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研究-->文章
黄芝冈日记选录<5>

范正明

  四月十五日

  《西湖佳话》云:“于谦读书于江干之惠安寺,一日醉归,见门首泥塑急脚神将衣拽住。谦乘醉怒骂,罚岭南卫充军。急脚神托梦与住持僧西池,求其救解,谦笑而免之。神复托梦,令塑一脚作屈膝之状。”急脚神即巫教之急脚先锋神也。按急脚神或即俗谓难脚神者。

  顾景星《蕲州志》云:“楚俗尚鬼,而傩尤甚。蕲有七十二家,有清潭保、中谭保、张玉万春等名,神架钢缕金腹,制如施纛,刻木为神首,被以彩绘,两袖散垂,项系杂色纷悦,或三神或五六七八神为一架焉。黄袍、远游冠曰唐明皇;左右赤而涂金粉,金银兜鍪者三,曰太尉;高髻步摇,粉黛而丽者,曰金花小娘、社婆;髯而翁者,曰社公;左骑细马,白面黄衫有如侠少者,曰马二郎,行则一人肩架,前导大纛等旗曲盖鼓吹如王公。迎神之家男女罗拜,嚣桑疾病,皆祈问焉。其徒数十,列幛歌舞,非诗非词,长短成句,一唱众和,呜咽哀婉。随设百献太尉,歌舞幢上,主人献酬,三神酢主人,主人再拜。须臾,二蛮奴持绁盘辟,有大狮首尾奋迅而出。如问狮何来?一人答曰凉州来,相与西望而泣,作思乡怀土之歌。舞毕送神,鼓吹皆作。先立春一日出神于匮,具仪簿随土牛后,春分后藏焉。崇祯末(1644)无复旧观矣。”

  顾景星《白茅堂集》“乡傩诗”:“春社作已毕,土风尚傩驱。云旗夹翠罩,征鼓趋中衢。妇稚候门喜,罗拜呈牲糯。田蚕及鸡彘,禳祝凭神巫。雕几列神像,被以红锦须。中坐天宝帝,左右双明姝。太尉复何人,题额黄金涂。凤骨雷将军,位与睢阳俱。郎君白玉面,细马腰雕弧。酒酣招百戏,罗贡何纷×。假狮西凉舞,鬈发骑蛮奴。似闻西凉破,西向悲唏嘘。千古事已往,此舞胡为乎?既非周礼制,法部仍荒芜。新年比蜡腊,乡党耶欢呼。献酬若大酗,瓮中宁有无。”

  《新中华》复刊四卷一期,杨宪益:民间保存的《唐五代西凉伎》:“何以流于巫傩,则不易解。巫神如今由江徭龙头祠所祀,太尉者红脸将军也。马二郎者骑马神也,社公、社婆者,仙公、仙娘也,唐明皇者五官王也。又张王即睢阳(指“安史之乱”中,骂贼而死的张巡),雷将军即万春。中潭保、清潭保犹某溪龙头祠,亦犹福建淫神有胡田保也。至龙头祠外东西壁画非牛非马之兽像,或即狮子是也。”

  四月十六日

  午前往“中苏文协”筹备“五四”庆祝会。

  武威张澍《蜀典》卷七:“按今蜀人皆呼李冰为川主,名其庙曰川主庙。然川主之名则远矣。《续锦里耆旧传》:天成二年己亥,川主斩两军监军使李严,川主指孟知祥也。是蜀作乐,其地方官之最尊者为川主耳。”称长官曰川主,称首长曰土主,皆此类也。

  又云:“今蜀人忌人清晨与说梦,犯者唾之,以为不祥。亦讳孟字,孟家店称为怀家店。”《蜀典》成于瞽庆二十三年,盖其时风俗如此。按忌梦盖船家俗,戏班亦讳言梦。此老郎为川主之旁证也。

  《大邑县志》卷五:寺观、东郭、东乡距城二里,上南乡距城二十里,东区大树废场(作川主庙),南区七宝山,北区水磨子河均各有川王庙,西区徐家坝则有川王宫,皆不作川主而作川王,但大树废场作川主庙,南区聚龙场有川主宫,则仍作川主。知川主、川王词原可通。又江西馆王爷庙在南区沙渠镇。又南区有杨泗庙,则所祀为杨泗将军。

