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知识-->其他
湘昆大事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合昆文秀班赴粤北连州一带演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国丧”期间,新昆文秀班在临武牛头汾演出,县衙禁止演戏,捉去艺人杖责,并勒令解散戏班。

  民国六年(1917),昆美园赴粤北连州一带演出。

  民国十六年(1927),湘南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昆世园在桂阳演出,县长以“严防奸宄”为名,封箱禁演,抓去艺人杖刑坐牢。

  民国十九年(1930),胜舞台以昆,弹对半演出,从此即无专演昆曲的戏班。

  1956年9月,嘉禾县人民政府派新文艺工作者到嘉禾祁剧团组织该团的昆曲老艺人以及桂阳业余昆曲爱好者,挖掘昆曲传统剧目。

  1957年9月,省文化局调嘉禾祁剧团赴省汇报演出昆曲传统剧目《钗钏记》、《武松杀嫂》、《歌舞采莲》、《痴梦泼水》、《梳妆掷戟》、《藏舟》、《琴挑》等,并与浙江昆苏剧团相互观摩,交流经验。

  同年10月,省文化局委托嘉禾县文化科招生,创办嘉禾昆曲学员训练班,11月16日正式开学。

  同年12月,嘉禾祁剧团的湘昆老艺人以《钗钏记》等戏参加湖南省1957年戏曲汇报演出,匡升平主演的《武松杀嫂》获奖。湘昆由此正式定名。

  1958年5月1日,嘉禾昆曲学员训练班经过五个多月的培训,首次登台汇报演出。节目有《藏舟刺梁》、《议剑献剑》、《三闯负荆》。

  同年8月至12月,昆训班全体师生上山下乡,自挑行箱,为修筑桂嘉公路、泮头水库、大炼钢铁的民工慰问演出。节目除传统戏外,还有自编的现代昆剧《钢铁火焰山》。

  同年12月下旬,省文化局在长沙市东塘省戏曲学校举办全省戏曲小演员会演,嘉禾昆训班演出《梳妆掷戟》、《醉打山门》、《三闯负荆》、《三战吕布》等传统折子戏及自编现代昆剧《油茶丰收曲》,还作了经验介绍。《相梁刺梁》被挑选到湖南剧院公演。

  1959年7月,嘉禾祁剧团的湘昆老艺人以《义侠记》参加全省戏剧会演。

  1960年2月27日,郴州专区湘昆剧团正式成立,驻郴州市。

  同年3月24日,湘昆剧团建团后首次演出,湖南省省长程潜来郴视察,观看了湘昆《出塞》、《三挡》、《挡马》等传统折子戏。

  同年7月,湘昆剧团以《三闯负荆》、《挡马》参加湖南省第一届戏曲青年演员会演。

  同年10月,湖南省湘剧院演员陈绮霞调来湘昆剧团任教。省文化局从省戏校输送一批青年演员充实剧团。

  1961年3月,湘昆剧团赴粤北一带演出《卧薪尝胆》(据《浣纱记》改编)、《渔家乐》、《还我河山》等剧,韶关地区文化科组织所属文艺团体观摩并举行艺术交流座谈会。粤北采茶剧团派演员随团学习《挡马》等湘昆剧目。

  同年7月,湘昆剧团建团后,首次赴长沙公演。剧目有《渔家乐》、《劫皇纲》、《议剑献剑》、《佘赛花》等。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南分会召开了座谈会,探讨湘昆艺术风格和改革发展问题。

  同年11月,湘昆剧团团长刘殿选率领部分演员赴京向北昆学艺,受到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演员郭静蓉、唐湘音、雷子文、孙金云、文菊林、江永梅、宋信忠、李忠良、谢序干等,经田汉介绍,向北昆表演艺术家白云生、侯永奎、侯玉山、马祥麟、沈盘生拜师受业。又应中国剧协邀请在中国文联大楼演出《挡马》、《醉打》、《小宴》等戏。

  1962年8月,湘昆剧团被调赴省演出《连环记》、《荆钗记》、《牡丹亭》、《白兔记》、《醉打》、《嫁妹》、《刀会》、《夜奔》、《产子破阵》、《思凡》、《下山》、《琴挑偷诗》等剧目。省文化局决定每年拨给经费补助剧团,并从省戏曲学校挑选一批学生输送到剧团,加强阵容。

  同年11月,湘昆剧团应邀参加在苏州举行的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南昆会演,并演出《武松杀嫂》、《醉打山门》、《出猎诉猎》、《议剑献剑》等传统折子戏。

  1963年4月至11月,湘昆剧团赴粤北一带及零陵、衡阳、益阳、常德等地区巡回公演。

  同年12月下旬,湘昆剧团由省文化局调往长沙作两场内部演出,节目有《单刀会》、《琴挑》、《议剑献剑》、《游园惊梦》、《相梁刺梁》。省委书记张平化等党政军领导及出席全省戏曲工作座谈会的人员观看了演出。

