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发展的历史的轨迹证明了它在戏剧中的作用以及地位。毫无疑问,舞蹈是现当代戏剧创作的手法之一,是一种新的表达语言。在经过对西方现代舞和现代戏剧的关系的初步探索,可以归纳出西方现代舞和现代戏剧在艺术特征上的几个相似之处。
一、反传统、对抗和创新的精神。
二、反对古典传统艺术模式的,试图打破任何形式以求对抗传统的创作、表演模式。
三、在溯源基础了回探古代原始艺术,借鉴东方民族性舞蹈,具有神秘仪式的宗教精神。
现代舞和现代戏剧在后期发展都注重舞台形式和演出形式的突破。它们寻求自身领域里的极限,导致戏剧和舞蹈的界定模糊了。可视、可听的舞台意象是现代戏剧和现代舞舞蹈剧场都注重的演剧形式,它提倡开发舞台空间的各种可能性,集合了形体、动作、声音、灯光、装置、舞蹈、音乐、美术、影像等更多元素,这些元素既互相联系而又相互对立。这种演剧形式特征的相似,使舞蹈和戏剧演变成一场模糊定义的舞台演出。舞蹈剧场试图把一个问题投掷给演员,让演员以各种方式包括语言或肢体的方式来表达。语言和日常生活动作的介入舞蹈就与传统脱离、背道而驰了,它使舞蹈更像戏剧。舞蹈剧场是一场舞蹈和戏剧的演出,广义的说它也是一场戏剧剧场演出,这种剧场演出是结合了舞蹈戏剧音乐等多方面元素。查理瓦格纳(Richard Wagner)在《未来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真正的戏剧被看作来自于所有(参与)艺术的共同努力,其目标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吸引一群共同的观众。”他认为“‘未来戏剧’的理想是古希腊载歌载舞的mousike的再生。在这种戏剧中,演员的表演是诗音乐舞蹈的融合”。瓦格纳提倡仪式的戏剧,如同古代仪式中表演者和观众的融合在一起,是集体性的活动。观众实际的参与演出的体验要比只是观赏和观察演出要深刻真切的多。自古希腊戏剧将歌队退出了舞台,认为歌队的消失使出现了“二分法”的剧场。即行动者和观看者被分隔出来(演员和观众)。演出不再是一体,被分为演出区和观演区。人类学家凯洛(R. Caillois)认为戏剧应该回归到酒神的仪式,将被分隔出的演员与观众的区隔重新回到二分之前。这种回归也就表明了现代戏剧形式应该将诗、音乐、舞蹈还原本位。因此,未来的戏剧和舞蹈都是一场剧场表演演出。
现代戏剧更多强调演剧的感性直接性和形体演技或舞台综合,这使戏剧家们投入到演员的表演和整体的表演。从而形成了两种演剧形式的道路,一种是排除与演员无关的东西,而着重以演员的形体动作语言及非语言的声音等去表情达意;另一种是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语言、声音与音乐、舞蹈、影像、装置等的拼贴整合去表达某种观念。只有演员的表演,就必然提高了对演员多元化的表演要求,通过以身体语言所构成审美上的视觉意象。戏剧家林兆华认为“现代舞是肢体生命力迸发的艺术,它可以宣泄人们的情感,也可以表达舞者的内心思想”。如果说戏剧是一场仪式,戏剧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戏剧是一种表达生命的活力,那么现代舞正符合了它的要求。作为新世纪的主流舞蹈——现代舞,较适用于现当代戏剧的创作手法。美国籍奥地利舞蹈批评家瓦尔特索雷尔曾指出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而玛丽·魏格曼和鲁道夫·拉班的现代舞却在德国崛起,美国现代舞稳坐了美国艺术市场。因此,他认为舞蹈是在各门类艺术之中最不会受到经济萧条而影响到观众对舞蹈观看兴趣的艺术。由此来看,现代舞的融入可以帮助到戏剧演剧提升较高的观赏性。在实践过程中,我都是以现代舞的舞种和技法配合合作的戏剧作品。我发现大多数戏剧导演还是把舞蹈设置在装饰性和娱乐作用的舞台手段,极少有导演能够意识到把舞蹈作为戏剧的新的语言手段,重视于肢体动作的研究和挖掘肢体可暗示或隐喻的多种可能性。
曾经有两位导演试图探索舞蹈动作的语汇,第一个导演她要求把文本中其中一幕戏通过舞蹈编排来展示,之后又把舞蹈的形式结构(例如,音乐、队型、节奏)删除到只剩舞蹈动作,并把戏中的台词添加进去,演员们边说着台词边做出与台词没有关系的舞蹈动作。舞台呈现出一种不和谐和极为抽象的表现效果,这种效果使观众对舞台发生的一切非常茫然,摸索不出肢体与内容之间的隐喻并在审美上产生了质疑;另一位导演她用明确的、单一的构想情感传达给舞编,通过舞编的想象和即兴出一段与命题有关的舞蹈语汇,并从中挑选具有象征寓意的形体动作结合在一段情节当中。这一结合得到了观众的反响,观众在聆听演员讲述情节时前或聆听后,他们看到了有关内容的象征的舞蹈动作,使观众体会到聆听和观看不同时差产生的视觉和自我想象的二重感受和对比。这种现象说明了,导演在运用舞蹈的表现形式作为舞台手段,首先必须有一定的审美鉴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预想舞台的呈现,能有效地挑选出需要的舞蹈元素并与自身的构想融合一体,这样的肢体探索才能有与观众共鸣的可能性。反之,导演将舞蹈部分和戏剧部分或是其他部分完全切割,没有预想过每个表演部分的表现原因和阐释,这种破碎的演出形式让观众更难以接受到所传达的信息和联想。
舞蹈是视觉的感官享受,舞蹈一般都结合着音乐而起舞,于是,有了双重的艺术感官享受。戏剧家们认为添加了这种元素能让观众更容易并接受走入剧场。商业化市场迫使艺术作品仅仅停留在为娱乐性服务的层面上,那未来的艺术演出也许只能在满足娱乐性的前提下才能缓慢地实行所谓的艺术探索。所以,将观众拉入剧场是现在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都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