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研究-->文章
一场盛宴 十大花鼓名伶齐聚汨罗戏窝子

通讯员 胥扬

  红网汨罗站11月28日讯(通讯员 胥扬)这是汨罗花鼓戏史上一个新的尝试,请来湘北地区10位花鼓名伶带上拿手好戏齐聚罗城。这是一个经得起群众检验的艺术节,最低票价20元的价格不低,但连场演出,场场爆满。这就是11月22日至12月4日,在汨罗市电影院举办的首届湖南(湘北)花鼓名伶戏剧艺术节。

  沉寂多时的电影院这段日子又热闹起来了!

  清晨8点,就陆续有人来到售票窗口询问:“今晚的戏有没有票?”

  买到票的,兴冲冲离开;没买到的,仍不甘心,连声问:“真没有了?卖张给我咯,站票也行啊!”在窗口售票的小李这些天感受最深的就是汨罗人对花鼓戏的那份沉甸甸的热爱,“一些老人家从乡下大老远赶来,就为了看戏,没有座位票,他们情愿站着也要进去看哟!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69岁的吴建中就在11月22日晚开幕式表演结束后,跟白塘乡拦河村的老同乡碰上了。一问,好家伙,村里乡亲20多人一起租车来看戏。“确实不容易,有蛮远哟,要1小时车程。”

  这次由汨罗市文联主办、汨罗市戏剧家协会承办的艺术节能有这样的吸引力,实在跟这次艺术节的主角们脱离不开,因为它调集了湘北地区最有名、最受戏迷们喜爱的10位花鼓戏名角登台演出,夏明庚、何七、陈燕、田超、廖芝莲、谢超、朱文辉、戴瑛、刘光明、曹正军,个个都是身经百战、有着扎实表演经验、又出类拔萃的花鼓名伶!

  “戏是演出来的,这次的主角们都是磨练多年、受到群众认可的名角。比如夏明庚,既是站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的一级演员,又是观众心中花鼓戏的领军人物。他们拿的是百姓心中的金奖,老百姓愿意掏钱看他们的表演。”市文联戏剧协会负责人郑志勇这样分析“一票难求”现象。

  听!铿铿锵锵,弦子一拉,二胡起,好戏开了锣!唱的是西湖调、演的是传统戏,10位名角带来《买母为奴》、《血手印》、《清风亭》、《秦雪梅》、《青龙桥》等拿手好戏勾起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共鸣。忠孝节义是永恒主题,戏里是人生,戏外是教化。

  在11月23日《买母为奴》的演出现场,母亲孙淑云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十余载苦苦寻找孩子的艰辛让不少观众泪流满面,当剧情进展到大儿媳劝丈夫不认亲母时,观众激动了,现场沸腾了,喊打声一片!戏散场了,观众仍久久沉浸在剧情中。

  戏窝子 汨罗人的花鼓情结

  “汨罗这片热土,是个戏窝子。”市作协副主席周文灿将这种热情归结于汨罗人的花鼓情结。

  周文灿生于文革时期,他回忆起年少时看花鼓戏的美好时光。他家位于湘阴、汨罗交界处,附近有几个公社,占了“优势”,可以轮着看戏。那时候一听说有戏,孩子们便打着赤脚奔过去,有时大冬天扑了个空,也还是觉得值得。

  在经历十年文革的荒漠时代后,花鼓戏也进入了黄金期,除了样板戏,一大批传统剧目踊跃而出,民众的热情也进一步激发,闲时忙时都来两嗓子。“土砖砌起来,加上楠竹架子,再铺上家家户户带来的门板子,就成了土台子。我的一个同学就最喜欢把下巴放在楠竹架子上,靠在上面听得如痴如醉。我还记得当时看的第一部古装戏是《红灯照》,虽然演员的服装很杂,唱的也不怎么好,但如今想来,就像鲁迅社戏里写的那样,再没看到那么好看的戏。”

  谢超与周文灿生于同一个时代,如今46岁的他,是汨罗花鼓戏界公认的角儿,以丑角闻名,现在也是屈原花鼓戏剧团的团长。生于花鼓世家的他11岁学戏,90年代初与另一位花鼓名角何七一起组建民间剧团,3年后,两人分开发展,各自带出了更多的徒弟,下支又分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民间剧团,如老湘A花鼓戏剧团、新湘A花鼓戏剧团等。

  “汨罗人对花鼓戏的热情一直没有减弱,红白喜事,都喜欢请剧团唱戏,民间剧团这些年发展得非常好,我们一年大概在外演出280到300天,目前整个汨罗从事花鼓戏演出的人员应该接近千人。”汨罗老百姓看戏、爱戏、视戏如命,年节农闲、宗祠结社、开业庆典要请上几台花鼓戏,平时宴客酬宾的乐队也少不了来上几段。

  繁华 花鼓戏的接手棒

  谢超将花鼓戏市场的繁荣归结于花鼓戏的与时俱进。早年,民间看戏,无灯光无字幕,只点几盏煤油灯,演员唱一场下来,鼻子里口里都是黑灰;咿咿呀呀,看戏的也不一定真的听懂在听什么,现在不同了,条件改善了。

  “花鼓戏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与京剧等其他剧种融合的过程。”在谢超的拜师生涯中,他最庆幸的是碰到许多好老师,其中一位老师梁春立,当年是省京剧院下放的知青,京剧中讲究的身段等对谢超影响很深,他的表演中就带上京剧风味。

  著名剧作家甘征文对湖南花鼓戏发展史的诠释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个观点:花鼓戏最初只是民间的一种自娱自乐,每个村都有草台班,不登大雅之堂。1949年解放后,花鼓戏艺术家们根据宋代民间故事整理的《刘海砍樵》等剧目,受到群众欢迎,并登上艺术殿堂。几十年来,花鼓戏发展迅速,吸取了其他剧种的优点,不断改进,如今花鼓戏中很多传统剧目就是由京剧、淮剧等的经典剧目移植过来的。

  那么,是不是现在花鼓戏在中老年人群里才有市场,年轻人就不爱看花鼓戏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谢超很肯定地回答:“不是!”他举了一些例子:湖南的大学里有很多喜欢花鼓戏的青年,每个月都举办相关活动,他就常常参加学生们的活动,与他们交流,这些爱好者中不乏汨罗老乡。而在他们剧团演出时,锣鼓一响,老老少少就都拢过来看戏。同时,这些年,汨罗民间剧团着实不少,但生意却依然红火,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到我这里学戏的,大多是16岁以下的年轻人,我们剧团平均年龄也只在30岁,年轻有活力。”

  “花鼓戏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就要符合群众口味,始终关注基层和民间,唱出百姓心声。同时要跟上时代发展,培养年轻观众,调式板式都要求变,符合现代年轻人的要求。”甘征文对花鼓戏的未来抱着一个很积极的态度。

  “戏曲的繁荣依赖于民间的广泛传播,这次艺术节,为打造花鼓名伶、推介精品剧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带给我们思考:到底该如何将花鼓戏发扬光大?民间剧团也为专业剧团‘如何走入市场’提供了一个参考模板。剧团要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跟上时代,出人出戏才能留住观众。”老戏骨夏明庚说。

来源:红网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