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九十华诞之际,身处首都,有幸观摩从全国调来的部分现代戏优秀剧目。感受就是一句话:这是戏剧现代戏丰收的检阅,展示的是一道舞台艺术亮丽的风景。
说检阅,这里有积累的丰收:豫剧《铡刀下的红梅》,是党的八十华诞的献礼剧目,2001年推上舞台,一炮打响,每年巡演三四百场,所到之处,首选此戏,而该剧已斩获文华大奖、舞台精品工程榜首等诸多荣誉;豫剧《村官李天成》演出近千场,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湘剧《李贞还乡》、方言话剧《三峡人家》、苏州滑稽剧《顾家姆妈》等,也都为精品工程资助项目,有着广泛的影响,几年来不断加工提高,正向更高处攀升。
这里也有新创的辉煌:秦腔《西京故事》今年3月1日首演,短短3个多月,已演出90多场,反响强烈,叫好声一片!四川省人艺为“5·12”汶川大地震3周年特意创作的话剧《大川之灵》,笔触放在灾后慰藉,心灵重建,视角新,情感深,颇具特色。
说多彩,这32台剧目,涵盖了话剧、舞剧、京剧,特别是地方戏曲占大头:粤剧、秦腔、豫剧、湘剧、评剧、吕剧、沪剧、甬剧、蒲剧、陇剧、锡剧,以及花灯戏、二人台、滑稽戏种种,诸乐齐鸣,余音绕梁。
高扬革命精神奏响时代强音
党诞生以来的90年,是极不平凡的90年: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展演的剧目,便集中地艺术地展示了这些丰功伟绩,倾情歌颂了为此奋斗的可歌可泣的优秀党员、世间楷模。
福建省人艺带来的话剧《小平您好》是再现深圳历史巨变的剧作,记述了小平同志以战略眼光作出的惊世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闸门!
被毛主席誉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不愧为“铡刀下”光彩照人的鲜艳的“红梅”(豫剧《铡刀下的红梅》)。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身影,出现在湘剧《李贞还乡》中,时空交错的舞台,将这位从湘水边童养媳到身经百战女将军的过去现在,活龙活现地介绍给了观众。
目光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根据河南濮阳县西辛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事迹创作的豫剧《村官李天成》,歌颂了克己为公、一心为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基层干部。他表明心迹的那首“吃亏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上海宝山沪剧院创演的《红叶魂》,写的是纪检战线的英烈王瑛。剧作侧重抒写她的内心世界,写她与母亲、儿子、丈夫、弟弟的亲情,写她与同事、下属、友人,特别是与民众的感情。一个细节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深夜寻访案件知情人之际,看到农村进城的“背二哥”(山城里背运谋生的苦力)露宿街头,栉风沐雨,下决心要为他们做些实事,后来在她推动下建立了“背二哥公寓”等。而当受到夸赞之时,她回答:是我们欠他们的!一个“欠”字,道出了人民公仆的自觉,道出了公务员的本色。
以真人真事为对象的写作,成功者都重在写人,写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人,写充满人情人性的人;而力避简单化,口号化,脸谱化。一些作品更在摆脱真人真事局限、力求典型化上下功夫,积累了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承继。
贴近生活激流 关注社会民生
顾名思义,现代戏写的是现代、现实,绝对不能离开现实生活,不能回避社会矛盾。而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直接关连着作品的高度、强度。那些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民众之作,那些躲在宾馆别墅里凭臆想闭门造车之作,是绝不会有生命力的。
这方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参演的秦腔《西京故事》的成功,给人们许多启发。这是剧作家陈彦继《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之后,奉献的又一部现实题材力作。与前两部相比,《西京故事》的最大特点在于挖掘之深,开拓之广。这是一部写农民进城“寻梦”的戏:有勤奋劳作挣钱供孩子念大学的老一代;有理想与现实巨大落差中变态失衡的第二代;有饱含陌生感、漂泊感、孤独感、卑微感的农民工;也有城市心灵空虚的“富二代”,心狠手辣的包租婆……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在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交融碰撞中,演绎了一台亦悲亦壮、亦庄亦谐的社会活剧。正像文化部部长蔡武看完演出接见演职员时所说:“这出戏的题材、主题和表演都极具特色,既充满大西北的乡土气息,又富有时代感,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以及人的内心冲突表现得十分深刻。”“我们提倡关注现实生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特色,反映老百姓所思所想。”
甬剧《宁波大哥》写商品大潮中一对异性兄弟生死相助、涌泉相报的故事。在物欲横流、价值失衡的当前,这种歌颂和提倡,不也是对生活的干预,对民族美德的弘扬,对污泥浊水的涤荡?
撷取生活浪花,重在多彩呈现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这生活中的哲理,同样在艺术创作中闪烁着光辉。这次现代戏展演中,我们便可喜地看到这方面的成功实践。
一台名为《咱们村里的新鲜事儿》的小戏组合,让观众大开了眼界。这台由天津评剧院三团创作演出的剧目,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活泼幽默,人物形象生动,新农村新人新事新风气,扑面而来,尽收眼底。正像他们表述的:“豪情满怀,激情似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在农村大地吹响!”我们看到了《相亲风波》引发的农民工维权话题;《选举之前》老主任给年轻的有作为的候选人,投出了心悦诚服的一票;《家务事》里村支书为筹款和妻子闹出的一出情趣盎然的小误会;《咖啡情》里对亲情的呼唤,等等。各段小戏艺术质量上难免有些参差,却都活泼可爱。
大厂评剧歌舞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小戏组合》,颇具特色。这个一向以写农村、演农村、为农村人演为宗旨的基层剧团,常年摸、爬、滚、打在农村,他们熟悉农村,懂得当今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懂得他们的口味和要求。这台“组合”便不拘一格:有作为骨干的小戏小品,有歌唱舞蹈,有说唱曲艺,甚至有杂技魔术。演员们多才多艺,剧场里笑声不断。耳濡目染之余,我似乎觉得,我们一向自守的“戏剧观”,是否也需要做些调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