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年男女的特征
中年时期较长,变化也比较多。一般从年龄上来区分,大致是从三十到五十岁之间为中年时期,以后为老年时期。不过从生理上的面貌的变化来看,三十岁前后逐渐有些变化,只是有的差别大,有的差别不怎么明显。到四十以后和二、三十岁的人来比,就有明显的变化。由于各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变化和衰老的程度也不一样。比如女拖拉机手和纺织女工,牧民和矿工,同样的年龄,生理上的变化必然是有差异的。这需要平常在实际生活中,多多留心观察、体会、研究各种各样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生活经历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一般中年人的特征,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和身体健康的优劣,以及逐渐衰退的影响,肌肉和肤色就没有青年人那么丰满红润,皮肤渐渐干枯,筋肉慢慢收缩松弛;骨骼凹凸明显,甚至有不同程度的皱纹出现;头发开始脱落,逐渐稀少,额头显得较高,有的两鬓和额上开始有些花白头发出现;男的有明显的胡须;面颊梢微下陷,就是比较胖的人,皮肤和肌肉也有些松驰下垂。
女的到了中年时期,骨骼凹凸没有男的那么明显,皮下脂肪比男的较为丰满,但又没有青年时期那么结实,依然有些松弛和下垂的感觉。
(二)化妆与头部骨骼的关系
化妆造型工作是在人的头部进行的。因此,必须熟悉头部的生理结构,研究头部骨骼的解剖原理,这样才能有科学依据。如果不掌握头部骨骼结构,要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外部形象,在改变演员本来面貌和描绘阴影线条,以及进行必要的塑型,就不可能处理得很精确很合理。尤其是比较年轻的演员要扮演具有一定年龄特点的人,因为本身面部肌肉比较丰满结实,骨骼看不清,摸不透,更难画得准确。由于化妆和头骨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了解了头部骨骼的结构,才能使化妆和演员面部的自然条件与肌肉活动的可能性之间,达到有机的联系,通过化妆造型,表现具有一定年龄特点和典型人物的精神面貌,才能较为确切地符合人物形象的要求,不致出现结构不够严谨的问题。才会显得真实而又生动。
头部骨骼分为两部分:
(一)头盖骨:头部眉以上,耳以后为头盖骨,又分四部分:如图一一。
1、额骨:位于眼眶的上部,头顶以前,左右与太阳穴(颞骨)蝶骨相接。这个部分占面部的三分之一,位置明显突出,与化妆造型的关系很密切,额骨包括七个部分:
(1)额丘:位于前额正中最突起的部分,左右各一,外表成隆起的圆丘形。幼儿和年老体弱多病的人比较明显。
(2)额沟:在额丘与眉弓之间,形成一道下陷的马蹄形沟状。左右两端在颞线和额丘的当中,逐步消失。幼年没有,青少年男女不很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老越明显。
(3)眉弓:在额沟的下边,眉毛的上边沿高出部位与眶上缘平行,成短的弓状隆起。儿童及女的眉弓较平,男的年龄越大越显著。
(4)眉间:在左右眉毛之间的一块较低的地方,年龄越大,眉弓隆起,眉间也就显得更低些。因皮肤松弛,眉间的表皮有两三条纵形皱纹出现。
