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脸谱的形成深受中国古代图案的影响,但戏曲脸谱的图案却有自己的法则。对于戏曲脸谱的图案与色彩,齐如山先生认为是“纯由粉墨化装变化而来,渐进渐繁,以至今式”。它保留了基本的原始胎型,以简单的谱式为基础,用多种色彩花纹加以装饰点缀,形成现在繁复的戏曲脸谱图案。
一、脸谱具有图案化的特色
戏曲中的武将角色多用“三块瓦”和“十字门”等近平整齐规矩的图案花纹。戏曲中的绿林好汉、盗贼角色多用花脸、碎花、歪脸等细碎陆离的图案花纹。戏曲中的神妖角色多采用离奇怪诞、灿烂庄严的花纹及用金、银特殊色彩,一般以碎花金、银脸图案为多。占时的武将多用面具而绿林好汉和盗贼又多用涂面。神妖脸谱图案多来自傩戏及佛家造像。
但是,在戏剧中很多脸谱是不易划清的,原因是前辈演员随戏曲剧目和各剧种之间的交流,脸谱难免相互混参,但又逐步创新发展,使脸谱图案花纹丰富多变。脸谱图案有单色图案、二色图案、整齐图案、不整齐图案、意象图案和写生图案。
初期脸谱色彩单纯,构图简朴,只是根据剧中人物的肤色和面形用花纹作适当的夸张。后来注意对人物性格和品质的评价,于图案中寓褒贬、别善恶、见气质,于色彩中寄托爱憎。后期愈趋愈细,连年龄身份亦勾画精确,并竞尚新奇精美,更富于装饰性。
二、各种局部图案的巧妙运用
针对脸谱的眉眼、鼻窝、嘴岔等部位,采用有富有表现力的单独图案去刻画。例如,眼睛部位图案有如下几种:
“豹眼”(分长条形和圆形两种,并配合各式图案),适用于一般武将;“老豹眼”(眼尾向上转向下吊)多用于忠耿刚直而老迈的将帅;“环眼”(与豹眼略同)用于骁勇武将或侠义英雄等脸谱;“鹰眼”(眼圆而尾尖,形如鹰隼之目)、“凤眼”(较鹰眼细长)、“鱼尾眼”(眼圆尾细如鱼尾状)多用于智勇双全的将帅或见义勇为的侠上脸谱;“蝴蝶眼”专用于勾“蝴蝶脸”的武将;“三角眼”用于阴险狠毒的反面角色;“鸡眼”专用于尖嘴花脸(如雷震子、李元霸、孔宣等);“慧眼”俗称“三只眼”(额间有一眼竖立),专用于神话剧中的灵官、雷公、天神等,如护法韦驮、杨戬、闻仲、雷震子等。
用来表示眉、眼、鼻等五官的图案,还有刻画戏中角色的作用。例如,鲁智深的“孔雀眉”、焦赞的“兰叶眉”、司马师和屠岸贾的“虎尾盾”、关公的“卧蚕眉”、关胜的“宝刀眉”、项羽的“寿字眉”、焦赞的“笑眼瓦”、姚期的“老眼瓦”、曹操的“疑目”、张飞的“笑脸鼻窝”、高登的“凶脸尖鼻窝”等。
此外,还有一些表示脸部肌肉纹理的图案,也常用来刻画戏曲角色的性格特征。像“单流云”、“双流云”、“单云头”、“双云头”、“单火焰”、“双火焰”、“正火焰”、“斜火焰”、“正蝠儿”、“反蝠儿”、“卧蝠儿”、“斜蝠儿”、“梭形眉纂”、“胆形眉纂”、“日形眉纂”、“蝠形眉纂”等。
我国其他地方剧种也很重视眉眼图案的塑造。如川剧脸谱就将眉部图案中的“龙纹一宇眉”(又名寿字眉)、“龙眉”、“凤翅眉”、“凤尾眉”,多用于精明强干的王侯;“蚕眉”、“老蚕眉”、“虎尾眉”、“泰山眉”、“一字眉”(又名剑眉)、“柳叶眉”,多用于足智多谋的武将或元帅脸谱;“竹节眉”多用于老将,如《假投降》中的姜维;“豹眉”多用于青年武将;“虎须眉”、“蝴蝶眉”、“蝙蝠眉”(又名蝠翅眉)、“虎纹眉”(像虎皮的花纹)、“云纹眉”,多用于老年武将、骁勇善战的将军、草莽英雄及侠客义士的脸谱;“牛角眉”用于性情倔强的武将;“狮尾眉”用于爽直好义的角色;“火焰眉”用于猛勇暴躁、秉性刚烈的武将或天兵天将;“回旋眉”(又名“回纹眉”)多用于武勇之士;“牛尾眉”(又名“老角眉”)、“扫帚眉”、“吊客眉”、“八字眉”,多用于奸险之徒。
三、脸谱的程式化与标识性
