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戏”是指演孙悟空故事的戏,在各个剧种中都有,长时期来,为广大群众所欢迎。这不仅由于这些戏在表演上有特殊技巧,更重要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机智大胆,对封建制度有强烈的反抗性,也就是说,这些我的人民性浓厚。我想,这是人民群众喜爱“猴子戏”的根本原因。
擅长表演“猴子戏”的艺人很多,就已故的艺人来说,京剧早年的文武老生杨月楼,人称杨猴子。北昆的郝振基,京剧的“赛活猴”(郑法祥之父),都以专工“猴子戏”著名。杨小楼、张翼鹏等也各有长处。
表演“猴子戏”,我认为必须做到“象而不象”。所谓“象”,是指象猴子的某些动作;但孙悟空不是一般的毛猴子,他不但已经人格化了,而且是神话人物,那就应当作为一个人来表演。过去曾看到过有些演员演孙悟空,一味抓耳摸腮,处处模仿猴子动作,不问是否适当,这就未免亵渎了孙悟空。因为我们要表演的是人物而不是猴子,何况孙悟空还不是普通人物,而是一个大闹天宫、反抗玉皇大帝的铜筋铁骨的硬汉子呢!如果真演成一只毛猴子,岂非贬低了孙悟空的人格?但是,这样说来,是否一点不能采用猴子动作呢?那也不然,这些动作,究竟还是这一人物的特征,完全删除了,形象上也缺乏一定的特点。问题在于怎样运用。一句话,要通过这些动作,既能表现他的特征,尤其重要的是能对他的性格的刻划有帮助。退一步讲,即使仅从形体动作来看,这些抓耳摸腮的动作过分多了,也就“贫”了,没有味了,反而显出形象的贫乏。所以说,要做到“象而不象”,才是有人物,有戏,也谈得上有表演艺术。
昆剧中演出有关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的杂剧、传奇,有:《西游记》《莲花宝筏》《慈悲愿》和《安天会》等好几种。但有孙悟空登场的,只有《西游记》的《借扇》和《安天会》的《偷桃盗丹•大战》等几出戏。《借扇》是元曲,由铁扇公主独唱,孙悟空只有念白和开打。孙悟空的正工戏,实在仅仅《安天会》而已(《大战》由李天王独唱,孙悟空也只有念白开打,但他还处于主要地位,与《借扇》中的辅助地位不同)。《安天会》的作者已经不可考。南北昆会演后,有人提出《安天会》可改名《闹天宫》,以突出其人民性,我觉得很好。一般以为《偷桃盜丹》是两出戏,实际是北曲“醉花阴”和南曲“画眉序”合套,应当是一出戏,木能算两出。
我在幼年曾见到“赛活猴”演梆子戏《金刀阵》《泗州城》《借扇》等戏中的孙悟空(郑法祥演旦角九面狐,后来也演猴子戏,名为“小赛活猴”),觉得很喜爱。其时昆班,从未见过演猴子戏的。后来,宁波老庆丰昆班来沪,曾演出昆剧《借扇》。韩世昌剧团初次到沪演出,我看到了郝振基演的《安天会》,更引起了兴趣,就请林树棠(林树勋之弟,林树森之兄)给我说了个轮廓,身段方面,许多地方是采取郝振基的。郝振基身材瘦长,勾脸好,身段好。据说杨小楼的猴子戏也是学他的。
我演《安天会》,仅仅演至出天门为止,因为后面的《大战》(通称《开天门》),配角过多(包括:李天王、三吒、杨戬、哮天犬、四天君、二十八宿、关公、关平、周仓、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巨灵神、青龙、白虎、太阳、太阴、天喜、红鸾、丧门、吊客等),以业余演员演出,条件比较困难,而且开打有许多套子(通称《开天门》后为“唱杀天王,打杀猴子”),我也不擅长,所以还是藏拙的好。
《偷桃盗丹》中孙悟空的扮相是勾猴子脸(孙悟空未被老君关进炼丹炉以前,尚未炼成火眼金睛,不应勾金睛。有人演孙悟空,不问时间前后,一律勾金睛,以图好看,是不对的)。服装方面,各人不同。郝振基是出场穿蟒,戴胡子;偷桃盗丹时穿黑快衣,戴大白素毡帽。杨小楼偷桃盜丹时穿制度衣(黄箭衣,胸背各一团花,在昆剧中是孙悟空专用的服装,等他受了佛戒以后就不穿了),戴鞑帽(起初是毡制的,后来改用黄缎子制),背后没有穗子,不用雀顶,改用红绒球,相近于哨子帽加绒球。我在头场用草王盔,翎子,狐尾,穿黄蟒,玉带,彩裤,长统虎皮靴。在桃园中下场换制度衣,乌绒滚边,胸背各一金牡丹团花,戴鞑帽,绒球。
