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垣县城内,特别是苗族聚居的后面地区,活跃着许多具有十分浓厚地方特色的傩戏班子。据这次普查,全县20个乡镇,共有180多个坛头,每个乡镇都有坛头,最多的排碧乡达32坛,平均每村达二至三个坛头;其它乡镇都有傩戏活动的分布和坛头。
一、花垣地区傩愿戏的历史渊源
花垣县地处湘、川、黔三省边界,人口约23万,其中苗族占百分之七十以上。苗族《古老话》载:“其先民南迁以后,沿着五溪而进入花垣境内。”在这古老的土地上,最先到达的先民是大芈龙姓和吴、石、麻、廖等姓的五宗六族。他们来到现在的补抽、吉卫一带,建立起部落。汉姓先到的只有扬、田两个支族,但都同化为苗族了。所以吉卫地区在历史上,长期成为花垣县的统治中心。
花垣傩愿戏在苗族聚居地如补抽、吉卫、牙西、排碧、董马库、排料、麻粟场等乡比较盛行,且古朴原始,基本上以原始形态保存至今。
《辰州府志》十四卷记载:“楚风尚巫信鬼,自昔为然,疾病服药之外,唯听命于巫。而愈则巫之功,不愈则医之过。”这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苗族创造的原始宗教称鬼教、巫教。苗先民建立的国家称为鬼国或鬼方,苗族先民的历史文化被称为巫文化。
据史载:战国前花垣属于古夜郎,据苗族《古老话》,苗族先民五宗六族迁到花垣以后,大龙的祖先普果老芈五十五岁才学巫学教,是这个地方巫教的第一个鬼主,另据传说,传播巫教最早的是戴法高(法高即身兼文武两教者),他与吉首雅溪的三王爷斗过法,用九牛操和五百蛮雷烧过桃源洞,获胜后使巫教势力大增。还有杨法高、田法虎、也是较早传播巫教的法师之一。
普查花垣一百多个巫教坛头,虽然没有什么组织,但一般都有徒弟一至二人不等。在家中设坛,以祖传为主。但有一个原则,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都是君奉太上老君、张道陵为教主。不管请何种神,请神之前,一先请起传祖师,又叫先传先教祖师、龙法高、戴法高、杨法高、田法虎等。二才请后传后教祖师某某。三再请入口传教祖师某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坛头都是如此,由此证明这些人是首先在花垣地区从教和传教的鬼主。
花垣的傩戏的形成最迟不会晚于嘉靖年间,因为明史和厅志对傩愿戏有一些描述。由于古代的花垣开发较晚,交通阻塞,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社会环境,有如世外桃源。此外,在傩愿戏的唱词中有:“我祖你原是湖南湖北人,来在云贵显神威,”说明湖南的傩戏形成比贵州还要早。九百年来,这个地区傩愿戏的法事程序,动作形式比较古朴,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形态,至今没有多大的变化,
二、傩愿戏与宗教的关系
傩愿戏渊源于驱鬼送瘟的巫术活动。它在胚胎期间,即受到宗教的哺育。后来才从傩祭中脱化出来,仍与宗教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对傩愿戏影响最大的是巫教和道教,佛教和儒教也有一定的影响。花垣地区的傩愿戏较古朴,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傩愿戏的演出,一般总是先许愿后还愿。