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知识-->舞台美术
墟场戏台

谢惠钧;谢雨

  “墟”,即墟场,是中国南方农村的集市。吴处厚《青箱杂记》:“岭南谓村市为墟。……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作为地居楚尾,垠接粤头的湘南一带与相邻的岭南粤北同俗,三日或五日一市,方圆几十里范围的乡人以自产自销的方式赶集,谓之赶墟,在湘东一带又称赶场。在湘南一带,许多地名都以××墟为集市名。墟场一般设在交通便利,人口易于聚集的地方,时久便有了街道、商店、手工业工场、作坊,也有了供戏班演剧的戏台。逐步形成农村区域性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据《桂阳县志》载:“务农既毕,秋乃赛神,各乡村皆醵金立会作平安,演大戏,或浃旬,约是几年一举,动费百金至数百金。”桂阳州志记载:“康熙中,蓝山知县刘涵,令民立墟城南,日中行者,皆掉臂而过。涵下令定墟期,以一、四、七日设百戏,弹丝吹竽,击鼓登歌,城中民出观,数日,远近辐辏,百物皆集。涵为政,可谓能弛张矣,故富民墟传之今日。”《湖南地方剧种志》亦载:“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嘉禾城南建墟,筑高台演戏,招来四方客商,以得通商贸易,不仅如此,喜庆节日莫不演戏以娱。”湘南的桂阳、嘉禾、桂东、宜章、临武、新田、宁远一带至今仍保留此传统习俗,即使原来的许多墟场现在已经发展为繁华的市镇,赶墟的习俗仍然不变,而且比之过去更繁华热闹。

朝向桂阳古楼老街的墟场戏台

  墟场戏台是由地方推出首士,向乡民和墟场各商行、乡绅善士募捐修建的。一般都建造在墟场比较开阔的地方,有的建在街道的尽头,面向墟场,有的则建在墟场之外的空坪中。逢大的节庆或大的集市,或开镰割禾之前,或收割丰收之后,总有人倡仪捐资请戏班演戏。“东家五百西家千,明朝灶突寒无烟”。乡民们饭可以不吃,看戏的钱不能省。不觉令人恍然大悟,原来时下追星族,溯其源是有其远祖的。掷金观剧的举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桂阳古楼墟场戏台

  人们不禁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以桂阳县境为例,长久以来,湘南一带戏曲演出活动一直异常活跃,村村建有祠堂戏台,许多寺庙中建有戏台,还有各会馆戏台,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或子弟升学、新屋落成、婚丧嫁娶以及祭祖修谱等等,都要请戏班演出,以求光宗耀祖,发财荫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或酬神还愿,祈福禳灾。据桂阳县1990年县志记载:全县清代建戏台345座,民国时期建戏台136座。且主要是乡村的民间祠堂戏台。那么,为什么还要建墟场戏台?究其原因,一是这种三五日一集的墟市,追求人气旺盛;二是乡人对民间戏曲的热衷和爱好。墟场戏台作为墟场标志性建筑,象征着一方墟市的繁荣发达。墟场戏台演戏,可吸引八方行商坐贾,是促使集市茂达三江、买卖兴隆、市井繁荣的极好方式。仅以桂阳一带为例,因昆曲于清代早期开始流行,又逐步溶入地方曲调和地方语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又为乡人喜闻乐见的湘昆,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墟场戏台观剧,更重要的层面是观剧心态的不同。祠堂戏台观剧是宗族式的戏剧文化活动;庙宇戏台观剧是宗教式的许愿酬神、祈福禳灾的戏剧文化现象;会馆戏台观剧虽然也渗透着酬神娱神、祈福求财的宗教色彩,但更多的是同乡同业的联谊活动;唯有墟场戏台演剧,既不娱神,也不娱祖,而是娱人。墟场戏台都是开放式,不像祠堂和会馆中的戏台多在四合院的建筑形制中,左右有回廊厢楼,对面是拜厅寝殿,即使风雨之日,依然可以观剧。墟场戏台一般都建在市井集贸中心的街头要道或开阔的坪地。观剧的空间和观众的容量比较神庙、祠堂和会馆的戏台要大得多,自由度也大得多,台下的各种叫卖喧嚣,窃笑唏嘘,不分男女老少,人来人往,在这个空间中超越了宗族、宗教、行业的界限,亲朋好友、乡邻乡亲、男女老幼相聚于墟场观剧,同享着娱乐与欢快,是以一种不同于上述人文环境中的非常自由、宽松和开放的观剧心态。墟场戏台更是昭示一方水地的人文蔚起,地运隆兴,是各种热忱心态的多元集结,使这里成为戏曲的一片热土,代代相袭地孕育和繁荣着民间戏曲艺术。

  由于草台演毕即拆,不会留存,能给历史给民族民间戏曲文化留下的实物印记的就只有散存于乡间的古戏台。随着岁月推移,时代变迁,古老的墟场被新的市镇所代替,古民居和古公共建筑逐渐消失和废弃,其中最难以保留的则是墟场戏台。昔时常见于湘南的桂阳、桂东、资兴、临武、嘉禾、新田一带的乡村墟场戏台,现在已寥寥无几了。

古楼戏台的檐下雕花

  桂阳县古楼墟戏台至今较好地保存在街头。部分保存的台檐卷棚和台梁上的缕空卷草雕花及雕花垂莲柱,仍可感受到昔时的精致气派。现存多件碑刻记载了建台演剧的习俗。墟场戏台重修戏台碑记载:

  ……(前面为捐款名单)戏台永禁不许堆於放物,违重罚。王天理施图,砖匠谭加相、术士王正会、工师邹天相、石匠贺英杰。乾隆四十七年仲夏月谷旦。

  该碑为始建碑记。记述了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仲夏月谷旦戏台竣工后刻的捐款名单、护台规约和建戏台的工师名单。一百余年后又刻立《不准放物碑》嵌于台基前,重声“台上不准堆柴放物,如违重罚”,可见对戏台保护的重视。

  新建戏台碑记序:

  碑额为:勒诸贞珉以垂不朽。

  戏以台名,原以别薰,莸寓褒贬,以为后人之炯戎也。我墟自前清乾隆年间建台于兹,距今百有余年,迨光绪己卯年重修又数十年矣。代远年湮,不无倾垲之虞,诸首士概然发新建之,于是不惮勤劳,沿门劝募,仁人善士,不谋而合,乐解金囊,集成裘窄者宽之,旧者新之,阅数月而工告竣。行见乐施者,自必获报于无穷,继继绳绳,人文由此而蔚起;绵绵螫螫,地运由此而隆兴。即今后之观剧者,亦将许为同心也,岂不懿欤。

  士豪氏王功杰撰书

  先辈自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始建戏台,两度重修,并立碑以此为榜样,寄希望于后人,“即今后之观剧者,亦将许为同心也,岂不懿欤”。笔者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实地考察时,由于舞台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后台移作它用,柴木和石头随意乱堆,永禁的碑刻字迹清晰可鉴,从二百多年前的碑记中体察,立于历经沧桑至今还遗存下来的古戏台前感受,当年仁人善士,不谋而合,不惮勤劳,沿门劝募的精神,众人乐解金囊集成,阅数月之工而告竣的喜悦,自誉此一善举是必获报于无尽,人文由此而蔚起,地运由此而隆兴。这种乡土戏剧文化活动之盛况,养育和繁荣了一方戏剧。如今,立于古台之前,不免使人生发出许多的感叹和遗憾,里移斗转,时过境迁,虽有余音绕梁之感,却惜于风光不再。

来源:湖湘古戏台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