开始是土地吊场。土地戴土地脸子,倒戴员外巾,白吊搭,穿茧绸褶子,加绦子,云头鞋,拐杖,云带。念诗,念白,说明“昨日玉帝新封一位齐天大圣,叫做孙悟空,又命他督理桃园,今日到任,只索在此伺候”后,即下场。这里“叫做孙悟空”五字,是有根据的。很早之前,他向须菩提祖师学道时,祖师就给他取了孙悟空的姓名。但现既有齐天大圣封号,所以本文简称“大圣”。
土地下场后,场面起“急急风”。四小猴:勾脸,快衣快裤,虎皮裙,罗帽,洒鞋或快靴,各执月华旗,引大圣上;一小猴打伞(服装同上),跟在后面。在此以前,大圣打败了天兵天将,玉帝无奈,封他为齐天大圣,因此出场时意气昂扬,威风得很。大圣遮袖上场,到九龙口,场面五记,“金鸡独立”姿式,冲台口,下袖子,拂袖,转身,双抖袖,宕动袖梢,念引子:
仙名永注长生录(友脚踏前,微曲,双手作按书状。三记),不堕轮回(右脚上前)万古传(双袖宕动)。
场面打“滚头子”,接“归位”。大圣双掏翎,翎尖向左边一搭,起右脚,连翎子云手,右转身,上身朝前一俯,跳,放掉翎子,左转身,右手穿袖拂起,左手拎蟒了,上高,坐定。这些身段,都要迅速干净,显示出大圣趾高气扬的情绪。上高后,念诗:“万劫轮回不坏身(两面双摇手,端带),何须铁骨与铜筋(交换搭两臂,顾看。二记),九州十方知名姓(自右至左,双手平抚),四海(大锣一记)仙山俺为尊(左手掏翎,右手折袖,右腿搁在左腿上,靴尖跷超,身子朝下角,面朝上角)。”场面再起“滚头子”,大圣“哈哈”大笑(昂头,双手交拍,但未拍着手掌,而是在腕际交叉而过,同时两脚踏步)。四小猴这时分列桌旁,打伞的小猴站在大圣背后,一向吆喝助威:“呵!”
大圣念白:“想俺老孙(端带)闯来(双折袖平举,左手在前,左脚上前)闯去(双折袖子举,右手在前,右脚上前),闯成一个齐天大圣名号(双手端带,全身牵动)。蒙玉帝洪恩(一般用拱手动作,也可不拱),又封俺为弼马温(按腰),命俺督理桃园(单手平抚)。昨日与五斗星君畅饮,不觉吃得大醉而归(摊双袖)。今日(起立)走马上任(右折袖。大锣一记,跳下。导锣)。呀(右折袖。五记)!前呼(腾步,朝下角,双折袖,高举)后拥(反折袖,跨腿,转身,左脚在前,双袖背手下垂。二记),黄罗盖顶(蹲身,左脚屈在右脚后面,双折袖,高指伞),好不(起立)洒(左抖袖,在左腿边)落(右抖袖,在右腿边)人也(双抖袖,袖梢宕动)!”唱“醉花阴”:
前呼(右折袖,高举,左手端带,身子拎直,踮左脚,架子要大。二记)后拥(左穿袖,左转身,侧向下角,双折袖,手掌朝外,摆动,身子随之前后摇动),威风好(右穿袖,右转身,冲台前,弯腰俯身,起左脚,双手反掌由下向上托超。二记),摆头踏(拉开,起右脚,小圆场。“搭搭”)声名不小(朝外,双拇指并竖,上下动,脚随之而动。四记)。
夹白:“俺老孙今日呵(端带,大锣)!”连唱:
穿一领蟒龙袍(右转身,右手拽袍,左手双指点袍,右肩耸起,踮左脚。二记),戴一顶(双掏翎,转身。五记)金纱帽(翎尖高下比划,交换踮脚),俺可也摆(左手执住右袖,踮左脚,身子偏右,头偏左)摆(执袖子照旧,上前半步,踮右脚,身子偏左,头偏右)摇摇(执袖子照旧,再上前半步,踮左脚,身子摇动,头居中。二记),玉带垂腰(先将袍两侧掖起一把,夹在胁下,然后双手端带,做“不倒翁”身段。二记)身享受(左折袖,朝左膀一看,再右折袖,朝右膀一看)爵禄丰高(双手端带,抬头,昂然之状。三记)。闯将哥们(扬右手)……
夹白:“带马!”众应:“呵!”场面起“滚头子”,将蟒袍下脚掏出角带之外,上马,动作要矫捷,马鞭直朝上指,扬鞭,蹲脚,马步,要直起直落,眉头左右摆动。小圆场,到上角。土地上:“土地迎接大圣。”大圣接唱:
(勒住,踮左脚,右肩高耸,左手折袖)!有谁来踹俺孙爷爷(拍腰)的跟脚(下马,交去马鞭)!
