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文献-->戏剧动态
湖南用改革精神办好艺术节



  多年来,艺术节一直是个“香饽饽”,无论你走遍东西南北中,形形色色被冠以各种名目的艺术节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艺术节虽然都属高投入、大制作,却未必赢来两个效益的互动、回报,特别是作为舞台艺术的艺术节,身处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如果漠视多元文化其优胜劣汰的真面目,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装旧酒,则势必步入“文化人的自娱自乐”的死胡同。

湖南是文化大省,也是戏剧强省,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接连举办了30多届文艺盛会或戏剧汇演,即使是在百花凋零的“文革”年代里,全省专业表演团体的汇演也从未间断。据统计,60年来共创作、生产了300多台大型剧目,2000多个优秀文艺节目和一大批戏剧表演尖子演员,这无疑为弘扬湖湘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的30年间,湖南的戏剧艺术整体上也是与时俱进,尤其是各地举行文艺盛会,兴办艺术节的鼓锣声响不绝于耳。值得一提的是,举办者们也挖空心思在汇演的形式、内容乃至评奖机制等诸方面尝试过改进或改革,也确在小范围里取得成功,但“万变不离其宗”,在事关全局的办节指导思想上依然跳不出多年的藩篱,这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出好戏、出人才、争夺奖牌。奖牌是领导无可非议的“政绩”,也是演员骄傲的资本或不可或缺的“硬件”,许多地方,许多单位由于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高投入、大制作,最终是奖牌入室,马放南山。甚至有的院团负责累累,难以为继,根本谈不上送戏下乡,与民同乐。这种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自吹自擂,自娱自乐”的办节思路时下已被社会多元文化的大潮冲击得支离破碎。近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周祥辉,他说:“我们今天举办艺术节不再只是为出几个好作品,颁发几个大奖,我们的全部目的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推进演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要让戏剧定位于市场,生根在民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届艺术节定名为“向祖国汇报——2009湖南艺术节”,其意义非同一般。为此,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把它提上议事日程,从去年下半年起就紧锣密鼓地召开了有专家、票友和工作人员参加的大小会议几十次,并对全省各地报送的参演剧节目、参赛作品,逐一进行认真的论证,先后进行了200多次作品咨询、论证会议,共指导、加工剧节目台本100多部(个)。还派出团队去兄弟省市学习取经。他们深切地感觉到,贵州文化人以放眼本土和世界的改革目光,打造了一台特色浓郁的《多彩贵州风》精品节目,将两个效益笑藏囊中,我们演艺湘军也要依凭自己的实力,以更加开阔的胸怀,更加多元的思维,彻底走出“自娱自乐”的困惑而步入院团体制和演出机制的改革新天地,让本届艺术节在三湘大地闪出新的亮点,让湖南人民留下金秋美好的记忆。正是在办节思路上的“凤凰涅槃”,形成了以下几点令人耳目一新的格局:

一、坚持文艺与人民群众亲密接触,充分体现让艺术回归人民,让人民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既注重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展示与交流,又提倡专业剧团、剧目之间的竞赛与观众参与。其次,在群众参与的深度、广度上也有新的突破。艺术节不仅有31台剧(节)目在剧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以及韶山红色旅游景点的演出(如大型音舞诗画《韶山升起红太阳》),同时,在演出票价的定价、票务营销等方面实行“低票价运作”,充分体现文化惠民、演艺便民的导向和服务意识,真正体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

二、以举办艺术节为契机,加快文化创新的步伐。本届艺术节,无论是剧节目的创作、演出导向、申报选拔机制,还是办节思路和方式上,都比以往更强调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比如,在具体的艺术生产实践中,广大创作人员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更加尊重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把组织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与平时剧团的演出经营结合起来,注重开发本地、本单位民族、地域文化资源,整合艺术人才优势,创作作品精益求精。至于在艺术生产管理机制、投资、融资方式和演出营销策略上,强调把市场意识与精品意识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艺术节剧节目入选资格审查以及评奖机制等方面,坚持将演出场次、效益、观众评价作为艺术节评奖的重要依据,让群众和市场检验成为艺术节成效的权威评判者,彻底打破以往演戏只局限于“圈内热”“自娱自乐”的模式,从资源整合、生产经营上呈现出优势互补,跨区域合作的新态势。如,湖南省祁剧院与衡阳市祁剧团联手打造的祁剧《梦蝶》即是一例。

三、在办节思路和方式上呈现出更加开放、多元的态势,在继承过去大型演出活动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尝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运作思路和机制,逐渐改变过去由政府大包统揽办大型艺术活动的老套路,坚持正确导向,实施宏观调控。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举办艺术节,越来越重视艺术节品牌打造及社会的参与度,比如,对办节的地点、方式进行了变通,采取以省会长沙为主会场与株洲、岳阳、浏阳等地分会场相结合办节的方式,在对专业艺术参演团及演出剧场进行补贴时,采取“政府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机制,增强了参演单位的质量、成本意识。群众文化方面,美术、书法、摄影三项展览则是引进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赞助协办,获得皆大欢喜效果。

四、艺术节组委会委托湖南文化艺术基金会积极通过市场运作、筹措办节经费,艺术节组委会及所属工作部门,转变观念,不再拘泥于等、靠、要,而是想法设法,先后采取多种方式、途径与一些文化经纪公司、大型厂矿、企业、宾馆洽谈合作,努力争取资源共享,共办共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办节经费不足,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如何争取社会力量兴办文化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五、在艺术节的宣传报道上,努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大了艺术节的宣传推广力度,本届艺术节将和大众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组委会专门开通了红网和湖南文化网两个艺术节宣传网站,专门制作了“艺术节”统一页面,共同展现2009年湖南艺术节的盛况。两个网站将开展“我最喜爱的剧(节)目”观众投票评选活动,“专业艺术剧节目观众评委征集”等活动,同时,艺术节还欣逢“教师节”和“国庆节”两个重要节日,将通过两个网站为广大爱好文艺的教师和国庆节前一个月即9月出生的幸运儿和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赠票鉴赏活动。

相信在改革东风的吹拂下,湖南艺术节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来源:红网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