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相关剧照】
【相关文献】
【相关视频】
【相关音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人物-->演员
彭俐侬(1930-1985)
  彭俐侬(1930~1985) 湘剧女演员。长沙市人。父亲彭菊生是湘剧名琴师。1942年随父在桂林参加中兴湘剧团。1949年8月全家参加洞庭湘剧工作团。彭俐侬擅长青衣,兼工花旦。1952年在《琵琶上路》中饰赵五娘,获全国会演演员二等奖;1955年主演《拜月记》中之王瑞兰又获省会演演员一等奖,此剧于1957年摄制成电影。她又曾主演过《菊花》、《山花颂》等有影响的现代戏。彭嗓音浑厚圆润,行腔很有特色,尤以高腔更具功力,自成一家。《琵琶上路》中的【清江引·放流】是她演唱的著名唱段。又在弹腔戏《断桥》中创造了【正南路三眼】的新板式。她曾任省湘剧院副院长、省艺术学校副校长、中国剧协湖南分会副主席等职。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彭俐侬》中篇传记。(来源:湖湘文化大辞典)

  彭俐侬(1930~1985) 长沙市人。湘剧女演员,工旦行。1941年冬,她随父亲彭菊生所在戏班逃难至广西桂林,参加了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并由田汉推荐在《新会缘桥》一戏中扮演春香,从此开始了湘剧艺术生涯。她天资聪颖,除父亲(著名琴师)亲自授艺外,又得萧金祥、吴绍芝、徐绍清等名师授教,艺术大长。1949年随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团后,成为该团的当家旦角。1952年,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中,与徐绍清合演《琵琶上路》,成功地塑造了赵五娘的舞台形象而获演员二等奖。1956年,湘剧传统戏《拜月记》拍成舞台艺术片,她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王瑞兰这一古代少女形象。在以后2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塑造了《柜中缘》中的刘玉莲、《仁贵回窑》中的柳迎春、《断桥》中的白素贞、《春雷》中的潘亚雄、《江姐》中的江姐、《山花颂》中的老奶奶等古代和现代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妇女形象。1977年调省艺术学校任教。她以唱工见长,尤以演唱高腔闻名省内外。她嗓音纯厚柔和,行腔吐字都很讲究,深为同行和观众称赞。她在唱腔设计上也很见功底,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与其父在《断桥》一戏中创造了新板式[南路正三眼],在《柜中缘》一戏中又创造了“手捧金针绣嫁妆”一段活泼动听的[平板]唱腔。她所扮演的角色,其唱腔几乎都由她自己设计。(来源:湖南戏曲音乐集成)

  彭俐侬(1930~1985) 1930年出生于长沙市的一个湘剧世家,其父彭菊生为湘剧名琴师。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就受到了湘剧艺术的薰陶,1942年她才12岁便随父参加了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深得田汉和安娥夫妇的喜爱。1949年,彭俐侬加入解放军第12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工作团(省湘剧院前身),主演《九件衣》、《江汉渔歌》等新剧目,1952年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22岁的她便与徐绍清合演高腔《琵琶上路》而荣获演员二等奖。1957年,她又在电影《拜月记》中主演王瑞兰,一时名噪省内外。

  彭俐侬擅长青衣,兼工花旦,嗓音浑厚圆润,行腔运转自如,尤以高腔更具功力,自成一家。其表演也能从人物出发,在《仁贵回窑》中塑造的柳迎春一角,能突破传统的束缚,溶青衣、花旦乃至大脚婆旦的表演于一炉,将人物演得真实可信。她在唱腔的发展上甚有建树,在《断桥》中创造了“正南路三眼”,得到同行赞誉。另外,她还与范正明先生合作改编了《琵琶记》上下集。

  彭俐侬为湘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接班人,早期的左大玢、李自然,稍后的陈爱珠、颜燕雨,晚期的庞焕丽、黄虹和朱米等,均是省湘剧院各个时期的旦行挑梁演员。

  彭俐侬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湖南省剧协副主席、省湘剧院副院长、省艺校副校长等职,1985年因病逝世。(来源:剧坛记事)

