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布局及其象征
1.纹样形状及象征
①透合纹样 戏曲服装纹样的组织,以适合纹样为主。在适合纹样中,主要有圆形、方形、长形以及综合型等四种。
圆形纹样:圆形,在我国古代具有“无限”的哲学涵义。所谓“天圆地方”,即是把圆与天联系,表示无限宏大。中国古代服饰中皇帝的常服,即把龙纹组织为圆形,具有皇帝主宰天下的政治涵义。圆形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线条形式美,柔和流畅,绵长回环,因而,圆形纹样具有丰满、端庄的特色,并被转义为美满、吉祥,受到民间的广泛喜爱,成为民间吉祥纹样最普遍的纹样组织形式。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传统因素,戏曲服装推崇圆形纹样并大量应用于主要戏衣。主要有团龙(用于蟒、皇帔、龙箭衣、龙马褂儿等)、团凤(用于女蟒、女皇帔等)、团狮(用于开氅)、团花(广及各式帔、褶)等等。特别要指出的是,特定情况下的圆形纹样,在对比中产生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蟒袍上的团龙,相对于自由纹样的行龙来说,是性格的象征,象征性格文静、气质庄重。
方形纹样:比较少,主要用于官衣的方补子。
长形纹样:即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横、竖的长形部件(摆叉子、飘带等)以及缘饰(领口、袖口、开衩、下摆),是纯装饰美化的纹样。
综合型纹样:以靠为典型。靠的内造型极为复杂,由多种不同形状的部件所组成。不同形状部件表示不同形状的铠甲,有圆、梯、长方、三角等多种几何形,所以形成了综合型的适合纹样。“虎头肩”圆形,“胸甲”正梯形,“裳甲”长方形,“吊鱼”倒三角形。
②自由纹样 戏曲服装纹样的另一种形式。由于自由纹样的存在,构成了对适合纹样中圆形纹样的对比与衬托,并显示出纹样的多样美。戏曲服装自由纹样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主要有行龙纹、飞凤纹、双狮纹、麒麟纹等,而更多的则是枝子花纹。上述自由纹样,在服装上突出、醒目,居于主纹样地位,给人印象深刻,因而,其标示性和象征性更加直观(一目了然),相对于适合纹样中的圆形纹样来说,它具有强烈、鲜明的平民化色彩。以花喻人,是民族艺术的传统,戏曲服装承袭了这种寓意、象征手法,夸张强调枝子花对于表现人物身份、年龄、性格、品格、气质、外形外貌等综合特征的重要作用,因而,造成了人物外部形象的鲜明、生动、传神。例如,文小生花褶常用自由纹样中的枝子花(主要为梅、兰、竹、菊等四君子纹),既与书生秀才的平民身份、年龄、英俊面容相称,又鲜明体现了性格的文静、品格的高洁、气质的风流潇洒,标示性和象征性十分鲜明。又例如,蟒袍上的自由纹样——行龙,龙身舒展自由,对比团龙来说,动感强烈,显得气势大,所以一般用于性格粗犷豪爽、气质威武的人物,属于性格象征。
2.纹样布局及象征
纹样的布局,既是形式,又是手段。戏曲服装高度重视纹样布局,运用布局手段,造成人物形象的对比,重在人物身份尊卑的区别、性格及其与之联系的行当的区别。一条基本规律是:凡身份愈高,纹样愈繁密。
①“满”花布局——以蟒为典型(还包括靠、宫衣、花抱衣、花侉衣、女打衣裤、丑生花褶等)。蟒袍上,以龙为主纹样,以蟒水为辅纹样,以八吉祥(或八宝)和云纹为辅衬纹样,等于满铺纹样。蟒的“满”花布局,是权力的象征,标示了帝王将相的高贵身份。
②“点”花布局——有一点和多点两类。一点的仅有官衣补子等少数,多点的为主。“点”花主要指圆形纹样中的团龙、团凤、团狮和大小团花。以帔为典型,有十团龙或十团凤、十团花,呈对称布局形式。因纹样较密,亦有一定的权力象征,更主要是气质象征,象征人物气质大方庄重。
③“角”花布局——以文小生花褶为典型。即在下身的一角,饰以枝子花,与花托领取得上与下、左与右的均衡。因纹样单纯、自然,是平民身份的标示;而具体纹样对性格、品格、气质的外化,则表现得相当突出。
④“边”花布局——仅作为缘饰,起装饰美化作用。
⑤“散”花布局——除“满”、“点”、“角”、“边”四种布局形式之外的自由布局形式,称“散”花布局。有多寡、大小之分,但布局自由,更显自然、生动。如花脸的花,多饰以自由的大流云,是性格象征,象征人物性格粗犷豪爽,气质豪迈威武。
纹样布局的另一条规律是:与演员行当相对应。以男花褶表现得最典型:文小生用“角”花,武小生用“边”花,武生用“点”花,武花脸用“散”花,文丑和武丑用“满”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