(5)眶上缘:在额骨最下边缘左右两侧,眼眶靠上边的位置,也就是生长眉毛的地方。老年人因眼眶下陷,眉梢下边眶上缘就更显露。
(6)颞线:在头顶的两侧,形成颞颥窝的前上缘,即太阳穴的边缘。老年和瘦弱的人较为明显。
(7)颧突:在眶上缘外边,老年和瘦弱多病的人,显得较为突出。
2、顶骨:位于头顶部,左右各一块,全被头发遮盖住了。如果是秃头,顶骨中央部分成圆丘形状,较为隆起。结节大者头形称为方头,一般男的比较明显。
3、枕骨:位于头后下部。
枕外隆突:在头后中央,显著隆起者,在头形上称为长头,较平者称为短头。
4、颞骨:位于头部两侧,左右各一,与蝶骨相接。
(1)颞窝:左右各一,与颞线相连的下陷部分,年老瘦弱的人下陷更深。
(2)颧突:在耳孔前方,向前突出与颧骨相接构成颧弓。年老瘦弱的人较为明显。
(二)颜面骨:头部眉以下耳以前的部分,占头部的三分之二,在化妆造型中极为重要,也分四个部分:如图一一。
1、鼻骨:在额骨下缘左右眼眶的中间,一边一块,构成鼻梁的硬部,鼻骨的大小决定鼻根的高低。小孩鼻根很低,随着年龄的增长,鼻根也逐渐增高。
2、颧骨:位于额骨、颞骨及上颔骨之间在外眼角下面突起的骨骼,左右各一,形如菱状。
(1)额蝶突:在眼眶外边与颞窝之间向上突出,上端与额骨的颧突相接,后边与蝶骨相接,老人和瘦弱的病人较为突出。
(2)额结节:也叫颧丘。是颧骨中央最突出的部分,颧丘的高与宽因人而异。一般是老年人和瘦弱的病人较为显著。
(3)颧弓:从颧丘往耳前延伸,与颞骨的颧突相接构成弓形的两个骨骼。
3、上颌骨:位于面部中央,左右各一块。
(1)犬齿窝:在犬齿隆起的斜上方和颧骨的斜下方的低陷部分,老年人和瘦弱病人较为明显。
(2)犬齿隆凸:在上牙床槽突起部分。老年人和瘦弱病人比较明显。
4、下颌骨:位于前下方,与颜面骨的上颌骨分离,象马蹄形状。
(1)下颌角:就是下巴与鼹帮楣交的那部分的角度称为下颌角。男的和脸长的人,下颌角较大。女的和脸短的人下颌角较小。老年人因牙齿脱落,齿槽骨质收缩,比成年人的角度稍大。
(2)颏隆凸:在下巴正中间成三角形的隆起部分。
(3)颏结节:也叫颏丘。在颏隆凸的基底两边稍隆起的两个骨结节。
在头盖骨和颜面骨这两部分里,跟化妆造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头盖骨里的额骨,颞骨和颜面骨里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这六部分。从这六部分的具体形状来看,有凹形和凸形两种。如图一二。
1、隆起部分:额丘、眉弓、颞线、眶上缘、鼻骨、颧骨、颧弓、上颌骨、下颌骨。
2、陷下部分:额沟、颞窝、眼眶、颧窝、颏沟。
(三)中年男女的化妆步骤和方法
1、作好上妆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化妆需要的物品,洗手洗脸,男的刮胡须,女的卡住头发、涂好底油等等。
2、选配与涂抹肤色:中年人的肤色比青年人较深。但中年人的情况是很多的,一切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应用时要全面考虑。一般中年人用中年色,或加少许浅底色、青底色、棕色再加少许大红就行。女的用中年色,或加少许浅底色也可以。一般中年妇女要比中年男子的肤色稍浅些。涂抹的方法同前。
3、选配阴影色,并描绘出凹凸的主要轮廓:阴影色的深浅和冷暖,一般应与肤色相适应。阴影色可用红加黑,或加蓝,或用红棕黑、红棕蓝,或用红、黄、蓝,红、黄、黑等包来调配,调出深浅不同的层次。是偏暖一点还是冷一点?是偏深一点还是偏浅一点?哪一种颜色多就可以起主要作用。就是一种色素,涂得厚和涂得薄,色度上也是有差别的。