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关于傩愿有这样一段唱词:“混纯年间初开六月六/六月六日下大雪/六月六日下大霜/高山落了一丈二/平地落了八尺深/太阳出来雪水溶化四处横/世上成了大海洋/天上乌鸦无处躲/地下走兽无处藏/天上打乱三清殿/地下打乱土地堂/打乱定生桥一座/水冲打乱桥板房/鲁班抡得几块沉香木/拿与龙女造龙床/别人造床四只脚/龙王造得独脚床/龙女床上睡一夜/害了湿病躺在床/药物吃了千般草/祭尽百鬼都不灵/后来请了文王卜一卦/断定龙家犯了五岳神/必须还愿病才好/龙王才请张赵二郎花林子妹/许下大愿十二堂,小愿十二祭,神戏十二具/以双猪、双羊、雄鸡、鲤鱼、米粑、豆腐、香蜡、利米/满堂吊飞,满堂吊卦/三牲酬谢。冲愿还愿……”还愿的做法后来在民间极为普遍,人们遇到生病、无子、六畜不旺、五谷不登等不如意的事,都要请巫师许愿,灵验后才还愿酬谢。
花垣地区的傩愿戏的类型与道教和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傩愿戏分有三清愿(即是太清、上清、玉清,简称三清)肖愿(就是云肖、水肖、火肖,简称三肖)五通六朝愿(即是显联、显明、显正、显直、显德,简称五显神圣)竹愿(即是二十四个诸天菩萨,即有道教系的神也有佛教系的神)。
花垣地区傩愿戏有三种类型的流派:一是河南教派,二是麻阳教派,三是四川教派。南北教派相互参杂和融合。三个教派的特点是:河南教派飞身钻洞,游州串县,邪法较多,分布在吉卫、麻里场一带,坛头较多;麻阳教派,不会飞身,不会钻洞,阳关善士、定阴定阳,全县各乡都有坛头分布,属于正教;四川教派,飞天飞地,五通六显,云肖三座。虽有许多流派,但最主要的是两大流派,即茅山教和师娘教,茅山教为师父所传,风格豪放粗犷。师娘教为师母所传,风格柔美细腻。关于师娘教有这样的传说,有一次师娘给人家还愿,带了小孩去,因小孩不懂事,把敬神的祭品吃了。得罪了神,鬼没有敬到,后来人们不再请师娘还愿了。所以师娘还愿现在很少了。即使留有少数坛头也是男的代替。茅山教则十分盛行。
从几种傩戏请大神的神台看,有道教的神,但最多的还是巫教中的神,如,五天五岳圣帝,五公五盟皇后夫人,东山圣公大帝,南山圣母娘娘,上洞飞天飞地五岳,中洞游州游县五岳,下洞阳关善士,犒岩打洞,近飞翻案,定阴定阳,笑朝向下五岳,八洞仙人,九洞仙女,八洞活神,九洞活鬼,开洞郎子,锁洞郎君,罗家摆子,白旗先锋,仲魁,右利,巴傩,坐傩,傩盘会上,傩前十万雄兵,傩后八方猛将,开山大将,麻阳铁匠,称命先客,师娘还愿,辰州和尚,江西八郎,梁山土地,勾愿判官,二十四戏,二十四标,标旗大将,外坛戏还夹杂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及其故事如南山耕田、盂姜女寻夫、过汉子盘学、二老告状、张绍子打鱼、张乱子讨亲、柳郎六娘、山伯访友、柳毅传书、龙王三女、文王卜卦、目连寻母等,这些故事,从人物设置到表演等方面都比较完整,具有较多的戏剧特点。它已完全摆脱了宗教依附的地位,把视线由鬼神转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剧目有历史演义,也有本地现实生活中的特殊人物,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很有地方特色。
三、傩愿戏的宗教法事
