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研究-->文章
剧本分析方法解说与示范(一)

谭元杰

  对于剧本分析方法,我们不拟只做方法的讲述。为了与实际应用更紧密地联系,本教材特以潮剧《袁崇焕》剧本为例,将该剧的剧本分析制成一份范文,以供参考。

  在范文中,既有方法解说,又有具体的写作示范。解说与范文上下衔接,按“分析阶段”递次展开,分析步骤自然也就含在其中了。

  剧本分析属于一个学习单元。要求通过学习,进行一次剧本分析的训练。在写作上,可以范文做参考,要求分段规范,内容全面,行文准确简洁。

  《袁崇焕》剧本分析方法解说(含范文)

  首先,应先写出一段概述,内容含以下六个方面:剧种、剧名、体裁、题材、风格和作者情况。用说明式方法行文。

  体裁:也称“样式”,文艺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指文艺作品的具体类别。剧本体裁,可按作品体裁的长短大小分为多幕剧,独幕剧。也有按表现形式的异同而划分的,如诗剧剧本、话剧剧本、戏曲剧本等。在戏曲剧本中,还可以按内容来细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为历史剧、神话剧、现代剧等。体裁是人类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实践的产物,伴随着戏剧发展,它将不断丰富和发展,例如近年来的一些戏曲:上海的神话剧《盘丝洞》被称为“轻京剧”,江西的神话剧《盗草》被称为“抒情舞剧”,四川的《潘金莲》被称为“荒诞川剧”等等。另一种方法是按照现今实行的“戏曲三并举发展方针”来划分,分为新排传统剧、新编历史剧、现代剧——这样一种对戏曲剧本体裁的划分,是目前最常见的。总的说,戏曲剧本的体裁(类别)是比较容易认定的,属于“外在”的方面。

  题材:文艺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体现主题思想的一定社会、历史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是对这些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的高度浓缩后成为观念形态的东西。与体裁相比较,题材属于“内在”的方面,不能一眼看出,是需要经过体味才能认定的。题材还有广义的解释,就内容而言,分工业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爱情题材、儿童题材、侦破题材等。以时代划分,有现代题材、历史题材、神话题材。在通常情况下,多把时代与内容相联系做进一步细分,比如“古代爱情题材”、“古代政治题材”等。有时还可以再划分得更具体一些,以“古代政治题材”为例,还可分为“古代忠奸斗争题材”等等。

  风格: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称为风格。作品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曾被概括为“阳刚”与“阴柔”等两大类。“阳刚”属于壮美的范畴,如雄浑、劲健、粗犷、豪放等;“阴柔”属于优美的范畴,如含蓄、绮丽、隽永、飘逸等。戏剧剧本的艺术风格具有特定的分类法,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即正剧)等三大类。对风格的认定,主要根据剧本所展示的(主人公)人物感情性质。对风格的表述,应把内容及主观感受带进去。

  范文

  [剧种][剧名][体裁][题材][艺术风格][作者情况]

  广东潮剧《袁崇焕》系新编历史剧。古代政治斗争题材(忠奸斗争)。

  这是一出具有强烈色彩的歌颂英雄人物的悲剧。作者陈英飞、杨秀雁。分别为广东省专业、业余剧作家。

  A.历史背景

  考究剧情发生的历史背景,对新编历史剧是重要的,目的是加强对剧情的正确理解,明确把握时代。既称历史背景,行文时不涉及剧情,且应简明扼要。

  范文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各地义军风起;同时,汉满之间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处于激烈动荡之中。东北地区建州女真部族首领努尔哈赤以武力统一东北女真各部之后,于1616年建立后金国。1618年,后金大举进攻辽东明军,夺取了辽河以东大片土地。将国都由赫图阿拉迁到沈阳。嗣后,后金大兵继续南侵,渡辽河、陷广宁、克锦州、因宁远、逼近山海关,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

  B.主题、副主题、主题思想、现实演出意义

  剧本的主题、副主题和主题思想是概念性理论。它们是剧本描绘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是剧作家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和对形象塑造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剧作家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在一部剧作中,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即“多主题”。通常情况下具有主题和副主题。主题、副主题与主题思想是有一定区别的。设计者准确地把握主题、副主题及主题思想,才可产生人物服装设计的总纲,用以指导形象思维。设计者艺术灵感的触发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但在一般情况下,主题、副主题和主题思想可以诱发人的艺术联想,产生具有形象性的某种艺术形象,或构成设计意向。故此,确定主题、副主题和主题思想是至关重要的。

  主题:是剧作者对剧本内容所提出的问题,或称对生活提出的主要问题。用高度概括和凝练的文字加以表述。例如对《红楼梦》主题,可极其简洁准确地称作“反封建”。

  副主题:相对独立的次要主题。它是为更好地辅助或衬托主题而存在。

  主题思想:是剧作者对剧本内容(或称对生活)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剧作者通过剧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所持的态度、主张、意向或看法。一般需用“论述式”文字较为精炼地写出。通常采用“三段式”,即通过什么——歌颂了什么——揭露或抨击了什么。

  现实演出意义:即“现代演出(某剧)的时代意义”。确定剧本的时代意义是很重要的,它将激发设计者社会责任感,以始终保持创作冲动与激情。

来源:戏曲服装设计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