用调配好的阴影色,在面部下陷的地方,根据需要选择取舍,一次画上,然后再逐渐从上到下一一画开,如彩图Ⅲ。阴影色要与肤色衔接得很和谐,部位要准确。要根据骨骼结构画出深浅不同的层次,有主有从,有虚有实。既不是很脏很黑的一片,也不是很生硬的色块摆在那里。描绘凹凸骨骼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表达人物的一定年龄特征所富于的思想内容,生动地刻画人物应有的精神面貌。
4、选配与涂抹脸红:脸红用大红加棕色或加中年色也可以。在鼻唇沟靠上和颧骨附近稍稍涂一点,也可作为鼻唇沟和颧窝的中间色、与阴影色相接起来。
5、涂高光色:用肉色在面部主要的隆起部分稍微涂一点,骨骼的凹凸特征就非常明显了。
6、描绘五官:
(1)眼睛:上眼线靠近睫毛处甩深棕色画一条线,再用红棕色揉开,但不能与眼眶的深色混在一起,眼窝与上内眼睑的明暗对比要清楚。特别是在青年演员脸上画中年以上的人更要注意。不然,不但眼形不清楚,而且眉目也不分明,眼窝象个黑窟窿一样。
下眼线靠近睫毛处,用深棕色画一眼线往下揉开,也要比上眼线画得要细要淡。
下眼睑沟,因为皮肤松弛下垂,产生一条弧形陷沟,用深棕色画一弧形,再用红棕色逐渐往上画开,并少画点肉色,下边沿明暗相交的地方要清楚,也还可以用少许肉色画一画,眼泡自然就有下垂的感觉了。
(2)眉毛:与青年人的画法相同,颜色的深浅要与眼和其他部位谐调一致。妇女的眉毛要画得细一些,淡一些。
(3)嘴:中年人的嘴唇没有青年人那么鲜艳,红色稍暗一些,用大红加棕色或加中年色也行。嘴角要深,略下垂,有一条弧线向外往上画开。
7、胡须画法:
用胡须来表达人物的特征,是很有说服力的一种手段。表现中年男子的胡须,有下列几种绘画方法。
(1)青胡根:表现刚刚刮过胡须的地方,那里的色调比较偏冷。用蓝加白或绿加白再加点肤色、棕色都行。画在生长胡须的地方,里面和下面要稍深点,边沿要淡淡的与肤色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2)短胡茬:刚刚生长出来不久的短胡茬,有一些时间没有刮了,可用丝瓜筋或粗孔海绵一块粘上深棕色,在生长胡须的地方,一次一次的印上去,印的时候不能来回揉搽,不然就会印得很脏,最好要印得有深有浅,有疏有密,掌握轻重,掌握胡须生长的规律。如图一三。
(3)卷曲的短胡茬:可用毛笔的笔帽,粘上画胡茬的颜色,来回交叉地印到生长胡须的地方,不要有一个个很完整的圆圈,有大半的,也有小半的,有的清楚,有的模糊,有浓有淡,有虚有实,印成一卷一卷,弯弯曲曲的胡茬。如图一四。
(4)长胡子:画比较长的胡子,先用浅蓝色或浅绿色,把胡子的位置形状画出来,然后用较深的颜色一层一层地画上去,上面边沿较虚,下面较实,有的地方留出适当的空白就比较生动了。如图一五。
8、定妆与修妆同前。
9、整理发式:根据人物的年龄、脸形、身份,梳成适当的发式。一般中年人往后梳或偏分、中分较多,前面蓬松的头发较少。如果是表现五十来岁的中年人,额上和两鬓头发可用点白粉、或白色、肉色油彩少许涂一点,即可增加年龄的感觉。
(四)试妆与检查
结合演出的需要,有目的有准备的进行试妆,从艺术实践中学习。如果没有什么实践经验,可以多试两次,反复练习,试妆以后,在舞台灯光下检查试妆效果。
1、肤色深浅恰当吗?
2、阴影色与肤色谐调不?骨骼结构表现得准确吗?
3、胡须的形状好不好?脏不脏?
4、表达的年龄与要求相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