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人活动
优人出身微贱,身分低下,是受人戏弄调笑的对象,历来不为社会所重视。先秦优人的姓名,如果不是由于一些政治的原因偶然被历史载录下来,就很难为我们所看到了。今天知道的第一位优人——晋国的施,曾参与了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杀害太子申生而扶立自己儿子奚齐的阴谋,帮助她恫吓重臣里克。这是作为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被《国语·晋语》记录下来的,用以说明优人干政的危害。先秦另一位优人——齐国的施,则因为在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二君的颊谷之会上,受齐桓公指使为鲁定公表演歌舞时对之进行取笑,被鲁国宰相孔子加罪受戮,成为残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件事因为牵扯到著名历史事件,因而被诸多历史文献所载录,例如《春秋》公羊、谷梁二传,《史记》齐、鲁、孔子世家,《孔子家语》等书都记其事,优施则一下成了名人。《春秋谷梁传》文字为:
十年春……公会齐侯于颊谷……孔子相焉……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手足异门而出。
司马迁著《史记》,辟出了一章《滑稽列传》,专门为优人立传,这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创举,后人才得以从中知道了汉代以前三位著名优人的姓名和部分事迹。一,优孟,楚国人,身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曾讽刺楚庄王的贱人贵马、薄待名相孙叔敖的后人。二,优旃,秦国人,侏儒,善为笑言,但合于大道。曾讽谏秦始皇的饮酒作乐而不顾卫兵淋雨、扩充围猎场侵占农田,讽刺秦二世的油漆长城。三,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受汉武帝宠幸,发言陈词虽不合大道,但能让君王平息怒气。曾讽谏武帝的流放奶妈。(《汉书·东方朔传》、《太平广记·东方朔传》还记载有两次郭舍人和东方朔斗智的事。)
司马迁由于同情名将李陵的遭遇而受了汉武帝的腐刑,他自认为已经被“倡优蓄之”,为“主上所戏弄”,他能注目于优伶事迹,应该说有惺惺惜惺惺之意。太史公笔法被后世历代效法,但是自司马迁之后,一直到北宋欧阳修写《五代史记·伶官传》,其间千余年,竟然再没有第二部史书敢于或肯于这样做。由于欧阳修的影响,接连出现了两部史书为优人作传,一是北宋末马令的《南唐书·谈谐传》,一是元代脱脱的《辽史·伶官传》,此后也就绝无来者——由此也足可以见出司马迁的独出流辈了。当然,司马迁完全以儒家正统史观支配自己的写作,他写优人传的本意实际上基于“六艺于治一也”的出发点,他所称赞于优人的,在于优人“善为言笑,然合于大道”,“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常以谈笑讽谏……此知可以言时矣”,还是以维护开明政治的“大道”为目的的。所以梁代的刘勰就在《文心雕龙·谐隐第十五》里发明司马迁的本旨说:
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止昏暴。是以子长编史,列传滑稽,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
这就奠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史中功利主义戏剧观的批评基调,致使历来史书笔记凡涉及优人事迹的,几乎全部都是从这一角度立论,也就使后人除了政治讽谏内容的表演以外,极难见到早期优人戏剧正常演出的场景记载。
汉代以前的优人见于载籍的,又有赵国优人莫,讥讽当时天下各国国君都是桀,而赵襄子是纣。汉代则有“黄门名倡”丙强、景午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优人姓名留下来。魏齐王时有郭怀、袁信和云午三人。郭怀、袁信二人都是作为魏齐王曹芳荒淫的例证被举名的,他们曾经在“芙蓉殿前,裸袒游戏”,又于广望观下“作《辽东妖妇》,嬉亵过度,道路行人掩目”。他们表演的《辽东妖妇》大概是表现妇人冶容媚态的歌舞小戏,与汉代男女歌舞表演有着继承关系,而应该被视作唐代《踏摇娘》一类歌舞戏的滥觞,却因为政治原因在历史上留下了踪影。优人云午则因为参与曹芳企图谋杀安东将军司马文王一事,被史籍录载。前秦时又有伶人王洛因为劝止苻坚田猎而入载。北齐高祖时有优人石董桶,滑稽谐谑,唐侯白撰写《启颜录》,收入他的事迹颇多,诸如猜谜、作诗、戏弄博士与高僧等,都是日常逗乐的例子。他的事迹见于正史则有一次,即在高祖面前剥去贪官尉景的衣服以讽刺他盘剥百姓。
二、优人状况
俳倡优人实际上在当时社会上的从业者是很多的,远不止上述这些。例如秦始皇时造“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四百所,皆有钟磬、帷帐、妇人、优倡……妇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这些关内外的倡优乐人在汉代成为乐户,例如汉惠帝葬安陵,曾经一次迁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西汉宫廷乐府机构里有乐人八百二十九人,公元前6年汉哀帝罢乐府,减免四百四十一人,还保留了三百八十八人别属它官,这些人中定有许多俳优。各个封国也养有众多优人,例如昌邑王就常常“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民间倡优则不计其数。
优人的来源多为各地破产农民,汉代集中在河北、河南一带。《史记·货殖列传》说:“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儇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郑、卫俗与赵相类。”这些地方的无地可耕的农民,纷纷卖入公卿贵族之家而充当倡优,“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只是为了谋一条生存的路。优人中多有侏儒,由于风土和种属繁衍等原因,侏儒的产地往往集中,于是这些地方的官吏就有了升官之道,将其岁选入贡,以示讨好。曾有一条资料说汉代侏儒多出道州,《三教搜神大全·福神》曰:“昔汉武帝爱道州短民,以为官奴玩戏。其道州民生男选捡侏儒好者,每岁不下贡数百人。”
由于百戏演出类别繁多,优人往往都是多面手,常常是一人身兼多种伎艺,这从以下资料里可以看出来。葛洪《西京杂记》曰:“京兆有古生者,学纵横、揣摩、弄矢、摇丸、樗蒲之术……京师至今俳戏,皆称古椽曹。”古生兼善诸种俳优之伎,奠定了优人多能的基础,因而得到后世优人的尊重和模仿,以之为师。还有一条资料也能说明问题,《魏志·王粲传》注引《魏略》说:“(曹)植初得(邯郸)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迄,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迄,谓淳曰:‘邯郸生何如耶?’”邯郸淳是三国名士,博学多才,曹植为了结交他,就先表现了一下自己的优戏伎艺,他以一位贵公子的身分而能兼习数种表演伎艺,职业优人就更不用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