而快,越走越快,做到快而不乱,走小圆场时用。③碎步,略同于快步,但行走时前脚最多只能超过后脚的三分之一,也是由慢到快,表现喜悦心情。④云步,脚跟靠脚跟,脚尖对脚尖,反复开合行走,仙女腾云、歌女起舞时多用之。⑤俏步,行走时脚掌落地,脚尖稍跷起,一步紧接一步,跑圆场起风时用。⑥跪步,双膝跪地,以膝代脚走路,表现急切心情。⑦醉步,行走时第一步站立不稳,身歪倒,脚趔趄连移两步,上身摇晃,到第四步方站稳。⑧蹬步,两腿交叉,一前一后,腿屈弯使身子蹬下,多用于摘花或扑蝶。此外,还有慢步、梭步、踏步、鬼魂步等。
5、口形:旦角演唱时,应掌握口形,不能咧嘴,严禁露齿。咀要收缩一点,形象才美。
二、内外一体:前辈艺人常说,演戏要先有其心,后有其行,才能把戏演活。比如《失金钗》中的春香去书房送茶,第一声喊“书童哥”,声音短促,因她心里认定书童在房内;一听,无人答应,心想书童可能远离书房,第二声叫得大点,音拖得长点。李福祥演《思凡》,在唱“想起那年少哥哥”一语时,心里不好意思,才有掩面带羞的表情。人物演得活不活,首先要看演员心里有不有戏,光心里有戏还不行,还要用外形动作来表现它,这就叫“内外一体”。
三、假戏真做:戏曲多用虚拟动作表现周围环境和人物思想感情,因此特别强调假戏真做。比如《思凡》中的幼尼观看罗汉一段,舞台上本来没有罗汉,要通过演员的眼神与表情,他观众感到罗汉的存在。又如演员在台上表现进门、出门,要在同一个部位,才显得真实。虚设的门,想像中的罗汉,明知是假,要把它当成真的一丝不苟地去做。这样假戏真做,观众才能产生实感。
四、动作园合:旦角的动作,要求圆合、细致,讲究造型夫。出手应从胸前起,再挡袖,动作才秀丽。手眼要配合,手指到哪里,眼睛也看到哪里,这就叫“手眼一根绳”。旦角走台步,做身段,要求收腹、陷胸、靠脚、侧身,都是从体现美感出发的。不收腹,不陷胸,不靠脚,不侧身,是造成形象不美的四大禁忌。
(二)几种戏路
常德汉剧旦行,按照戏路有正旦、闺门旦、花旦、摇旦、丑旦、武旦、老旦等类别。其中老旦有专行,丑旦归丑行扮演。其它各类不分专行,但演员各有侧重,有的习文,有的重武,实际上形成了文武之别。现将各类戏概述于后:
一、正旦:一般扮演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又分贫、富两类。贫的穿青褶子,类似京剧的青衣,特点是端庄稳重、沉着老练。她们苦守清贫,心情较压抑。出场用双盖袖(左手提袖压在右手背上),侧身亮相。动作洗练,出手不宜多耍花;走丁字步,脚步要沉重,迈得稍大一点;目光较迟钝,用正眼看人;化装要朴素整洁,不宜多插花。《描容》的赵五娘,《仁贵回窑》的柳迎春,《八义图》的程婴妻,属这类角色。正旦扮演的富贵角色,穿蟒或绣花帔,表演动作与前者无多大区别,但摆罡要稳,才显得雍容华贵的气派,《女斩子》的樊梨花、《三哭殿》的长孙后、《抱炮烙》的姜皇后等属之。
二、闺门旦:一般扮演未出闺阁的小姐。表演特点是文雅清秀,庄重大方。出场亮相,身段要秀雅,体态要端庄,水袖左提右盖,整头理鬓,多出菊花手和佛手,起小花;双手常作怀中抱月姿势;台步宜轻巧缓慢,也多走丁字步,一般只走半步;上座位,先撑椅子落坐,再抄双手;面部要略带笑,目稍斜视,眉略舒展,多羞容娇态;道白要求轻言细语,声调清脆娇柔。《二堂别》的陈杏元、《三击掌》的王宝钏、《打皮鞭》的李桂英等属闺门旦角色。还有《宇宙锋》的赵艳容,因遭遇不幸,面带忧容,须兼用正旦的表情动作。
三、花旦:一般扮演年轻丫环、小家碧玉以及花俏、风骚人物。表演特点是机灵活泼、心情开朗、感情奔放;步法轻巧,多走俏步、碎步、小方步,要求做到脚走、腰活、手花、头摇;眼睛要灵活有神,显出机灵相;道白要快,语言要脆。《思凡》的尼姑、《失金钗》的春香、《卖画》的柳碧烟等均属花旦角色。《卖画杀舟》的媒婆也属花旦,因她为人油滑奸巧,表演须兼用摇旦的部分身段、动作。
四、摇旦:表演特点是泼辣粗犷。动作要夸张,双手摆动的幅度大,常走大方步,提脚要高;坐椅子时,双手把衣角一掀,再落坐;拉鞋、扯袖、走摆罡,都配合耸肩扭腰,动作粗放。《闹酒馆》的酒娘子、《牧羊山》的宋氏、《赶春桃》的严氏,均属摇旦戏。
五、丑旦:动作比摇旦更夸张,更粗鄙。《拾玉镯》的刘媒婆、《三怕老婆》的灵精奶奶、《双别窑》的贾氏,均属丑旦戏。
