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研究-->文章
民间戏剧:一支强大的戏剧生力军

蔺永钧


 “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概况

  以“映山红”为象征的民间戏剧,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产物。以“三自”(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两不”(不吃皇粮、不支国库)、“文企联姻”为特点的民间职业剧团,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如雨后春笋似地发展起来,据文化部艺术司2002年统计,全国有五千多个戏剧表演团体,其中民间专业剧团就有三千多个,大约有12万左右的民间戏剧工作者,他们长年累月,上山下乡,走村串寨,风里来,雨里去,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一支强大的戏剧生力军!

  1989年9月在湖南长沙举行了中国(湖南)首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得到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此后的15年中,分别在湖南长沙、山西太原两地,连续举办了7届,19个省、市、自治区的花鼓戏、湘剧、豫剧、黄梅戏、采茶戏、越剧、晋剧、川剧、沪剧、闽剧、高甲戏、评剧、锡剧、眉户、辽剧、淮北梆子、莆仙戏、歌剧、舞剧等39个剧种,100个民间专业剧团、5900名民间戏剧工作者参赛,展演了大小剧目227台,其中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07台;新编古代戏64台;创作了近、现代戏56台。共演出344场,观众达30万人次。15年来,“映山红”已成为全国性的戏剧节。主办单位为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会和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组委会(第六届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参与主办)多家联办。

  连续七届民间戏剧节的举办,检阅了民间戏剧队伍,总结、交流了民间剧团的办团经验,促进了艺术的进步;扩大了民间戏剧的社会影Ⅱ向,提高了民间戏剧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引起了各级文化行政领导部门的重视,将民间戏剧事业提上了自己的工作日程;广大民间戏剧工作者的权益也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保护,如批准了参加技术职称的评定,争取了国家级的“文华奖”、“梅花奖”的参赛权利。从1999年第十六届“梅花奖”申报起,在民间戏剧的舞台上,已经评出颜永江、杨红丽、武凌云、孟科娟、陈素琴、刘丽莎、张晓东、陈云霞、王杭娟、肖雅以及王红丽的二度梅。正因如此,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这一戏剧活动,对于团结广大民间戏剧工作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内在活力,为更好地贯彻党的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选拔优秀剧目晋京汇报演出

  由文化部艺术司邀请,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组委会选拔第七届部分优秀剧目晋京汇报演出。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民间戏剧在全国的影响,听取首都文艺界、戏剧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观众的意见,拓展视野,提高民间戏剧的思想艺术水平。这次晋京汇报演出的有五个团六台戏,下面我按演出顺序,向大家简要介绍:

  湖南省浏阳花鼓戏剧团,他们演出的新创现代戏《书记有本难念的经》,写的是“三农”题材,反映农村乡镇干部的人生苦恼和欢乐,受到当地广大农民的欢迎。

  浙江省温岭市越剧二团,这是由名演员陈欣领衔,“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四自”剧团。他们演出的是经过改编的传统戏《皇帝告状》,剧情曲折,引人人胜,为农民群众所喜爱,成为该团的保留剧目。

  河南省漯河汇通豫剧团,他们带来的是文企联姻之后,新编的现代戏《白发亲娘》,亲情冲突十分尖锐,真实而又感人。 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黄梅戏剧团,这次他们汇报的剧目是新编历史故事剧《魂断杏花村》。剧作家开掘本土文化资源,描绘了杜牧这位风流诗人的人生况味。

  河南省禹州市中天矿业豫剧团,他们带来了两台剧目:一台是经过改编的豫剧优秀传统剧目《五世请缨》,演绎杨家将故事。另一台是新编现代戏《青山情》,这出戏是中天矿业有限公司创业史的艺术化。剧中主人公王振山的原型,就是现任公司董事长王振昌同志,扮演王振山的演员颜永江,是我们“映山红”民间戏剧“梅花奖”零的突破者。

  新闻界的朋友以敏锐的洞察力,对“映山红”这一新生事物倾注了满腔热情。十多年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戏剧、剧本月刊、戏曲研究、戏剧电影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报、人民政协报、中国城区报、中国煤炭报、中国老区报、北京晚报等40多家报刊共发表300多篇文章和信息。其中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先后多次以头版头条大篇幅进行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电台和不少地方台先后编辑消息、摄制专题400多条,由于传媒巨大的宣传作用,对以“映山红”为象征的民间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组委会和广大民间戏剧工作者,向全国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此文系艺术司副司长蔺永钧在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阍戏剧节优秀剧目晋京汇报演出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来源:戏剧春秋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