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研究-->文章
我唱“筒车”谣

周铁光

  大型花鼓戏《筒车谣》曾荣膺第五届文华新剧目奖。重演该剧,仍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急于倾诉的渴念,一种源于内在激情的呼告,一种撼动基本生存方式的活力。我在该剧中担当领唱、伴唱。伴唱在花鼓戏中很少见到,然而在新型花鼓戏《筒车谣》一剧中,为渲染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理,评价舞台行为,作了大胆的尝试,从而使伴唱在该剧中形成了一大特色。

  一、古老的筒车,吱吱呀呀运转得如此沉重

  古老的筒车,叽叽哑哑缓慢地运转,就像一位历史老人,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迈着沉重的步伐无休无歇地前行。随着山歌号子、呐喊声把观众带入一种山乡陈旧苍老的环境,能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悠远和沧桑。他在哭泣,他在诉说,他在自强不息。谁为他代言,当然只有伴唱。伴唱代他诉说,伴唱代他哭泣。

  谁都知道,演自己容易,演别人难,当代言人更难。我既然当了他的代言人,就一定要当好,当一个合格的代言人。若要真正了解他,熟悉他,到掌握他,就必须做到筒车是我,我是筒车,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准确地传达他的信息,传达出他想要讲的故事。因此在第一段伴唱把握上,根据唱词的风

  格,我采用一种童谣形式的演唱技巧,进行释译出筒车的沉重心情。“摇呀摇,摇呀摇,摇大伢崽捡柴烧,一天捡一把,十天捡一挑,天晴有柴卖,落雨有柴烧,又有卖、又有烧,还有银毫子进腰包。”这一伴唱,一下抓住了观众,同时观众的心情随着筒车的运转而沉重起来。第—块戏中的“女人苦,女人难,成家立业如背山。鸡肠子路啊你要走,狗牙齿岭啊你要攀!”这一伴唱,都是筒车所要诉说的女人的命运之所在,也可说这是全剧的戏眼,因此在伴唱上决不能轻飘,更不能随和,而要像铁砣一样,扎进观众的心灵,让他们感到沉重,感到酸痛。因此我在此处采用湘西民谣那种哭嫁歌的风格,如采用“破嗓”、“水嗽音”(哭泣声)、“气颤音”三种专业演唱技巧,再加上低沉而又婉转的唱法,从而使这段伴唱,起到真正为筒车代言的作用,起到诉说女人不幸命运的作用。也为第—块戏给观众传达了:“一声妈妈一声娘,一阵揪心一阵慌。数尽世间千般苦,最苦莫过崽离娘——”之主旨。

  二、水欢人欢,筒车欢

  数年以后,又逢插秧时节,布谷声声。水欢人欢,筒车也欢。伴唱由此唱出“打鼓要打高山鼓,唱歌要唱插秧歌。富民政策就是好,歌声飞出山窝窝。”这段伴唱是打破前段的沉闷,让观众那沉重的心情能得到短暂释怀,因此我在唱这段伴唱时采用湘潭传统的插秧歌那种逗趣的风格来伴唱,要唱得甜,唱得悠美,唱得人心花怒放。接下来的—段伴唱是写山村夫妻之间那种带有几分野性,又带有几分羞怯的情趣,采用“嘘声”,字轻音轻,捏着嗓子唱,“堂客驮肚喜煞人,想要听怀脸又红,月朵离怀隔得远,隔着小衣隔着裙,好比云南隔山东。”这段伴唱我根据月下这个特定环境,像说悄悄话一样的演唱,使人感到夫妻之间那种窃窃私语的味道。

  戏发展到了中场,女人怀孕生男生女,这将决定女人一生的命运。是否生男生女,又要去摸瓜来预示,女人的命运象通过摸瓜来决定,这实际是女人的悲剧。这段伴唱就要唱出女人的几分无奈和企盼,唱出女人的担心和恐慌。“隔壁嫂子开了怀,摸到瓜园豆棚来。摸得南瓜生贵子,摸得扁豆生女胎,哎呀咧,手要长眼心要乖。”这正是与前面提到的戏眼遥相呼应,同时也是一种发展和升华。摸瓜歌轻轻唱来,可听着如针扎心,无不为之不平,无不为之叹惜,也无不为之无奈。

  三、转麻木了的筒车开始复苏

  筒车无休无息地运转,演绎着无数悲欢离合,离合悲欢的故事。他的心的确早已转麻木了。因此在这段伴唱中,带有几分凄怨、嘶哑,“人怕绝望草怕秋,血水和着泪水流,米汤太酽要开坼,伤心太过要白头,难分难舍也要丢!”当唱到“丢”字的时候。我采用喊山的唱法加重和加长语气,有意突出这个“丢”字,因为这个“丢”字,是女主人公在绝望之中开始觉醒的信号,她也开始明白这个“丢”字的真正涵义,该丢的东西就要丢,死抱死守,只能把自己缠死、守死,最终还得丢。因此,这个“丢”字既是全剧的转折,也是女主人公命运的转折,同时也是麻木了的筒车的复苏的转望。

  充分利用演唱技巧,以情带声,伴唱把简车以形象为媒介、为载体,从悦“观众之目”,达到了悦“观众之心”的高度。伴唱赋予筒车以灵魂,以生命,从而感召着广大观众,久久难以忘怀。

来源:《艺海》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