唱毕,进门,坐定。土地上前叩头。大圣念:“起来,起来!俺不在你这磕头上做工夫的(右拳作叩头状),只要你平日小心!”土地应:“是。”大圣问:“我且问你,这园中桃树(双手平抚)共有多少?”土地答:“共有三千六百株。”大圣:“待我查点查点。带路!”起立。土地前引,大圣跟在后面,先到下场门口,问:“这是多少?”土地:“这是一千二百株,九千岁开花,九千岁结果。人若吃了,与天地同春,日月长庚。”大圣听了:“哦(拍膝)!有这等好处(右手竖拇指)!”再到上场门口,问:“这呢?”土地:“这也是一千二百株,六千年开花,六千年结果。人若吃了,陆地成仙。”大圣:“哦哦哦(双手竖拇指)!”归中,朝内,双手搭在土地肩上,踮脚一看,土地不待他问,就说:“这又是一千二百株,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人若吃了,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大圣左手捉住土地右手,问:“与天地同寿(右手朝上一指,再朝下一指,身子随之上下,摊手)?好(拍膝,竖起拇指。土地先蹲身,再起立。这个身段,与京剧《问樵闹府》中范仲禹和樵夫的身段相似)!”大圣放掉土地,搓手,擦眼,呵欠连伸懒腰:“土地!俺身子困倦,要在此间打个盹儿,你在外厢伺候(身子偏左,右手一摊)!”土地应了,向上场门走去。大圣一转身,小圆场,向上场门高叫:“转来!”土地闻唤,急忙回身应:“在!”大圣吩咐:“不唤你,不许进来!”土地应:“是、是、是。”大圣:“走、走、走!”三推手,起脚,送至上场门,土地下场。大圣双折袖,朝里两看,转身“哈哈”一笑:“啊呀妙吓!好个知趣的玉帝老儿(双指点外),晓得俺老孙(拍腰)好吃果子(指口),着俺看守桃园。你看满园大桃小桃,十分茂盛(平抚),俺不免脱了袍服(左右两折袖),吞他一饱(甩出双袖,抬起右腿)!”念毕,急转身,一蹲,右袖朝下一拂,左袖一盖,右袖穿出,上扬,右脚站起,左脚直抬,脚尖朝下,朝内亮住,向上场门冲下。下场后,换装。
紧接着,化身(打伞小猴兼当)上场,两望门,上椅,偷桃,下场。
第三场,四仙女上。服装有两种:一种戴道姑巾,穿道姑衣;另一种梳古装头,穿女帔,裙子。一手持云帚,一手提花篮。同唱“画眉序”:
人世自煎熬,才见童颜便衰老,叹浮云富贵,有甚坚牢(出场就鱼贯走圆场,唱毕分立两行)?
