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局
组团单位: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组委会
演出地点:北京人民剧院
演出时间:1994年5月21日至30日每晚7时
领导机构
总领导小组:
召集人:吴兆丰(本届戏剧节常务顾问、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
范正明(本届戏剧节常务顾问、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省剧协主席)
成 员:丁杰发(本届戏剧节顾问、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
佘腾辉(本届戏剧节顾问、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刘瑞其(映山红戏剧节主要发起人之一、长沙市南区文化馆馆长)
康健民(本届戏剧节组委、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
易肇元(本届戏剧节组委、中共长沙市南区区委副书记)
龙云彰(本届戏剧节组委、长沙市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李蓬荻(江西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
晋京汇报演出总团:
总团长:刘瑞其(映山红戏剧节组织委员会主任)
副团长:王洪彬(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党委会书记)
黄建忠(江西省萍乡市文化局局长)
欧代明(中共浏阳市委副书记)
唐振球(湖南省常德市文化局副局长)
团委成员:
朱静民(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
陶建华(中共长沙市南区区委宣传部部长)
廖如一(湖南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
俞康生(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罗 丹(长沙市文化局副局长)
彭启良(长沙市南区文化局局长)
总团组织联络工作部负责人:陈祖星、吴明智
总团演出工作部负责人:廖如一、俞康生
总团文秘工作部负责人:梁金铭、廖石麟
常德分团(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常青食品工业总公司常青艺术团)
名誉团长:梁宋模(中共临澧县委副书记)
分团长:吴承炯(中共临澧县委宣传部部长)
副团长:裴先贵(临澧县常青食品工业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高立(临澧县文化局局长)
团委:杨善志、周志华、莫宏光、翟振宇、卞德模
江西分团(萍乡市文化服务社采茶戏剧团)
分团领导小组:陈世国(市委副书记)许志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胡兆祥(副市长)黄建忠、邱锡荣
分团长:黄建忠(萍乡市文化局局长)
副团长:周国顺、胡淼(萍乡市文化局副局长)
团委:周宗雪、梁洪、雍开泉、胡爱萍
河南分团(临颖县南街村文工团)
分团长:姚喜兰(南街村副村长)
副团长:王武杰、刘晓青
团 委:杨超、晃杰
浏阳分团(湖南省长沙市浏阳焰彩花古戏剧团)
分团领导小组:欧代明(浏阳市委副书记)
唐和平(市委宣传部部长)
龙平希(市人大副主任)
计荣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江山如(市政协副主席)
朱古训(市文化局党委书记)
分团团长:刘向朝(浏阳市文化局局长)
副团长:鲁丰良(焰彩剧团团长)
寻礼兰、邵渐兴(焰彩剧团副团长)
团 委:李继章、刘定如、潘钊灿、肖远平
演出剧团、剧目
【演出剧团】湖南浏阳市焰彩花鼓戏剧团演出
【演出剧目】《人之初》(大型现代花鼓戏)
【剧情简介】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到祖国千秋大业的大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普遍性问题。本剧借助于舞台艺术形象和喜剧性的情节,着重在家族教育方面向观众展示了家庭的四种不同家教方式及其后果,但愿能引发当今父母们的深思和社会的重视。
【编剧】鲁丰良 【导演】天博、文亚辉 【作曲】觉文、鲁丰良
【化妆指导】韩微 【总剧务】肖远平
【灯光】周兴桂 【舞蹈设计】黎玉香
【化妆】赖如斯 【舞美/服装设计】徐兴如
【导具】李宗明 【主弦】刘定如
【舞美制作】黎建平、潘炬 【音响】钟小光
【场记】张运舟 【服装】李建伟
【司鼓】欧阳继勇 【鞋帽】李霞辉
【演员表】笑 笑—汪四萍; 笑笑爹—邵渐兴;
笑笑妈—潘钊灿; 胖 胖—赖如斯;
胖胖爹—周强; 胖胖妈—刘福文;
娇 娇—李霞辉; 老 师—潘其胜;
娇娇妈—汤英秋; 雷 子—孔琴;
