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若干世纪的发展中,戏曲脸谱形成了供艺人们袭用的,种类繁多、规格各异的定型谱式。它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和表现戏曲人物忠奸、善恶、美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了戏曲艺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独到之处,而且能揭示戏曲人物的内在思想和性格特征,使人物的内外部达到有机的统一。从而使脸谱可以离开舞台成为一种可供独立欣赏的艺术品,脸谱艺术的完整性、多样性、程式化、标准化以及民族特色、艺术风格、美学价值,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脸谱谱式 脸谱谱式的形成是有其深刻历史文化原因的。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前人经验的继承。表现古人对待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不是设法超越它,而是报之以热情的礼赞,视之为效法的典范,使中国的文化一脉相传。戏曲的程式之美,脸谱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谱式,都与这种文化传统有关。
戏曲脸谱最初是没有什么固定模式的,每一个脸谱的产生,都是为了表现好某一个人物。由于这种装饰性很强的性格化妆不容易设计出来,一旦创造出比较成功的脸谱,别的演员在表演另一个人物时,只稍加改动就可以运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三块瓦”(又称“三块窝”)、“十字门”、“整脸”、“碎脸”……等各种谱式。可见,脸谱谱式的作用同戏曲表演中的程式一样,是把前人创造的各类戏曲人物脸谱变成了一个一个规范的模式,以保证戏曲传统的“百世可知”。但由于脸谱是戏曲人物面部的性格化妆,同一类谱式表现在不同剧中人脸上,都有不同的勾法。戏曲舞台上不可数计的脸谱,无不是在若干谱式之上,通过演员对所扮演人物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身材,脸型进行处理,便出现了变化与发展。几百年来,这些脸谱展现了它高度的艺术凝练性和艺术的规范化,但都是以师徒相传授的方式而流传下来的,虽然有些老艺人记得数以千计的谱式,他们仍然能在有规范的天地里自由翱翔,使脸谱艺术生意盎然,青春永驻。
中国的戏曲化妆,虽然生、旦角也涂脂抹粉,描眉画眼,并构在其独特的定型式样。但同净、丑脸谱的构图相比,变化较小。因此通常说的戏曲脸谱,是指净角脸谱和丑角脸谱,生旦画脸谱的,只是在极个别剧目中出现。净角脸谱变化复杂,而且必然是满脸涂色;丑角脸谱种类较少,大都在鼻部周围涂抹小块白粉,俗称“豆腐块”,尚有“腰子脸”,“枣核脸”、“杂脸”等等。
脸谱的基本谱式:
整脸 整脸是肤色的夸张。脸上涂一主色或红或黑,不勾花纹,不歪不破,略画眉、眼、鼻、嘴和纹理,用于正面人物。
在整脸中有一种水白脸(粉脸),又称奸白脸,其特点是满脸涂白粉,用黑笔勾画眉,眼鼻间纹理,用于刻画面带笑容、内藏奸诈的权贵卿相。六分脸属整脸类,除颜面用色夸张外,主要突出眉毛,多为表现德高望重的高龄老将。
十字门脸 十字门脸是由两膛脸和三块瓦脸的综合变化而成。其特点是自脑门顶至鼻子尖的黑色立柱纹,用两个黑色眼窝合起来。由于两颊颜色的变化,明显的露了两颊部位,使黑色成为十字形,故名十字门。此外,勾红色立柱纹和黑眼窝的各种花脸也属此类。
三块瓦脸 三块瓦脸着眼于面部的骨骼部位,用黑色把眉、眼、鼻三窝高度夸张地勾画出来,两颊及额部的块面区分为三,亦称三块窝。此脸给人以粗眉大眼、竖眉立目的感觉,其用途较广,正反面人物都可以用。花三块瓦乃于三块瓦之中,只是增添了许多花纹。老三块瓦脸是将眼梢、眉梢画成下垂,用于表现年老的正、反面人物。
元宝脸 元宝脸是将眉下勾为花脸,额间留下一片不勾,其花形似元宝,俗称“半截脸”,一般用于下层人物。在元宝脸的基础上,色彩,纹样花梢者,为花元宝脸。