  1964年,湘昆老艺人匡升平被选为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同年4月,湘昆剧团演出现代戏《箭杆河边》与来郴州演出的北方昆曲剧院联欢。

  同年7月,湘昆现代戏《莲塘曲》参加湖南省1964年现代戏会演。 

  同年8月至9月,湘昆剧团赴武汉、南昌巡回演出,以现代戏为主。从此,传统戏封箱停演。

  同年9月2日,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批准将郴州地区湘昆剧团改为湖南省湘昆剧团,由中共郴州地委代管。

  1965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南局书记陶铸来郴视察农业生产,观看了湘昆传统戏《琴挑》、现代戏《琼花》,接见了演员并合影留念,称赞湘昆有继承,有改革,艺术很美。

  同年7月,湘昆现代戏《腾龙江上》参加中共中央中南局在广州举行的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后,中国唱片社为该剧唱腔录音灌片。

  同年9月至12月,湖南省湘昆剧团全体成员赴桂阳县仁义公社参加农村社教工作。

  1966年3月16日,省文化局发文同意湖南省湘昆剧团改名为湖南省昆剧团。

  同年5月至7月,湖南省昆剧团赴广西桂林、柳州、南宁巡回公演,节目有《女飞行员》、《首战平型关》等大型现代昆剧。

  同年8月,湖南省昆剧团全体人员投入“文化大革命”运动。剧团领导刘殿选、李沥青,编导李楚池、余茂盛列为审查批判对象。

  1967年夏,在全国大破“四旧”行动的影响下,湖南省昆剧团的部分群众烧毁盔头、道具、剧本、资料,并将部分戏剧服装折价廉卖。

  1968年秋,工人阶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湖南省昆剧团,大规模清理阶级队伍。

  1969年春,湖南省昆剧团被彻底“砸烂”,按照“政治建团”的精神,除留少数人员与郴州地区歌舞剧团组成郴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外,其余下放汝城、鲁塘等地农村插队落户,劳动改造。

  1970年,郴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湘昆演员,演出花鼓戏《看卫星》、芭蕾舞剧《白毛女》、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以及歌剧《杜泉山》等剧。

  1971年12月,湘昆现代戏《护秧》参加全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调演。

  1972年8月,中共郴州地委决定恢复湘昆剧种,成立郴州地区湘昆剧团,并将下放农村的演职员陆续调回。剧团移植演出《枫树湾》和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同年11月,在全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分片会演中,湘昆现代戏《路标》参加衡阳片演出。

  1973年2月,湘昆现代戏《红石坡》参加全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调演。

  1975年2月,湘昆《红色娘子军·常青指路》参加全省地方戏移植革命样板戏调演,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唱腔曲谱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同年8月,湘昆座唱《清华参军》(余茂盛改编、李楚池作曲)由湖南电影制片厂拍摄。唱腔曲谱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6年5月,强调与“走资派”作斗争的湘昆现代戏《激浪飞舟》,参加全省专业剧团戏剧创作节目调演。

  1977年5月,反映湘南暴动的湘昆现代戏《烽火征途》参加全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节目会演。

  同年9月,《烽火征途》一剧加工修改后,参加省文化局为纪念秋收起义五十周年和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举行的文艺演出活动。

  同年11月,郴州地区湘昆剧团恢复演出古装戏,移植《逼上梁山》一剧,特邀金紫光、黄励、胡冬生改编、傅雪漪作曲,连演五十多场。

  1978年春秋二季,湖南省艺术学校湘昆科招生40名,委托湘昆剧团在郴州培训。

  同年5月,郴州地区湘昆剧团应江苏省文化局邀请,组成由省文化局副局长金汉珊领队的代表团,赴南京参加昆曲工作座谈会,讨论昆曲艺术的继承发展问题。湘昆代表团在会上作了《扎根群众,发展昆曲》的发言,全文于6月16日发表在《新华日报》上。会议期间,湘昆演员雷子文主演的《醉打山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相。

  同年6月初,郴州地区文化局召开昆曲座谈会,邀请湘昆。衡阳湘剧和祁剧部分老艺人讨论昆曲继承发展问题。

  同年6月中旬,郴州地区湘昆剧团邀请浙江昆剧团名师张娴、周传瑛来团传授《长生殿·小宴》等昆曲传统折子戏。

  同年7月,湘昆剧团演出《宝莲灯》、《昭君出塞》、《思凡》、《腾龙江上》等戏与来郴州演出的江苏省昆剧院联欢。

  同年9月,省文化局调郴州地区湘昆剧团赴省汇报演出《武松杀嫂》、《游园惊梦》、《打碑杀庙》等传统折子戏。

  1979年6月,湘昆剧团演出《王昭君》、《武松杀嫂》、《议剑》、《断桥》、《出塞》等戏与来郴州演出的浙江昆剧团联欢。

  1980年4月,省戏剧工作室主任金汉川及郴州地区文化局局长马东亚率领湘昆剧团部分艺术人员赴上海参加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舞台生活六十年纪念活动,并应邀演出湘昆《醉打山门》。

