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研究-->文章
音响效果——舞台美术的延伸

吕金国

  舞台美术是戏剧综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作为戏剧艺术整体中的一部分,其本身也是一个综合体。它综合服装、化妆、灯光、音响、道具等为一体,配合着戏剧动作的展开,对于揭示剧作的思想内涵,刻画环境,渲染气氛,表现情绪和节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对人们视觉和听觉诸方面的刺激,使观众在产生审美娱乐的同时得到心灵上的共鸣。在舞台美术众多的表现手段中,音响效果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使人们通过听觉联想,对视觉形象进行再加工,对于创造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音响效果在戏剧艺术中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大小、强弱,节奏的快慢以及不同的自然声响,来表现环境,渲染情绪气氛,揭示放大人物的心理矛盾。它可以延长和浓缩时间和空间,补充视觉形象表现的不足,它通过声音来作用于观众的心理,使观众产生环境联想。比如:不同的鸟鸣声在人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唱个不停会使人产生欢快、明朗、热闹的联想,这就是所谓的“鸟语花香”。而乌鸦的叫声使人产生凄凉恐怖和不吉祥的预感。刺耳的狂风有一种寒冷萧煞和紧张感。平缓的雷声有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而一声霹雳则会使人们有从冥想中一下回到现实中来的作用。当我们听到溪流声、瀑布声、驼铃声、寺庙的钟声、浪涛声、马蹄声、兽吼……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环境联想和情绪感受。

  在话剧《再见了·巴黎》第二场,松藩草原,舞台上深沉压抑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惨淡失色的月亮,两棵变形的白色橘树干,一组简单的多用平台。在这里没有广阔草原的具体描绘,但当剧中主人公陶西平和顾莹在这里相遇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从远处不时传来恐怖的狼嗥声,这种不断重复的狼嗥声,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荒无人迹的孤独、恐怖气氛,表达了两个“狗崽子”孤独、寂寞、凄凉被人遗忘的心境。同时,一种空旷无边、远离人世的环境也被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在“海边”一场,音响对于表现人物心理情绪、刻画渲染环境也有着重要作用。一对相爱的男女青年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父母死的死,被捕的被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终于投海自杀。他们的思想斗争是极其复杂和激烈的,如何表现他们在自杀前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被迫投海时的痛苦欲绝的情绪变化,在这里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了大海时而平静,时而咆哮的海浪涛声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斗吼喊声穿插在两人的心理情绪变化之中,形象地将他们的内心情绪变化传达了出来。当他们终于走向大海之中时,令人恐惧的浪涛声随着灯光的渐暗在不断地咆哮,冲击着整个剧场。这涛声在漆黑的剧场里伴着观众直到下场开始,使观众沉浸在这戏剧气氛中。这种音响效果,通过观众的视觉联想留下的印象是强烈的,它不但形象地描绘了海边,同时,将人物内心复杂的矛盾冲突形象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在歌剧《江姐》中,音响效果对于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情绪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第二场“华蓥山途中”,县城附近,天幕上是远处的城墙,中景一丛枯树枝,一个斜坡显示着通向山上的小路,阴沉沉的天空。舞台布景只是提供一个具体的表演空间和一种压抑的气氛,在这里江姐高兴地想着将要和爱人彭松涛并肩战斗在一起,但彭已英勇牺牲。这意外的消息,使江姐从就要相逢的幸福心情一下跌到了这突如其来的悲痛中。其痛苦欲绝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但在敌人巡逻队时常出现的白色恐怖中,这种痛苦的心情表现用大的形体动作和台词显然是不够的甚或是不合理的。伴随着江姐内心复杂的情绪,剧场中乌鸦的叫声随着情绪和情节的发展而重复地出现。在她没有听到老彭牺牲的噩耗时,乌鸦的叫声随着敌警察局长的出现而出现,它似乎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在过场群众的哭声中,它和着哭声将悲剧的气氛降到了最低点,当江姐终于明白挂在城楼上的人头竟是自己的丈夫时,这时一声霹雳从天而降,一切声响都戛然而止,只剩下呆立着的江姐在凄凉的、时紧时慢的风声中独自感受那意外的打击所带来的巨大悲哀。在这里乌鸦的叫声、雷声、风声等音响效果,对渲染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是一切视觉语言所无法替代的,它是对环境揭示外化人物精神状态的延长和补充,它加强了这种情绪。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音响效果在表现现代生活的话剧和戏曲中,对于环境的描绘,对于人物情绪的渲染和放大有着特殊的表现作用,同样,在新编古装戏的演出中,也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在闽剧《节妇吟》中,这种音响效果配合着剧情的发展,对描绘环境和渲染人物情绪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宫殿一场,音响效果巧妙地表达了一个生动的金殿场面。舞台上只有几条象征宫廷柱子的幕布。设计者将皇帝的宝座设想在观众席中,用传旨的太监来作为皇帝和主要演员之间的中介,同时在演员上场面向“皇帝”跪奏时(其实是正对观众),皇帝的声音从剧场观众席的后部传来,在整个剧场中回荡。这种在剧场中回荡的皇帝的声音,不但形象地突出了皇帝的威严气势和无上权威,而且省去了装扮宫廷所需的大量仪仗,净化了舞台,对于戏剧节奏的加强也是有益的。

