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颜旭慧本报记者吕琳瑗 长沙报道 “三叹玲玲咏,一映梅花红”。5月20日,湘昆当家花旦雷玲在成都摘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昆曲对于雷玲的意义,正如她的微博签名所描绘的那样:“昆曲是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的爱人!只是我会老去,而他永远年轻!”
潇湘晨报:听说你曾一度离开过舞台吗?为什么?
雷玲:(上世纪)九十年代整个戏曲都不景气,中间有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像我这一批演员,甚至比我们还年轻的演员,基本上都不怎么在团里上班了。我当时也出去开了个饭馆,大概有四五年。那段时间觉得很失落,自己那么喜欢昆曲,自费出去学来的东西却没有展示的舞台,可以说有些心灰意冷。那个时候认识的新朋友,都不知道我会唱昆曲,我也不愿意提起。
潇湘晨报:昆曲演员的成长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雷玲:昆曲演员的成熟期在35岁到40岁。京剧和其他剧种在20、30岁是最好的时段。昆曲演员的成熟太慢了,只有经过更多的生活阅历,对于艺术的掌控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才能表达好人物的精神个性。老先生们说过,两个成熟的演员,基本功各方面差不多,拼到最后就是拼文化。昆曲太有文化了,越学得深入越觉得自己肤浅。
潇湘晨报:听说昆曲从化妆开始,就是一门艺术?
雷玲:是的,从化妆到饰品的选择都特别精细。先是脸部妆容,少半个小时,长的要一个小时,这一般都是我们自己完成,因为只有自己才懂如何凸显自己的优势。化完妆以后要贴片子,片子是一种树上的天然胶,用开水烫开,然后搅拌,会出来一种黏稠的汁液,把汁液充分揉到头发里面,再用梳子去刮头发,贴在面颊上,形成好看的弧度,这样一道工序下来,经常要一个小时。
潇湘晨报:服装呢?
雷玲:昆曲服装很多都是源自手工刺绣。头饰更为讲究,以前的老艺人收集翠鸟脖子上的那圈蓝色毛发手工拼凑,经常一副都要做上一整年。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学,老艺人都老了,我们要得来精致的服装与发饰也越来越难。传统艺术的传承,要耐住寂寞和清贫。
潇湘晨报:从词曲上,昆曲如何美?
雷玲:京剧两百年历史,昆曲已经六百年了。昆曲的曲词美,是因为都是古诗词,对于词的平仄、押韵和长短句很有讲究。有听京剧、赏昆曲的说法。昆曲要赏,用眼睛、耳朵和心去感悟。从伴奏乐器来说,昆曲的主要乐器是声音柔美婉转的笛子,本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此外,昆曲是歌舞形式,动作和唱词要协调一致,举手投足间美丽流转。
潇湘晨报:在各种艺术形式齐放的当代,美丽的昆曲将如何走下去?
雷玲:首先,我们身上要有传统的底蕴,才会有新的表现力。在我看来,昆曲应该像一朵优雅的兰花。二胡几把,古筝一台,配上竹笛,一桌两椅。在演员的一笑一颦一动一唱间,品出文化与时光的味道。这样的昆曲才能日久常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