跛老板—陈夏生; 众学生—本团演员
【演出时间】94年5月21日-22日晚7时
【演出剧团】江西省萍乡市文艺服务社采茶戏剧团演出
【演出剧目】《牛二宝经商记》(新编大型古装采茶戏)
【剧情简介】牛三钱—是个精于克斤短两,以劣充优的生意人,并一心想把自己这套唯利是图、损人致富的决窍传给儿子牛二宝,牛二宝的未婚妻胡离离为人正直,聪明能干,敢于超脱世俗,冲破传统的习惯势力。于是,在牛三钱和牛二宝、胡离离之间,两种截然不同的经商道德,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争夺战,产生相亲、庙会、断案、埋鸡、闹灵、醉审等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
【编剧】陈海萍 【演出本修改】余谱成
【导演】余谱成 【艺术顾问】郦子柏
【副导演】肖松 【音乐设计】邓光西、朱忠
【舞美设计】皮克 【服装设计】张京信
【配器】张跃明、易洪志 【吹打乐设计】李元生
【装置】朱宏、黎小萍 【服装】吴冰明
【舞台监督】周宗雪、梁洪 【灯光】万义安、胡卫东
【服装监制】邓序鸾 【化妆】吴萍、颜美兰
【音响】郭有能 【道具】梁音、邓焕南
【场记】宋骅 【剧务】罗增澄、杨毅
【字幕幻灯】李亦可 【鞋帽】雍稻
【伴奏】本团乐队 【绘景】皮克、彭齐、李志刚
【演员表】牛三钱—胡淼; 牛二宝—黄绍辉;
秋 娘—宋西萍; 胡离离—彭莉萍、赵一青;
马县令—雍开全; 僮 儿—邓劲华;
马虎氏—张丹; 家 丁—黎志国;
公 差—李忠; 乡 民—宋骅;
衙 役—本团演员
【演出时间】94年5月23日-24日晚7时
【演出剧团】湖南常德市临澧县食品工业总公司常青艺术团
【演出剧目】《山里哥哥山里妹》(大型现代花鼓戏)
【剧情简介】这是一个发生在边远山村的现代传奇故事。全剧主要通过秋嫂(一个痴等情人的寡妇)、山妹(一个结了婚的处女)、杏姑(一个逃婚的四川姑娘)与黑虎(一个拿钱买老婆的鳏棍汉子)、二狗(一个想走桃花运的单身哥哥)之间的酸甜苦辣的爱情纠葛,演出了平民百姓的一幕既真切、朴实,又令人啼笑皆非的生活喜剧。
【编剧】黄土元 【艺术指导】张建军
【导演】燕西 【助理导演】杨建娥
【音乐编配】易凤林
【唱腔设计】杨建娥 【幻灯】曾庆忠
【舞美设计】陈安民 【伴奏】常青戏剧团乐队
【舞美制作】覃士泉、钟祖润 【司鼓】颜国秀
【服装导具】卢玲丽、李宗云 【主胡】陈毅力
【灯光】祝学云 【剧务】颜家庆
【演员表】竹 爹—谢圣祥; 山 妹—鲁清妮、汪碧莲;
秋嫂—杨海、陈辉丽; 杏 姑—杜美霜、夏小兰;
二 狗—田平、陈娟丽; 黑 虎—李国祥、彭元武;
海 鬼—郑华初;
随 从—彭元武;歌舞队:胡玮、杨辉、罗恒、徐君
【演出时间】94年5月25日-26日晚7时
【演出剧团】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文工团演出
【演出剧目】《五福临门》(大型现代豫剧)
【剧情简介】于喜夫妇有五个“福”:大福、二福、三福、四福、五福弟兄五个。儿多累大,穷困潦倒,致使大福三次订婚又退婚,搞得于喜夫妇愁苦不堪。福门的大娘,于喜的嫂子(孙大妞)好不容易又给大福保了一宗媒。哪料,女方的大舅咋也不同意外甥女去跳这个“又穷又苦的没底坑。”于是,老谋深算的大舅从中作梗,百般刁难,闹得柔弱善良的于喜夫妇走投无路,欲死不能……
【编剧】谷培勋 【艺术指导】高洁
【导演】袁文娜、李杰 【音乐设计】晃杰
【配器指挥】梁思晖 【道具】张天德
【舞美设计】柯仲黄 【司鼓】杨超
【灯光设计】马开方 【板胡】史保均、王武杰
【化妆】秦辛文 【合唱】本团演员
【音响】轩自宾 【乐队伴奏】本团演员
【灯光】张明立、张海州
【演员表】于 喜—金同庆; 大 福—赵兴旺;
喜 嫂—李新梅; 二 福—王广民;
成 嫂—杨淑琴、赵改民; 三 福—华俊志;
孙画儿—朱秋珍; 四 福—贾自豪;
画 妈—赵改民、朱秋珍; 五 福—顾宾红;
大 舅—赵国岭
【演出时间】94年5月27日-28日晚7时
【演出剧团】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文工团演出
【演出剧目】《五世请缨》(新编大型传统豫剧)
【剧情简介】北宋时候,西羌王犯境,边关元帅杨文广负伤告急,请求朝庭发兵解围。但朝中由于奸臣挡道,拒不发兵。此时,杨府正为佘太君一百零七岁庆寿,得知边关之事,上下纷纷求佘太君发兵救援。太君亲领杨府五代上殿请缨,痛斥奸臣误国,以大义为重,领来帅印,亲率杨门五代赴战场。
【编剧】陈宪章 【艺术指导】高洁
【导演】孙玉菊 【音乐指挥】梁思晖
【灯光设计】马开方 【舞美设计】柯仲其
【音响】张明立 【灯光】轩自宾、张海州
【道具】张天德 【司鼓】杨超
【板胡】王武杰 【乐队伴奏】本团乐队
【演员表】佘太君—杨淑琴; 穆桂英—李新梅;
杨文广—赵兴旺; 杨满堂—刘向红;
杨 洪—杨耀亭; 孟 强—赵国岭;
焦 玉—王广民; 西羌王—金同庆;
大 媳—陈雪苹; 二 媳—赵改民;
三 媳—牛孟霞; 四 媳—张晓红;
五媳—王 羡; 六 媳—黄雪然;
七 媳—朱秋珍; 八 姐—龚晓乐;
九 妹—宋彩鸽
【演出时间】94年5月29日-30日晚7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