傩愿戏中,宗教法事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一般从许愿到还愿酬谢的全过程。花垣各乡所有巫教坛头的法事程序和内容虽不尽相同,大体有如下一些程序:剪纸、写表文、布置神坛、没神案、扎五彩楼。所谓三清殿,左边为玉皇殿,中间为王母殿,右边为老君殿。神案后边立有傩公傩母的神像,神像后面置挂总坛神像图。按洞柱,插洞条,俗称桃源三洞。用五色纸剪有日、月、八卦、花、鸟、人物等各种花样贴在排楼上,上写五岳中堂,金銮宝殿,左写黄金阙,右写白玉陛,对联写有“黄金殿上魏文王,白玉陛前汤汤臣”,“视之不见求则应,听之无声叩则灵。”“遍地装成金世界,满堂化作玉乾坤。”在堂屋中间,用五根竹绳吊有各种花样的剪纸艺术贴在上面,名为满堂吊飞,满堂吊挂,大门正中写有对联:“酒把礼门迎圣驾,展开仪路接君王”。左边门外用晒席扎有五庙一座,叫五庙神情。挂一张总坛图像,点灯一盏,放泥巴一块,烧香和插五猬小旗一面,其次在户主火坛—方中柱边和中堂的下坛,下方的灶土各放一块泥巴,分别烧香和插五猬小旗一面,在神台奉上利金、香米、粑粑等,并在上面插满了五猬小旗,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神鬼的气氛。
还傩愿一般供奉“三清”,玉清即是元始天尊、上清是灵宝天尊,太清是道德天尊,但也并不限于三清,最多有三百六十五位神,一般的有一百零八位,但各坛头信奉的神并不一致,花垣地区常见的有玉皇大帝、玉盟皇后、中天显主、五岳大帝、五通五显、灵湾大帝、云肖三坐,三无盘古,西川灌口二郎、梅山士怪、四值功曹、左剌右鬼、六丁六甲、还有二十八宿九曜显神、雷公十府、十二阎君、张赵二郎、花林子姝、风伯、雨师、南海观音、四官八坐、五猖十怪、起教祖师、家先士众、灶公王爷等神像。有道教系也有佛教系、巫教系,也有本地的苗神苗鬼。
整个的法事程序有条不紊,首先是香蜡师、酒官、鼓锣师、掌坛师就位、抖酒上香、掌坛师穿衣带帽、擂鼓鸣角、修桌、藏身、起建、造水、敲角、请祖师、发兵请神。神下降后,开光献茶、献酒、迎神接驾、发功曹、造锣、造桥、搬将收兵、立营隔界、合上洞傩、饮酒进表、下马踩九州、刀手就位、交坐请神保佑、讨筶发兵、放玉猖打吊、唱傩歌、吃下马酒、合中洞,结束了白天的全都法事。
白天的法事以后是晚上的神戏。谢下马酒、发兵请神、开洞封洞、出戏开光、探子开路,接着搬先锋、开山、算命师娘、铁匠、土地、陈牲、八郎、交死、分标打散、造酒开坛、上熟、劝酒、造船、进标、合标、调兵、采标、打吊、清火、贴符、立神、盘傩歌、讨喜线、倒神打火丈,同时,掺杂一些精彩的表演,如咬铧口、傩母站着背一闪磨子,赶傩母走路一圈等法术,但有的法术已经失传。接着谢尚熟、合上安龙谢土、游愿判官审案、分标打标、打送三十六堂的鬼、七十二庙的神、勾销了愿、打合同答、合下洞搬营送神、送神火化等全都法事达48种之多。做以上法事的目的:一是请各路神灵来东家领受祭品、以酬愿心,二是驱魔鬼保佑主人大吉大利,家庭平安,添子发孙,正如傩歌所唱的“一年还愿三年好,家上六年望九春”。但每项法事都有特定的内容和动作。各个坛头不尽相同,目的都是一样。
俗话说各师各教,前传后教。三十六教,道师不同坛,老师不同教,号称七千七万祖师、八千八万兵将,千教万教总的来说,千个台头,共师主,万个法师,共老君。与道教不同的是,巫教怕逢死,道教怕逢生,如果在进行法事中遇到这种情况,叫做隔桥,回去必须收兵。不管那个坛头都是如此,他们都是用五营兵马、五都兵将,即东方木神兵,南方火神兵,西方金神兵,北方水神兵,中央土神兵。分五色旗,东方青旗,东方东九夷,九千九百万兵,号称骑虎大将军,兵温和善;南方赤旗,南方南八普,八千八万兵,号称右路将军,援兵保驾;西方白旗,西方西六戊,六六三万六千兵,兵较少,纪律不严,队伍稀稀拉拉(不知什么原因,坚白旗的坛头都要背傩公傩母,串村走寨,游愿三年,敬奉才灵,否则从巫的人会瞎眼睛,绝后。这种坛头,在花垣很少);北方黑旗,北方北五帝,号称黑旗敢死队打头阵;中央黄旗,中央中三清,三三元管十万一千兵,黄旗为师,统率五万,号称黄斑恶虎大元帅。
四、从符水看巫教与道教的历史渊源