程式化是中国戏曲脸谱的基础。程式化不仅表现在脸谱的色彩上,也表现在构图和图案花纹上。色彩与图案是以实为本,以虚为表,实仗虚行的。它体现了戏曲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一基本美学原理。戏曲舞台上没有一个角色的脸谱与真实生活中人的面貌相同。戏曲舞台上把人的面貌脸谱化了、图案化了,色彩、图案花纹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在本质,是以“虚”来表现“实”的。
脸谱图案不仅塑造了角色的形象,还可以表现戏中人物的内心活动。
戏曲脸谱是用色彩、图案构造出来的。在创作脸谱时要赋予它一定的含义,要求“人可以貌相”、“知人知面就知心”,这就是戏曲脸谱图案的标识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化化装。
对戏曲脸谱的性格化和标识性的特征,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把张飞的笑脸和项羽的哭脸图案当作死板的公式到处套用,应从刻画性格来构思图案花纹。子都是一个面貌很美、内心恶毒的角色,脸谱在表现了他面容美的同时,也把他内心恶毒用象征性的图案画在脸谱上。又如无盐是一个面容丑陋而内心很美的角色,无盐脸谱采用红绿荷花叶或红白八宝作为主体花纹,同时也着力装饰美化,使无盐的脸谱既区别于一般面貌秀丽的妇女的俊扮,又能象征性地表现出无盐的高尚品德和博学多才。
四、程式化的脸谱也有丰富多彩的艺术个性
由于艺术家对剧中角色的理解和艺术处理手法的不同,脸谱也各有特色。如郝寿臣所勾的戏曲脸谱,不同于刘奎官所勾的戏曲脸谱,在艺术上各有特点。各地方剧种的脸谱艺术又各有地域特色。
由于艺术家对于剧中角色的理解和艺术构思的不同,画在脸上的图案花纹、颜色规格也就各有不同。例如张飞的“蝴蝶脸”、孟良的“葫芦脸”、项羽的“钢叉脸”,同属于“十字门脸”的类型;花判的“五蝠捧寿脸”、秦始皇的“八宝脸”、钟无盐的“绛桃脸”或“荷叶莲花脸”,同属于“元宝花脸”谱式,其图案规格不同:孙悟空的“心形脸”、“枣子脸”、“福寿三多脸”虽同属于象形的谱式,也各具不同规格。
又如曹操,在中周传统戏曲中是奸诈之徒,因而曹操脸谱上就出现了表示其内心奸诈的图案花纹。京剧著名花脸演员郝寿臣、侯喜瑞以演曹操戏为擅长,他们在谈到曹操脸谱时说,根据京剧的传统,勾粉白色脸象征奸,眉毛和眼窝的画法是“细眉长目,齐眉挑灰”。细盾是表现曹操心思细腻,是个秀气人,工于心计。长目要勾成笑眼,这是刻画曹操常以笑脸对人;但不能轻浮,而要沉重。眉间有“挑灰”。“挑灰”是表现曹操工于心计,经常思索问题。曹操眉间的反蝠皱纹,象征这一点,看起来好像是皱眉思索。在曹操的眼角下面和鼻窝旁有两长两短的四条纹。这四条纹叫笑纹,是为衬托笑眼的。从颜色上看,曹操脸谱以黑白二色为主,用以显示曹操的凶恶丑陋。在曹操眉间的反蝠上微微点上红,似有若无,与黑白色彩互相辉映,给曹操增加了生气……在《捉放曹》以后的曹操脸谱,在眉间往脸左颊斜着加了一条纹理,这是评价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暴虐。这是戏曲脸谱花纹以增减变形来刻画角色性格的明显例证。
全面理解戏中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外表的关系,把两者统一在脸谱设计之中;以程式化的图案、色彩来表现角色的内在本质,又表现角色的外部特征,是中国戏曲脸谱在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