  《大邑县志》卷二“山脉”云:“鹤鸣山,《通志》在县西北三十里,山形如覆盖,有石类鹤,占有二十四洞,七十二穴,东西两溪出其两腋,东间有石峰阜天柱,三面悬绝,其形如城,亦曰天城。元和山在县西北三十七里,绝壁千寻。”《广舆记》:鹤鸣山岩穴中有石鹤,鸣则仙人出。昔广成子(《封神演义》中之人物)修炼于此,石鹤一鸣;汉张道陵登仙于兹,石鹤再鸣;明张三丰得道于兹,石鹤又鸣。按《神仙传》鹤鸣山又作鹄鸣山。《隋书》又作鸣鹄山。又《县志》卷十一“仙释”引《仙女传》云:“孙夫人,张道陵之妻也。同隐龙虎山,天师入蜀,夫人栖真江表,道化盛行。……永寿二年丙申九月九日与天师于阆中云合山白日飞升。”

  《事物记原》云:“诸葛亮南征,将渡沪水,土俗杀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取面画人头祭之,馒头名始此。”按郎瑛《七修类稿》:“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亮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以祭,名蛮头,今讹为馒头也。”按此为祭俗地风俗之一种改易。录自《蜀典》卷六。

  四月二十一日

  冒雨赴午前十时中苏文协所召开之座谈会。田伯母因天热移安娥家。林素斐与田汉提出离婚,而前此之阵容一变。

  四月二十九日

  二十日南京《中央日报》副刊“黑白”,芮璇谭《蝴蝶梦》,谓平剧院号召力历久不衰,主要的因平剧既是封建艺术,中国目前的封建势力犹未脱去,在情感酵动方面,它还有本质上的细微感应,虽然这感应在目前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不多,但竟不定期有真实的根荄。所以它还能在现实的一角隅中存在着,而不是提倡保存之力。

  忽略地方戏,但着眼平剧则将中国戏全然纳入封建范围,而不注意民间性的探讨。

  芮于《蝴蝶梦》之评价,认为有点戏剧性。他说田氏劈棺一场,一面受情俗欲望的驱使,极于劈棺取庄子之脑以救楚王孙,一面又怀念往日夫妻的感情,受良心的谴责,这里颇合乎近代戏剧原理的矛盾性。戈登克雷有“无矛盾即无戏剧”一句话,意谓戏剧性建筑在两种矛盾的力量上面。又说《蝴蝶梦》发展到《劈棺》一场,已达顶点。小翠花(1900-1967,京剧演员于连泉之艺名,擅演泼辣旦)表演这段欲进又止,犹豫再三,才毅然去劈,极佳。上桌劈棺,触见庄子苏醒,翻硬踝子下地,亦见干净利落。

  按此剧以田氏为出发点,则何以为反抗性之人剧情,而庄子成反角地位,以庄子为出发点,适为反人情之神怪戏。又川剧《劈棺》为暗场,其笨拙可知。

  五月一日

  川剧有“犯”,犯调盖集曲之本名。取各曲中一二句另缀一曲,分注小牌甸于总名之下,如《风云会》之[四朝元]、[倾杯赏芙蓉]、[朱奴剔银灯]、[浣纱刘月莲]、[集贤听黄莺]、[绣带宜春]、[梁州新郎]、[江儿拨棹]、[滴溜神仗]等;又两调合成为[锦堂月]、三调合成为[醉罗歌]、四、五调合成为[金络索]、四五牌子全调连用为[雁鱼锦];或有明言几犯者,如[二犯江儿水]、[四犯苏莺儿]、[六犯清音]、[七犯玉玲珑];又如八犯为[八宝桩]、九犯为[九疑山]、十犯为[十样锦]、十二犯为[十二红]、十三犯为[十三弦]、三十犯为[三十腔]皆是。因一传奇中各折套数不当复用(同折用前腔不拘),若另选他调不相宜,故改用集曲,以求不复。

  川剧曲调南北,盖指南北合套而言。元人沈和折中南北,创为合套,每一北曲,间一南曲,最便于传奇多人排场而音律亦极妙。如[北清水令]、[南步步娇],[北折桂令]、[南江儿水],[北雁儿落]带[得胜令]、[南侥侥令],[北收江南]、[南园林好],[北沽美酒]带[太平令]、[南尾声]、[双调]。

  张德成谓川剧有[北新水令]、[北不是路],乃谓川剧导源于北曲,不知川剧高腔之犯与南、北皆南曲规模也。

来源:艺海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