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唱功非常重要。唱戏唱戏,首先就要唱!“唱、做、念、打”,唱是第一位。有人说祁剧唱腔不好听,这不合乎事实。祁剧唱腔如果不好听,就不会流行湖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广大地区,受到如此多的观众喜爱,问题是唱得好不好。过去何官品、颜韵瑞等老前辈,在台上开口唱,台下鸦雀无声,千百观众屏息静气地听,就是因为他们唱功到家,感动人。所以说,不是祁剧的唱不好听,而在于会不会唱,唱得好不好。
我们唱祁剧,吐字要讲“单、双、空、实”。舌舐上腭为单,嘴唇窝拢为双,舌头舐空、音出喉腔为空,不属上三类的字则为实。祁剧各个行当有各自的唱法:如花脸用霸音,丑角用本音,小生用子音,旦角唱窄音,生角也唱本音。生角、小生和旦角还有真、假声结合的唱法。生角老的唱法尾上用沙音,就是用假嗓唱的,解放后这种唱法改掉了,现在全唱本音,因为这沙音调太高,不太容易正。
生角戏的唱特别多,一般可归纳为三类:
1。唱功戏。这类戏中,有些有大段的唱腔,唱北路的如《天水关》、《金沙滩》、《纪信救主》、《磐河桥》等,唱南路的如《法场换子》、《程婴救主》、《孔明拜斗》等,一唱就是几十句,很难唱。还有一种情况是一出戏中唱腔很多,有一批皇帝戏如《刘璋让位》、《献帝让位》、《煤山上吊》等便是。这类皇帝戏都是悲剧,要求唱得悲切深沉。
2.唱讲相间的戏。种类戏唱了又讲,讲了又唱,或唱中有讲,讲中有唱,也是很费气力的,如《审柏文连》、《审刺客》、《比干剖心》等戏。
3.唱做并重的戏。种类戏边唱边动身段,难度很大,如靠马戏《杨滚教枪》、袍子戏《莫成替死》、《秦琼表功》、《兄弟酒楼》、《宋江杀惜》等。
怎样才能唱得好呢?
一定要懂得唱的形式。如唱起板就有“内起板”和“外起板”之分。“内起板”即唱起板后上场,如果场上无人,一句起板可分作三节唱或两节唱;如果场上有人等着,则只能作两节唱甚至一节唱完。“外起板”是在台上唱起板,一般是一口气唱完;也有不同情况,如表现剧中人昏倒了,要求一口气唱完就不合理,就应分作三节唱。
至于怎样唱好?首先要求咬字准。咬字不准,腔就唱不圆,要字正腔圆。字别了,腔也就变了,就听不清意思。除了前面讲的吐字分单、双、空、实之外,咬字还要按吐字发声各部位来用力,分为牙齿、舌尖、鼻孔、口腔、喉头等几个部位,不同的字在不同的部位,搞清了发音部位,字才能准。其次,要学会运气、调音。要求会用小腹部的丹田之气,唱的时候要注意能放能收;运好气才能传得远,送得匀,才听得清。我们生行的唱要求刚劲有力,唱得干净清楚,不带杂音。这就要善于调音韵味,会控制;行腔要保持原口型不变。第三必须经常练嗓。我师父告诉我用一根两尺来长的竹筒练嗓,每天早晨到野外去通过竹筒喊嗓,喊得要有回音,但不要顶风喊;如果喊哑了,用杉木火炭烧红拌葱头、姜片、白糖冲水服后休息即愈。还要保护好嗓子,特别是青年变嗓期,要特别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