傩愿的全堂法事,不管哪个坛头,必须画符、造水、念咒、斗法,用于驱鬼治病,这与道教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符水原是道教之物,画符箓或烧符箓于水中谓饮之可以治病。在花垣地区民间流行用符水咒语治病驱鬼,降妖,斗法。不仅巫师使用,其它的人也使用,常见巫师用于法事的有观音水、老君水、雪水水、封刀水,其中有符有咒,用于治病的有六池水,吹眼翳水、摧胎水、封刀水,用于斗法的有镇邪咒、封刀咒、封狗咒、定身咒、封伤咒等。一直流传至今为人们所接受利用。
傩堂的法事中有以下几种符咒类型和“法术”。
1.巫师离开家门藏身咒之一。
藏我身变我身,我身变作半天一朵云,风吹云头朵朵动,不知哪朵是我身。去时大路化做大南蛇,小路化作小南蛇,去从南蛇肚内过,转归南蛇肚内回。人不知,鬼不见,去得清净,转得平安。
2.藏身咒之二。左手排祖师,右手做大金刀,念:
过香一道,祖师照变;过香二道,祖师照变;过香三道,祖师照变。弟千叫千应,万叫万灵,不叫自灵。行看勅水,想梦来灵,藏否身,变否身,出门三步动三声,就见锣鼓不见影,就见锣鼓不见身。去从犀牛口上转,转归犀牛口上回。弟子头上一魂,身上二魂,脚下三魂七魄,真魂本命,藏在香炉,收在水碗,人看不知鬼看不见,藏我身变我身,出门三步动三声,就见锣鼓不见影,就见锣鼓不见身。去打猛虎口上过,转归猛虎口上回。弟子头上一魂,身上二魂,脚下三魂七魄,真魂本命,藏在香炉,收在水碗,人不知鬼不见,八面山河都不见。
3.到了户主家中进行法事之前,收邪咒。
弟子划起铜收铁收,上不收天,下不收地,上不收风,下不收雨,要收红衣老师,黑衣道师,神汉打卦,讨米叫化,不常正法,不用正法老师,并收风灾火烛,强盗土匪,官师口嘴。怪龙怪神,收在天牢,压在地板,莫惊莫动,莫走莫移。弟子收邪已毕,要做天无忌,地无忌,阴无忌,阳无忌,年月日时百无忌禁,划水大吉大利。
4.在法事中调兵打吊时,用的斗法变身咒。
天灵灵,地灵灵,奉清师父下凡尘,相请下来无别事,驱除邪鬼御敌人,头披三层铁圆钟,身穿三层铁皮衣,脚穿三层铁草鞋,十分心肝化为铜肠铁肝,铜皮身上包三转,铁皮身上包七层,层层是铁,层层是铜。枪炮打不进,棍棒打不痛,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律勅。
5.雪山咒,是在清水法事中或咬铧口时用的。
井中撮来五湖赤水,山中撮来秧苗赤水,泉中撮来八大金钢赤水,要雪下雪,要霜下霜,云雨变成雪,赤水化成霜,奉请一个雪山刚,奉请一个海龙王,五月金鸡来报晓,什么大雪下登堂,七月里来七月雪,七月打开百门雪,雪山老母下雪来,左手变成雪将军,右手变成铁将军,天火烧不伤,地火烧不痛,弟子如法,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律勅。(手指对准铧口划一个雪字)。
6.贴符咒,清火时贴符使用
赫赫阴阳,日出东方,勅书此符尽扫不得。此符贴在一重房,邪魔鬼怪走慌张,此符贴在一重门,邪魔鬼怪走纷纷,此符上不短天,下不短地,头戴冠罡,手撑鬼印,人看长生,鬼看灭亡,前门划做一重山,后门划做一重天,人来看见仙人殿,鬼来看见五台山,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律勅。
傩堂法事中使用的三十六套手法,也是巫教的主要正法。其中最重要用于驱邪斗法搬营,在三套手法:1.大金刀、小金刀,2.五百蛮雷,3.九牛造三种手诀,第一种手式见图一;第二种手式见图二;第三种手式见图三。左右手交叉做。
