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研究-->文章
祁剧昆腔剧目

欧阳友徽 编撰

  昆腔起源于江苏昆山。后人认为“昆曲之祖”是江西豫章(今南昌)人魏良辅(生卒年不详)。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却说是元末“顾坚所创始”。但一般人认为魏良辅劳绩最著。他组织了一批梨园俊彦,一起研究实践,吸收了海盐腔、弋阳腔,予以加工提高后,而创造出昆腔。他配合传奇作家梁辰鱼(1519—1591)创作了《浣纱记》,成了使昆腔音乐与剧本结合起来的奠基之作。这种富于变化的曲调旋律,丰富的伴奏音乐,加之吐字发音极为讲究的演唱与载歌载舞的身段结合,优美而又雅致,影响逐步扩大,南北流传,风靡一时。“见好就学”的祁剧便吸收过来,成为“祁昆”。其中的保留剧目有《浣沙记·歌舞采莲》、《龙凤剑·鹿台饮宴》、《白蛇传·水漫金山》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祁阳祁剧团上演的《十五贯》,就是在老艺人费相臣指导下配曲连缀的昆腔祁剧剧目。但是昆曲词典雅、曲悠扬,普通观众看不懂,影响了它在祁剧中的持续发展。

  1、鹿台饮宴  (《龙凤剑》中一折)

  2、歌舞采莲  (《浣纱记》中一折)

  3、六国封相  (《黄金印》中一折)

  4、昭君出塞  (《青冢记》中一折)

  5、藏舟刺梁  (《渔家乐》中一折)

  6、天官赐福

  7、八仙庆寿

  8、卸甲封王  (《满床笏》中一折)

  9、醉打山门  (《虎囊弹》中一折)

  10、武松杀嫂  (《义侠记》中一折)

  11、水漫金山  (《白蛇传》中一折)

  12、琴挑偷诗  (《玉簪记》中一折)

  13、别母乱箭  (《表忠记》中一折)

来源:《祁阳祁剧》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