同念:“我们奉金母之命,摘取蟠桃,以供胜会,就此走遭。请!”接唱:
怎如俺学道长生,伴阿母同乘青鸟(仍走圆场,进门)。
再同念:“来此已是。土地哪里?”土地应声而上:“来了!哦,原来是列位仙姑,到此何事?”四仙女说明:“我们奉金母之命摘取仙桃,以供胜会。”土地:“列位仙姑,今年不比往年。”四仙女:“为何?”土地:“玉帝新差一位齐天大圣,督理桃园,须要禀明,方可摘取。”四仙女:“大圣在哪里?”土地朝下场门唤:“吓,大圣,大圣!”四仙女见大圣不到,就说:“既是大圣不在,我们摘取便了。”正要摘取桃子,大圣自下场门冲上,归中,举拳欲打:“呔!谁敢摘取?照打!”四仙女忙说:“我们不是偷桃的,奉王母娘娘之命,来此摘取蟠桃,做胜会哩!”大圣此时,显得机灵警惕,忙说:“土地!她们(顾着两旁仙女)果是王母娘娘所差么?”土地:“果是王母所差。往年都是她们来取桃的。”大圣一想:“既如此,免打(摊手),我且问你,蟠桃会上,请的是哪些位仙长?”四仙女:“会上照旧规,请的是西天如来佛,南海观世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极玄天,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各位仙长。”大圣一边听她们讲,一边屈指计算,等她们说完,忙问:“住了!可请俺老孙?”四仙女:“这倒不曾提起。”大圣一想:“唔!土地,你引她们且去摘桃(摆手)。”说完,身子朝内。四仙女同唱:
今朝摆设瑤池宴,提筐来摘取仙桃(随土地下场)。
大圣起初所以拦阻四仙女摘桃,是为了桃子早被自己吃完,恐怕露出破绽;现在听到蟠桃大会并不请他,便存心前去闯宴,也就让她们前去摘桃,反倒可以把她们稳住一时。等四仙女下场以后,他面朝内,纵身一跳,双脚离地,双手拍双脚跟,转身,拉开,高叫:“可恼吓可恼!想俺老孙,也是上界一洞神仙(拍腰),蟠桃会上,就没有俺(摊手)!也罢(掏手,右拳击左掌,同时跺脚)!待俺闯入瑤池,打听便了(双手朝左侧一甩)!正是:轻身(交互搭臂)闯入瑤池宴(双指指外),顷刻蓬莱(“金刚扫地”)会众仙(右手双指左右指,右脚随之相反方向点出,“仙”字上双指指出。转身,拉开,下场)。”从这节戏着来,王母设宴,不请大圣,原没有重视他,因此大圣发恼,急忙闯入瑤池去。在表演时,就应当把他反抗的性格表演出来才对。
第四场,二仙童上。服装:戴孩儿发,穿裙子,绦子,彩裤,鞋子;手捧酒具仙果。上场后,同至台前分立,念:“看桃花,守桃花,看守桃花度岁华,仙苑谁如咱?今值蟠桃胜会,奉金母之命,看守瑤池,不免将仙酒仙肴摆设起来。”念毕,场面吹“小拜门”,二仙童摆设筵席。正中靠里横放一桌,桌上安放酒壶酒杯及仙果。摆毕,分坐桌前左右。场面打“水尺”(用小锣与小钹),大圣上,冲至下角,起脚,退至上场门,拉开,念:“呀!”唱“喜迁莺”:
望瑶池(双手架在额际,遮阳状)祥云笼罩(双指指出,三踢腿,至上场角),见苍松(双手遮阳)翠柏(两边腿,至台中)荫交(云手,转身,至上角骑马势,亮住)。