碎脸 碎脸是脸谱中色彩、构图最复杂者。碎脸基本上保持了五官部位的相对准确性,所谓碎是碎在两颊和前额,在吸收“三块瓦”和“十字门”构图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因采用五彩绘画,变化较多,给人一种面目狰狞的印象。
歪脸 歪脸属于碎脸的范畴。它是对面部器官的反常描画,其特点是色彩,构图不对称,眼斜嘴歪,用于表现人物的面貌反常和丑陋。此脸多采用碎脸的勾法。
丑角脸 丑角脸谱的着色部位主要在五官之间一块较小的面积上,大多只用黑白二色以白色块面为底色,用黑色勾画五官,集中突出眼、鼻、嘴各部位。丑角脸谱的白粉块,一般有“大小年龄之分、圆方地位之分,歪扁个性之分。”丑角又有文丑、武丑之分。文丑多勾“豆腐块”。武丑多勾“枣核脸”。
象形脸 象形脸是运用拟人化手法,选择鸟兽禽类的某些特征,在脸上绘以各种图案以表现神妖鬼怪。
中国戏曲的取材主要是民间传奇故事,脸谱的构图便着力去表现戏曲人物的特点,每个戏曲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脸谱又是活谱,可根据人物性格作调整,表现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因而脸谱中某些特定人物脑门上勾画的装饰性符号便有了深刻的寓意,有了强烈的象征意味。如表现戏曲人物身世:杨七郎脑门上草书一个“虎”字,示其为黑虎星下凡,虎威无阻,包公脑门上极为鲜明的“月牙”形图案,是相传其幼年放牛睡在路边,脑门被马踩了一脚。也有人解释“月牙”象征其“日断阳、夜断阴”,表示他清正廉明。再如表现戏曲人物武艺或特征:孟良善用火攻,脑门上画只火葫芦,庞统、姜维脑门上画太极图,象征他识阴阳;张飞在脑门上画蝴蝶双翅,也因其惯用长矛,其眉间勾成矛形。表现戏曲人物性格:曹操为人阴险狡猾,有的脸谱在其鼻梁上画把大刀,隐喻其笑里藏刀;娄阿鼠是个游手好闲,专以偷盗为生的无赖,脸上画只尖嘴、长尾巴的老鼠。还有的脸谱画鸡、画花草等等。孙悟空的脸谱似“猴”,猪八戒的脸谱似“猪”,牛魔王的脸谱似“牛”,其目的就是标识,但不是每一个脸谱都是有寓意的,大多数脸谱还只是具有图案美和装饰美。
戏曲脸谱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同戏曲表演是相适应的。中国戏曲是“剖象的表现艺术”,它通过行当和唱、念、做、扮的表演程式,把戏曲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率直地为观众说出来、唱出来、做出来、画出来。梅兰芳说:“戏曲角色一出场,就要给观众一个人品的概念,正直的或奸邪的,善良的或丑恶的,一望而知”。因此,“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行,”正是戏曲脸谱的构图原则。
脸谱的构图,主要在眉、眼窝、鼻窝、印堂、嘴角等儿大部位,艺人们运用各种图案化的“形”来改变其自然形念,使之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常见的构图语言有:
眉的造型:有直眉、老眉、点眉、细眉、奸眉、环眉、凝眉,兰叶眉、柳叶眉、泰山眉,龙须眉、虎须眉、锯齿眉、螳螂眉、扫帚眉……
眼窝的造型:有直眼窝、笑眼窝、老眼窝、环眼窝、尖眼窝、垂眼窝、腰子眼窝、葫芦眼窝、豹眼、凤眼、鱼尾眼、鹰眼、三角眼、蝎子眼、怒目、疑目等……
鼻窝的造型:有笑脸鼻窝(如张飞)、怨脸鼻窝(如秦灿)、凶脸尖鼻窝(如蒋门神)……
嘴的造型:有元宝嘴、虎嘴、雷公嘴、火盆嘴、菱角嘴、撇嘴等……
脑门的造型:有太极脑门,北斗脑门、火焰脑门、虎字脑门、寿字脑门、月形脑门、桃形脑门、红脑门、会脑门等。
脸谱的化妆,分揉脸、勾脸。所谓揉脸是演员用手蘸色,在脸上揉染,眉、眼、鼻等部位略用笔勾画。所渭勾脸是演员用画笔蘸色在脸上勾勒,先勾眉、眼窝、再勾鼻窝,嘴角、脸膛,最后勾画纹理。艺人们在勾画脸谱时,首先要心中有谱,还必须讲究化妆的艺术和技巧,即面部的眉、眼、鼻、嘴处图案的边沿线,以及面在脸上的纹理筋络,必须圆润秀气,并要恰当的勾在脸部肌肤能够颤动的地方。用现代解剖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勾画方法充分利用了人的面部肌肉能够运动的特点,从而把无形的神经活动变为有形,进而再进行艺术夸张,以达到“皱双眼即变脸,撇嘴角而易形”的艺术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