  同年6月,省文化局组织的戏曲教育教学巡回检查组来郴州湘昆科进行教学检查。湘昆科学生汇报演出《挡马》、《出塞》、《痴梦》等传统折子戏。

  同年7月,湘昆剧团演出《武松杀嫂》、《议剑》等戏,与来郴州演出的上海昆剧团联欢。

  同年11月,湘昆古装戏《包公牵驴》参加湖南省首届巡回演出戏剧季。

  同月,湘昆科学员赴省献演传统折子戏《挡马》、《游园》、《痴梦》、《八仙过海》及移植剧目《十一郎》,作为毕业汇报演出。

  1981年5月,郴州地区湘昆剧团举行教学演出活动,邀请昆曲传字辈名师周传瑛、王传淞、沈传芷、郑传鉴、方传芸、王传蕖、邵传镛、周传沧以及上海戏曲学校昆剧教师张洵澎,传授《琴挑》,《拾画叫画》、《亭会》、《见娘》、《狗洞》、《别母乱箭》、《尉迟装疯》、《阳告》、《寻梦》等传统折子戏二十多个。教学汇报演出中,召开了座谈会,探讨昆曲继承革新等问题。湖南电视台录像播放了教学实况,《湖南画报》1981年第10期刊登了教学活动照片。

  同年10月,湘昆《武松杀嫂》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队录制,《琴挑》、《相梁刺梁》、《八仙过海》、《痴梦》由湖南电视台录像播放。

  同年11月,郴州地区湘昆剧团应邀派员参加文化部在苏州举行的昆曲传习所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1982年9月,湘昆《荆钗记》参加全省巡回演出戏剧季获奖。

  1983年,《湘昆志》编完初稿。

  1984年6月,郴州地区湘昆剧团张富光主演的《拾画叫画》、罗艳主演的《挡马》、傅艺萍主演的《痴梦》、谭益友主演的《夜奔》,参加全省优秀青年演员表彰大会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汇报演出,四人均获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

  同年6月,省文化厅批准将郴州地区湘昆剧团改名为湖南昆剧团。

  1985年2月,湖南昆剧团新编神话剧《苏仙岭传奇》,参加全省第三届巡回演出戏剧季演出,获多项奖励。

  同年4月,湘昆优秀青年演员张富光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并参加大会。

  同年6月,湖南省艺术学校湘昆科招生30名,委托郴州地区艺术学校培训。

  同年10月5日,在文化部下达《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中,要求有关文化厅、局采取措施保护剧团,振兴昆剧。湖南昆剧团被列为全国五个基础较好的专业昆剧团之一。

  同年10月25日,湖南昆剧团副团长余茂盛、李楚池赴江苏昆山,参加文化部艺术局主持的全国昆剧院、团长首届年会。会议认真学习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交流各地昆剧团面临的现状,讨论落实振兴措施。以及剧团管理、体制改革等有关问题。

  1986年1月18日,湖南省文化厅厅长谢作孚、湖南昆剧团副团长余茂盛赴上海参加文化部保护振兴昆剧会议,被聘为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委员。

  同年3月15日,为庆祝中国昆剧研究会成立,湖南昆剧团应邀赴北京演出《醉打山门》、《荆钗记·见娘》。

  同年4月1日至5月15日,湖南昆剧团派出中青年演员16名,参加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在苏州举办的第一期昆剧培训班,学习了三十一个昆剧传统折子戏。在结业典礼上,汇报演出了《拾柴》、《罗梦》、《百花点将》、《羊肚》、《回营》、《寄信相骂》。

  同年6月16日至18日,湖南昆剧团在郴州举行振兴昆剧展览演出。

  同年10月,由雷子文主演的《醉打山门》、张富光主演的《见娘》赴杭州参加南北昆剧群英邀请演出。

  同年10月,湖南昆剧团唐湘音、雷子文、宋信忠、郭静蓉、孙金云、文菊林被评为全省优秀中年演员。

  同年12月,省文化厅根据文化部有关保护和振兴昆剧的精神,在郴州举办湖南昆腔剧目教学。祁剧的刘浯德、傅上元、碧中玉、陈巧麟、黄尚初,辰河戏的杨宗道、向子礼,衡阳湘剧的罗金城、罗满风,湘昆的匡升平、李升豪、刘鸣松、朱廷干、刘国卿等老艺人,给湖南昆剧团的中青年演员传授了《宜城三醉》、《岳飞斩子》、《折梅》、《卖马》、《挑帘裁衣》、《对刀步战》等昆腔折子戏二十二个,还从辰河高腔移植了《抢棍》、《拔粥》、《捞月》三个剧目。

来源: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四)·湘昆志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