朝内一着,念:“来此已是瑤池,只是那把门的,怎肯放俺进去(摊手)?这便怎么处(双手由右甩向左,一手搔头,一手搔腿,右小腿在左小腿肚后擦痒,左右两次)?吖哈有了(蹲身,头朝左右摆动,双睛转动,双肘紧靠身旁,双臂向前平伸,双手在腕间下垂;突然双手甩一小圆圈,腕际用力)!待俺拔下毫毛(右手在颈侧拔毛,吐一口沫,放在左手内,握拳),变些瞌睡虫儿,乱洒将去,叫他撞着就睡(左手将毛置右掌上,纳入口中,乱嚼,动腮,眨眼。嚼毕,踮起左脚,双掌朝上,手掌两侧肌肉微朝掌心卷,左前右后,平伸,联在一起,用口在右腕际吹毛进去)。”二仙童撞着瞌睡虫,同打呵欠,念道:“一时身子困倦,不免打睡片时。”同下。桌前两把椅子,旧例由检场移去,现在不用检场,可下中幕移去。
大圣见二仙童下场,一洒头,念:“他们去了,待俺进去(腾步,转身)!呀(双手遮额了望),进得瑤池,好一派景象也(双肘靠身,双手掠眉,双脚左右撇出,边撇边退步)!”唱:
摆列着(到上角,双手指桌子)佳肴(走至桌前,双手按桌子右前角,右脚跷在背后,凝视桌上),尽都是山珍海错(双手按桌子前沿,反复转身,由桌右转至桌左),您看那雪藕交梨并火枣(走至下角,侧身向内指桌子)。
唱毕,接下来有一大段动作,完全描摹大圣偷吃仙果的神态。先进桌子,进桌的动作,靠桌边跃上,身子在桌上滚进里面。再双手撑住桌沿一看,坐下,突又浮起身子(此后都是站着),两面觑着,怕有人来。身子偏右,眼睛望着外面,右手偷偷伸出,抓住仙果,立即身子朝右一偏,右手缩至后面,左手急急遮住,再向两面觑看。见无人到来,将仙果放在左手内端相一下,然后右手在右耳边一扬(也是招呼场面小锣打“呔……”),左手托仙果,右手随着小锣声在仙果上抓动(这抓动的动作,有人说是抓去桃子皮上的细毛,有人说是抓去别种果子的皮。但这时众仙女尚在桃园采桃未回,那么此处怎有桃子?上面唱词中,也仅说“雪藕、交梨、火枣”;这里决非桃子,可以无疑。如果说是其他果品,则猴子吃果子,也不用去皮。照我的理解,还是作为其他果品,孙大圣吃果子,也许要讲究点,去皮未尝不可)。去皮毕,双手捧住,用口凑上吃果,眨眼,动腮。吃完,将果核丢在椅后。双手按桌,身子偏左,头微昂,偏向右看,渐渐转身朝右,左手偷抓仙果,右手遮住,去皮,吞吃如前。吃毕,再一看桌上,还有许多仙果,于是双手满桌乱抓,急取急吃,不时用手搔颈。吃过几枚,双手按桌,将头一洒,眨眼,牵嘴,表示吃得畅快非常。略一停顿,即念:“想俺老孙(拍胸),何幸得到此地来吓(双肘靠身,双手洒圆圈,在腕际用力,臂部不动)!”接唱:
俺可也(拍腰)缘不小(摇双手,肘仍靠身),且饱餐(看桌子)赤麟蹄龙肝凤脑(双手虚抓。“凤脑”一作“鼇鲊”)。有酒在此(右脚踏在椅上,双手按桌子左里角,一着)!饮琼浆玉液香醪,饮琼浆玉液香醪(取酒壶、酒杯,斟酒,饮两三次)。
唱毕,放下酒壶、酒杯,左手按桌,右手按椅背,双足并起,从椅面跃过,到椅子右侧。再按桌子右内侧,抓仙果吃。跳上椅子,蹲身,再抓,再吃。吃完,看桌上,念:“嘿!这些好东西(虚抚),一时哪里吃得了(拍肚。身子朝左侧,昂头,咧嘴,摸头一想,突然跳下)?吖哈有了(拍桌一下)!不免带些回去(双手乱掳),与俺子孙们见识见识(双手左右摆),也显得俺天上来一遭。只是没有东西装它(两旁顾看),怎么处?有了!待俺拔下毫毛(在颈侧拔毛),变个口袋儿,装他娘的一走。变(吹一口气)!”这时由检场配合,将口袋掷在桌前。