六、武旦:多扮演女将、女妖和女寨主之类人物。特点是粗豪刚健,英俊威武。出场亮相、开山字双手平胸;踢腿、跨脚、整头、扳翎,要求刚健优美;多出柳叶手,目光特别锐利闪光;讲白声音较粗大,咬字较沉重,要求洪亮圆美。过去武旦多踩跷,故又称跷旦。《斩三妖》、《战洪州》、《杀四门》、《飞熊山》、《琵琶洞》等均属武旦戏。
七、老旦:表演特点是衰老笨拙,多走外八字步。步子沉重,声音苍老,眼睛昏花多近视。戏路分穷、平、富三种。穷老旦如《牧羊山》的朱母,体衰弱,背弓屈,步履艰难,拄竹棍行走。平民老旦如《哭灵汲水》的徐母,头稍低垂,动作较穷老旦干净利索。富贵老旦如《太君辞朝》的佘太君,手拄龙头拐杖,抬肩、亮胸、健步,目光威严,显示统帅风度。老旦讲唱用本嗓,唱腔与生角相近,但行腔较柔和。
(三)艺术流派
常德汉剧的天元、同乐、文华、瑞凝四大名班,源远流长,在群众中影响很深。它们都有自己的“一家戏”和名演员,因而自然地形成了各自的艺术流派。从剧目讲,天元班多“三国”,同乐班多“山头”,文华班多“水浒”,瑞凝班多“西游”。旦行艺术流派的形成,当然不能脱离这种基础。兹将四大名班旦行一家戏和名演员简介如下:
一、天元班:旦行一家戏有《百花诗》、《紫金鱼》、《收三霄》、《赶春桃》。名旦有彭明鹤(艺名何首乌)、易万春(艺名灵芝草)。群众赞扬说: “天元班的两件宝,何首乌与灵芝草。”继彭、易之后又有肖兰芳。
彭明鹤,擅长闺门戏。拿手戏有《百花诗》的卢端阳、《打皮鞭》的李桂英、《拾玉镯》的孙玉姣等角。
易万春,文武兼备,唱做俱佳。武戏《盗旗马》、《抗金兵》、《斩三妖》等最拿手,文戏有《双下山》、《桃花装疯》(桃花)、《卖画杀舟》(媒婆)等,都很出色。
肖兰芳,女,以身材好、扮相好、嗓子好为观众所推崇。拿手戏有《十美图》的严婉玉、《战洪州》的穆桂英、《赶春桃》的春桃、《卖画杀舟》的媒婆等角。相传她演媒婆,哈哈打得好,声音清脆响亮,悦耳动听。
二、同乐班:旦行一家戏有《西厢记》、《西湖配》、《北邙山》、《鸡头岭》、《飞熊山》等。名旦有顾霞保、胡春凤。继顾、胡之后有李福祥等。
顾霞保,跷功好,能在掩脚方上踩跷。拿手戏有《斩三妖》、《盗旗马》、《两狼关》、《张大姐下凡》等。
胡春凤,艺名水豆腐。文戏有《卖画杀舟》媒婆、《失金钗》春香、《西厢记》红娘;武戏有《琵琶洞》蝎子精、《两狼关》梁红玉、《飞熊山》唐赛金,均其拿手。其师胡金云,擅长武戏,演《琵琶洞》能踩跷子站在椅背上,还能抛刀亮双跷。他把刀从头上抛向背后,双脚一蹦亮跷,并将刀再踢过头来,双手在胸前接住,堪称绝招。
李福祥,嗓音宽厚,唱腔圆润、婉转,拿手戏有《思凡》、《寒江关》等。一九五二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思凡》,获二等演员奖。他能编能导,还会击鼓、拉琴,是个多面手。
三、文华班:旦行一家戏有《五凤吟》、《双蝴蝶》、《闹严府》。名旦有陶芝龙、李福全。继陶、李之后有周凤艳、万金红等。
陶芝龙,津市人。他扮相好,武功好,会做戏。在文华班当家几十年,除演一家戏外,尤擅长公主戏。如《四郎探母》的铁镜公主、《八顺回国》的铁银公主、《盗旗马》的双阳公主、《重耳回国》的齐姜。武戏《飞熊山》,文戏《思凡》、《背娃进府》也演得很出色。
李福全,女,拿手戏有《五凤吟》的周雪娥、《双蝴蝶》的媒婆、《落园•失钗》的春香、《坐宫探母》的铁镜公主等。据传她曾在常德同时接受三个戏院的包银,一天之内,在三个戏院分别演出《柳二姐赶场》、《打花鼓》和《十八扯》,她在哪里演,观众便跟到哪里看。
周凤艳,长于唱工,拿手戏有《描容》、《祭江>、《琵琶宴》等。
万金红,以青衣、闺门旦为主,拿手戏有《桃花装疯》张秀英、《打皮鞭》李桂英、《琵琶宴》秦香莲、《思凡》幼尼等。
四、瑞凝班:旦行一家戏有《琵琶洞》、《五花洞》、《盘丝洞》、《无底洞》、《红云洞》等,故又有瑞凝班“洞多”之说。名旦有黄新来、向梅卿、筱兰芬等。
黄新来,艺名黄狗儿。他是个文武全才,除演一家戏外,尤擅长闺门戏。以《碧玉簪》的李桂英、《樵子口》的王金爱、《寒江关》的樊梨花最为拿手。
向梅卿,除演一家戏外,拿手戏还有《落园•失钗》的春香、《三元会》的徐月娘、《杀惜》的阎惜姣等。
筱兰芬,戏路宽,更长于文戏,如《打皮鞭》、《百花亭》、《杀惜》以及春香、媒婆等,都是他的拿手戏。
(根据万金红同志讲课,又访问向华兰、贾天花、杨明珍等同志作了必要的补充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