  在新编历史剧《秋风辞》中第八场,音响效果对于人物心理情绪的外化,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当汉武帝刘彻宠信奸人江充误杀太子刘据时,他内心的矛盾、痛苦,复杂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悔恨、满腔怒火……这时众臣“不该错杀”、“不该错杀”的声响,在整个剧场中回荡着,经久不息。这种音响的出现所渲染的情绪气氛是任何形体动作所难以比拟的,它与刘彻内心极度的愤怒情绪相吻合,将这种情绪形象地传达了出来。同时在这场戏中,当太子刘据被追兵围追时,伴随着他动作的是一两声凄凉的离群的孤雁的鸣叫和阵阵秋风。形象地烘托了他此时孤单无依,前途茫茫的凄凉气氛,它所创造的意境,真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新编历史剧《长生殿》中,音响效果对于创造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也发生着重要作用。在第七场“埋玉”里,李、杨两个人在经受着生死离别的痛苦煎熬。李隆基作为一代天子,为救贵妃而做着最后的努力,但在六军不发一阵紧似一阵的呐喊声中,贵妃一步步走向死亡。在这里音响对于创造动荡的气氛,加强紧张的戏剧节奏,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都有着重要作用。

  音响效果像灯光和音乐一样,手段是抽象的,它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是通过观众的联想来实现的,它对于揭示剧作的内涵,渲染情绪,刻画人物心理,创造环境,对于加强戏剧节奏,表现现代生活以及在新编现代戏中的运用,为我们丰富发展传统戏曲的音响效果,提供了某种启示。传统戏曲音响效果在社会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显然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是有益的。

  我们知道传统戏曲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艺术,这种程式是千百年来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经过无数民间艺术家和老艺人概括、探索浓缩生活的结晶,它的表演是高度的程式,一招一式都传达着一定的内容。对于景的描绘,更是惊人的概括。“三五步跨州过府,六七人千军万马”。一桌二椅、火旗、水旗的运用,表现环境,表现情绪,表现生活,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种时空的灵活多变,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内容,使戏曲艺术作为国粹,作为东方艺术的重要代表,构成了世界戏剧史上与印度的梵剧,古希腊悲剧,相提并论的三大剧种。千百年来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它的灵活多变的时空运用和“虚实相生、以虚带实,虚实结合”的美学精神,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审美范围。当然这种高度程式性的古老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在发生着变化。

  比如灯光在传统戏曲中的运用。在以前传统戏曲中灯光只是起照明作用,而现在灯光已经经常用于这种传统戏曲的演出中了。灯光能创造、活跃舞台气氛和情绪,灯光创造的动荡、恬静、恐怖、安宁、烦躁、震动的情绪,以及它通过唤起人们的联想而形成的柔和、刺激、朦胧、跳跃的心理感受和戏曲艺术程式化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统一,它极大地丰富了这种程式性的美感,可以说这种光的运用是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和表现形式的补充,是和戏曲时空转换自由的创作基本规律相一致的。再比如,在传统戏曲中景的运用是很少有的,它存在于演员的表演中。但现在,传统戏的演出中利用景物装饰,美化舞台,创造情调、气氛和演出风格,已经是很平常的了。这种灯光和景的运用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是观众审美意识发生变化的结果,也是科技的进步提供了这种可能。

  戏曲音响和戏曲艺术高度程式化的表演一样,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程式,这种音响效果的最大特点是体现在音乐中,如表现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氛,不同的情绪和节奏,都有一定的曲牌,而这种曲牌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音响。如表现剧中人无路可走时的悲泣或绝望有“混曲牌”,而“普天乐”多表现舟船行驶中欢乐、歌唱的场面。“海笛曲牌”具有明快、高亢、热烈、活跃的特点,表现热烈的场面,高昂的情绪等常用它。而模仿马的嘶鸣、鸟的叫声等等也都靠乐器来完成。此外,打锣的有锣经,打鼓的有鼓经,而这种曲牌和锣鼓经也正是传统戏曲音响精华之所在。它们配合表演,渲染气氛,刻画环境,表现节奏,延长缩短时空,创造情绪,或激烈,或欢快,或悲壮,通过节奏的和谐对比,和表演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生动感人具有极强表达能力的独特艺术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众审美意识的变化,这种高度程式化的,人们约定俗成的传统戏曲音响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这种程式化的音响,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可以丰富的地方,还能不能吸收借鉴其他表演艺术中音响的表现手段,能不能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应用于这种古老的表现艺术中。也许这些问题对于某些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也许他们认为这种高度的程式正是戏曲表演艺术之精华所在,是不能变动的,人们欣赏戏曲正是欣赏其程式美。一招一式,不同的曲牌、锣鼓点正是其感染人之所在,任何对这种程式的变革,都是对戏曲艺术的摧残和破坏,都会使其失去魅力和美感,使戏曲改变模样。我认为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使戏曲艺术焕发青春,对戏曲艺术的发展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艺术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戏曲艺术这一古老的表现形式也不例外,能吸收灯光技术来丰富发展这种表现程式,帮助演出创造环境、气氛、情绪,能将布景装置运用到演出中去,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传统戏曲音响的表现能力,借鉴其他表演艺术中的音响技巧,为传统戏曲艺术服务,以丰富发展戏曲音响的表现手段,这对于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对于戏曲表现能力的加强,对于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的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戏曲舞台设计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