接着,大圣跳出桌子,在小锣中,横着身子,轻步走至桌前。身子偏左,跪左脚,右脚在前,右肘靠身,右臂平放胸前,手下垂,左手在右胁下偷偷伸出,急遽抓袋,立即朝左旋身,将袋拖进,掖在左胁下。起立,右脚横步,跨过左脚,连续几步,再进桌子。仍偷偷取果纳入袋中,置桌上。立在桌子左里角,右脚踏椅上,取过酒壶,在耳畔摇动,觉得犹有余沥,即昂首凑着壶口吸酒;再摇壶,发觉已是空壶,放下。拿起口袋,跳到桌前,甩袋上肩,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执住口袋两端,斜背在肩上,一跃出门,念:“够了,够了!待俺溜了吧!”边念边点头,同时横跨右脚,至下角,上身浮起,向前一冲,转身,下场。
第五场,四仙女同土地上。四仙女同唱“画眉序”,发觉仙桃没有了,追问土地,土地说“怕是大圣偷吃的”。四仙女只得去禀报金母,唱下。
第六场,大圣内念:“好酒!”斜背口袋,在“抽头”中醉步上,至九龙口,呕吐,双手交换掠口沫,唱“出队子”:
不觉的醺醺潦倒(懒腰。“潦倒”不如改“醉倒”较妥),眼昏花(掠眉),步乱交(腾步至台中),今日个逍遙自在任游遨(将袋卸下肩,双手前后托住,起脚,圆场),哪里管旁人语话嘲(到上场角,甩袋上肩,抬头一看)。
念:“兜率天宮。呀(退半步)!俺要回花果山,怎么错走到三十三天太上老君之处来了(右手侧点),也罢!俺一向要探访此老,不曾来得(摊手),今日信步来到此处。”接唱:
学一个把柴门待月敲(进门,转身,醉步下)。
第七场,太上老君座下仙童上。服装与第四场的仙童相同,仅改为手持云帚。一般这两场的仙童是兼充的。边走边唱“三段子”,说明老君与燃灯古佛在楼上弈棋,奉命烹茶伺候,唱完下场。
第八场,下场门口斜放一桌,旁立竹竿,上系葫芦。大圣仍在“抽头”中醉步上,冲至下角,唱“刮地风“:
嗳呀(退一步,耸动眉上口袋)!万缕祥云不见绕(双掠眉),为甚么静悄悄没点光摇(圆场,归中,摊手)?
朝两边喊:“老头儿,老头儿!呀!老头儿不见(至台口,再朝内一望)。你看,丹炉内连火都没有了(一指)。哦!是了!”接唱:
莫不是众仙家飞驭齐来到(圆场),赴瑶池把他相邀(到下场门口,一看桌子)?呀!那壁厢隐隐祥光绕(冲到上角,回身指桌)。俺可也向前去试看分晓(腾步至桌前,搭桌,跳上,抢背下,口袋丢在上角),却原来紫金荷玉烛烧(指桌子),碧云觞酒泛葡萄(“老头入被窝”,上桌子,翻身坐起,盘膝而坐)。
接念:“咦!这里放着五个葫芦(摘下葫芦,左右两望)。莫非有金丹在内,待俺倾出来着(拔去塞子,一嗅)。妙吓!都是炼就的金丹,我正要想吃,莫管他,做老孙不着,都吃它在肚里(将丹倾倒在掌心,纳入口中咀嚼;葫芦换手,再倒再吃)。俺想世人呵!”接唱:
得一粒金丹成大道(左手握葫芦,右手一指从内指外),俺老孙呵(拍腰)!只当他炒豆儿嚼一饱(仰臥桌上,葫芦凑在嘴上,双足高举乱蹬),当豆儿嚼一饱(坐起,拍葫芦底,拍出一粒丹滚至上角,放下葫芦,跳下,拾起,一看,塞在右耳中,拎起上角的口袋,甩上肩)。
念:“吃得爽快!”一想:“话便这样说,这场祸闯的不小,不免溜了吧!”出门,右脚跨过左脚的左边,斜步下场。
第九场,老旦扮金母上。服装是:凤冠,黄女蟒,角带,绿裙,云头鞋,手持云帚。唱“耍鲍老”,归中。接着二仙童上,启报:“瑤池会上仙果仙肴,尽被大圣偷吃了。”四仙女上,启报:“园中仙桃,被猴头偷吃了。”金母吩咐退下,众下场。金母闻报,决定报告玉帝,唱下。
第十场,大圣仍在“抽头”中,醉步上。这场“抽头”,尺寸要较快,才能烘托出大圣匆遽而又兴奋的情绪。大圣到台中,唱“四门子”:
堪笑那众仙家把瑤池到(云手,转身到上角,起右脚,踢左脚,三步,到下角),赴蟠桃兴越豪(转身,归中)。老孙呵(拍腰)!有叨在先(卸下口袋,朝上角托袋一顿),装来满包(朝下角,托袋一顿),却便似卷残云只一扫(斜抬右腿,右手握住口袋一端,洒一圆圈),俺可也心满意足(一掇口袋,甩上肩),你那里(朝下角一指)越觉烦恼(双手反托天)。呀(左右两看)!扫兴的会场散了(转身,往上角一冲,蹲身,矮步下)。
第十一场,外扮太上老君上。服装是:戴白三,莲花冠,白蓬头,罡衣(或鹤),罡鞋,手持云帚。他被大圣恼坏了,所以上场就高叫:“不好了!”唱“滴滴金”,归中。紧接的是金母接唱而上。二人相遇,交焕了情况,便同去奏闻玉帝,同唱,下。
最后一场,下场门设布城,作为天门。大圣仍在“抽头”中上,冲下角,云手,转身,到上角。唱“古水仙子”:
非、非、非(直向上角,三步,大锣一记,亮住),非是俺行浅薄(摊手);辜、辜、辜,辜负了玉帝恩来负却(归中,拱手);也、也、也(转身,到上角),也只为食饕口无餍饱(指口,拍腰);做、做、做(右手平抚,三顿),做的来有头没脑(起左脚,圆场,小腾步,朝下场门)。
回到上角,踮左脚,双指朝门一指,念:“来此已是天门,待俺闯过去!”一个腾步,右手推门。付扮赵玄坛从下场门上。扮相服装:勾黑脸,大黑满,金踏镫,黑软靠,彩裤,靴,手持钢鞭,走出布城。大喝:“呔!何人擅闯天门?”大圣上前一拱手:“吓,老孙在此。”赵认得是孙大圣,问他从哪里来,大圣托词:“赴蟠桃会而来。”赵见他身背口袋,问他:“背的什么东西?”大圣退后一步,右手一遮,身子朝右偏侧,斜蹲着说,蟠桃会上分例,吃不完,将仙果仙肴带些回去与子孙们见识见识(卸下口袋,平托)。接唱:
感、感、感(甩袋上肩),感天恩浩荡实难报(冲上角,反手高拱);愧、愧、愧(退一步,踮左脚,微蹲身,掠面),愧未酬海阔天高(双手由下翻上,高托)。
大圣这套话,原是为求过关而临时凑编的,不想赵玄坛听了,羡慕他的“造化”不小,要他取出来见识见识。大圣一看坏了:“嗳(卸袋下肩,夹在右胁下,左手遮住,退后两步,上身前俯,头部偏倒)!这些东西(右手朝下反指袋),你们(上前两步,指赵)都是见过的(甩袋上肩)。”接唱:
俺、俺、俺(拍腰),俺不过高攀酒几瓢(踏步上前,踮左脚,左手持杯状);再、再、再(小腾步到上角,蹲下),再把那金丹略略嚼(在右耳中取出方才纳入的一粒金丹,投口中咀嚼)。暂别你了(起立,拱手)!请、请、请(三边腿,拱手,抬场),请和您分手暂相抛(卸下口袋,耍一个大刀花,左转身,在“拗”字上甩袋上肩,勾右腿,侧拱手,脸偏朝外,冲出天门,下)。
大圣下场后,场上即搬去布城。赵玄坛正与大圣拱手道别,忽听幕内大喝:“哪里走!”不禁一怔,原来是巨灵神追了上来。巨灵神是净角应行,扮相服装:勾碎脸,藏大额子,翎子,狐尾,黑扎,耳毛,蓝靠,扎判,彩裤,靴;双手执八角大锤。他见了赵玄坛,问悉大圣已经赚出天门,无法追赶,只得去回复玉帝,唱“尾声”毕,二人同下。现在一般不连演《大战》的,就不上巨灵神,不唱“尾声”,似乎有头无尾了。
这出戏,节奏很紧,身段繁重,刻划大圣性格亦还生动,只是场子太多,特别是过场戏多。当然,在调节演员体力上,过场戏是有作用的,但人物进出频繁,观众不免嫌烦,将来还可压缩得紧凑些。此外,第十二场的“古水仙子”中的有些词句,象“辜负了玉帝恩来负却”,“也只为贪饕口无餍饱”,“做的来有头没脑”,都与人物性格不很符合,“辜负”“负却”重复,文法也不通顺,还需要加以修改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