还傩愿的整个法事过程中以舞蹈形式出现的场面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①大绺功舞,这种舞蹈的道具是用十六条红绿色的绣花巾(有二十四块的,最多的三十六块),夹在一条长约一尺的木棒上,绺绺下垂,形式美观,舞式有围巾、飞巾和扫巾三种。飞巾多用在迎神接驾、宴请宾客的时候,舞姿柔美活泼。围巾、扫巾多用在作战、降妖防身的时侯,舞姿雄猛英武。舞的内容是上打三十三天,中打妖魔鬼怪,下打十八重地狱。舞者人数不限多少,特别是上刀铁和送七人打先锋舞,舞者数十人,威武雄壮,冲锋陷阵,与鬼斗法,扫平道路,度亡人上天,动作都很优美。②踩九州,这种舞蹈是傩愿戏调兵遣将,扫荡邪精时用,道具有竹鞭和司刀两种,动作是用竹鞭和司刀二物交叉放地下使用。舞者按九宫方位作跳跃式旋转轮踩,进退都不能走错。方法是舞者首先脚踩九州第一坎,九离对南洋,左踩巽生州,右兑对西梁,乾奇雍州土,坤法跟上香,震法更相见,艮法斗三城,翻天对中宫。九宫方位实际上是按文王后天八卦的方位而行走,即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分有八门,即:生门、开门、休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舞者以坎门进由艮门出。翻身进中宫,如果踩错了就会伤身。⑧探子舞,这是傩愿神戏出洞的第一个舞蹈。舞者一人,后生着装,舞具用一根木棍,长约三尺,舞式有花棍,姝棍,扫脚棍三种;内容是开路、打各路邪魔鬼怪,为各路神兵到来扫平道路。④先锋舞,是在还愿中用来打开五湖四海、扫五方天瘟地气,为东家寻找财源。舞者扮成一个美丽仙女、两手舞动白旗,动作有出洞、腾云、上路、主客相会、拜圣、洗澡、招财进宝、塞海、唱花、原根、迎神归洞。⑤开山舞,这是还愿中用来斩杀邪魔的,其形式是舞者扮装一个朱面红发的大将,凶恶丑陋,一对獠牙出口皮,头生二角,手持板斧,砍劈五方邪魔,下海寻斧,为主招财进宝等动作。⑥八郎舞,是在还愿中用来分标打算的,动作有唱途景、会主、拜对、拜圣、看猪、看羊、喊猪、喊羊、买猪、买羊、讲价、对银捆猪、宰牲、开肠破肚和宰牲全都过程及分标打算,最后交上刀手等动作。⑦土地舞,舞者扮作一个精神壮健的老人、在南山勤耕细作,按季节生产得到全年大丰收。动作有砍火畲、烧山、挖土、担粪、播种、打害鸟、看水、除虫、中耕除草、追肥、收割、晒谷、进仓等工序,都体现了地方的生产特点和民族风味。
综合上述,傩愿戏从神案布置和法事程序,舞蹈,法术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氛,地方特色及民族特点。傩愿戏的演员,除少数临时搭班客串的外,绝大部分都是职业巫师,或叫大法老师。这些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精通五行,天时和各种技术:如占卜、择日、绘画、雕刻、剪纸、气功、拳术、画符、造水、念咒、斗法等。凭他掌坛的技术高低,从事巫教的时间长短和传教的代数,坛头的广度,分别封以各种称号,一般分为大法师和徒弟两种。对内坛分有掌坛师、左坛师、右坛师、保坛师、坐坛师、撞坛师等各种名目。从教的人要接受度法,要遵守十条戒律才能度法,即是一不许咒骂天地、二不许忘恩负义,三不许忤逆父母,四不许酗酒撒泼,五不许胡言乱语,六不许忘引度师、保举师、唱度师,七不许轻师贱法,八不许三心二意,九不许贪奸赌博,十不许乱学邪法。十方施主有请,不论穷人、富人,男的、女的,隔山、隔水,官员、亲属,恩家、仇人都要去才能得到度纸。傩愿戏是—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戏剧,研究傩愿戏,对人类学的研究,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