彭俐侬,女,原名励侬,长沙市人,生于1930年3月。父亲彭菊生(字绍昆),为湘剧名琴师。俐侬幼时聪颖,6岁在轩辕殿小学读书时,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她就参加儿童团上街宣传抗日。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家被烧毁,从此辍学。跟着父亲在戏班里生活,耳濡目染,不论高腔弹戏,一学就会,一会就当众表演,常常能“赚”到许多铜板。班里人都说她是一块唱戏的好料子。1942年在桂林,和父亲一道,参加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在田汉新作《新会缘桥》中扮演丫环春香,这是她第一次登台演的角色,接着又和14岁的庄秀英(名二靠庄华厚之女)合演了田汉的小戏《侣伴》,受到田汉和夫人安娥的赞赏。安娥热心教她读书识字,彭菊生也开始教女儿的“开荒戏”《落园结拜》。这段时间,俐侬看了吴绍芝许多戏,成为她幼时心目中的偶像。1943年,中兴湘剧团在长沙演出时,被国民党湖南当局视为“有色彩”的剧团而解散。彭菊生父女被聘到邵阳,在义华抗敌湘剧团演出。在这里,彭菊生遇到老友人称“戏状元”的老旦萧金祥,将俐侬拜在他的名下为徒,学唱青衣。在练基本功方面,萧老师要求极为严格。如“拿顶”,一次要燃完一支香;“踩蹻”则要在水缸边上行走。彭俐侬以坚韧的毅力,接受了严师的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抗日战争胜利后,她随义华湘剧团漂泊演出于洞庭湖各县镇,由于家传师授,几年之间,艺事大进,学会了《琵琶记》、《黄金印》、《秦香莲》、《打雁回窑》等80多出传统戏,17岁就已成为剧团的挑梁演员。这几年中,剧团不断从长沙聘来徐绍清、杨福鹏、董筱艳、张淑娥等诸多名角,使俐侬拓宽了艺术视野,她第一次和“高腔泰斗”徐绍清合演《琵琶上路》,得到徐师毫无保留的指点。她从徐师处不但学了不少高腔曲牌,特别是高腔演唱方法上获益更多,她进一步感到高腔的艺术魅力,决心在高腔演唱方面下一番苦功。

  1949年8月,彭俐侬全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工作团(今湖南省湘剧院前身)。曾主演《九件衣》、《江汉渔歌》、《武松》等新剧目。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与徐绍清合演高腔剧目《琵琶上路》,获演员二等奖。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1955年在湖南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中主演《拜月记》中之王瑞兰,获演员一等奖。1956年湖南省湘剧团进京,在政协礼堂汇报演出《拜月记》,由程潜省长陪同周恩来总理、贺龙元帅上台接见。1957年《拜月记》拍摄成电影,为湘剧第一部戏曲艺术片。这也是彭俐侬舞台艺术生涯的顶点。此后,由于“左”的错误路线,她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年仅30岁,舞台上的形象就逐渐淡化,在“学习彭俐侬,赶上彭俐侬,超过彭俐侬,打倒彭俐侬①【注:见《梨园英华——彭俐侬》第207页,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极左”口号下,她仍然以湘剧事业为重,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培养青年演员,作为在逆境中自我心灵的安慰。她教出的弟子很多,如左大玢、陈爱珠、颜燕雨、刘韵英、庞奂丽、黄红等,大多为国家一级演员,还有不少再传和私淑弟子。

  在“文革”中,彭俐侬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下放城步苗族自治县,1972年分配到邵阳地区文工团祁剧队任副队长,1973年底回到省湘剧团任副团长,1978年任省艺术学校副校长。

  “彭俐侬擅长青衣,兼工花旦。她嗓音浑厚圆润,行腔很有特色,尤以高腔更具功力,自成一家。如《琵琶上路》中长达60句的《清江引·放流》,既无伴奏,又少动作,演唱难度较大。她唱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准确表达出赵五娘离家寻夫时与邻居张大翁依依不舍的复杂感情,行家‘叹为观止’。表演上她坚持从生活、从人物性格出发,运用行当又不受其拘束。湘剧弹腔戏《打雁回窑》中柳迎春,原属青衣行当,彭俐侬随人物性格的发展,熔青衣、花旦乃至大脚婆旦的表演于一炉,和谐统一的将柳迎春演得真实可信。”②【注:见《湖南地方剧种志·湘剧志》第271-272页,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彭俐侬对待艺术创造,严肃认真。她22岁饰演《琵琶记》获奖,到54岁逝世之前,仍在钻研、创造、发展。为了更好表现赵五娘描画遗容,便决心学画,亲身体验。在《闯帘》一折中,她将赵五娘的“一闯”发展为“三闯”,这一强化戏剧冲突,突出人物性格的艺术构思,是在她逝世前一年完成的。她演主角如此,演配角亦然,《打猎回书》中的二娘岳氏,一般由“贴烂”旦角扮演。她坚持“角色无大小,一台无二戏”的演员职业道德,把一个仅有几句道白、六句唱词的配角,塑造得十分成功,传为剧坛佳话。20世纪40年代“吴绍芝演《拷寇》,曾指名要彭俐侬配演寇珠,吴对配角向来是要求严格的”① 【注:见王升和《湘剧近百年史料琐谈》,载《湖南戏剧》月刊。】。说明彭俐侬角色不分大小的思想并非偶然。1963年5月,田汉对她演的一主(赵五娘)一配(岳氏),题诗赞赏:

             唱断铜琶传上路,舞来白兔喜回书。

             人情深入功夫到,挥洒歌坛意自如。

  ②【注:见《田汉全集》第12卷第474页,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彭俐侬自1958年尝试演现代戏起,前后排演了《丰收曲》、《菊花》、《春雷》、《江姐》、《山花颂》等十个剧目,这些在特定时期排演的现代戏,都成了过眼烟云。她说:“我虽然演了十多出现代戏——但并没有创作出一个使我感到满意的人物形象。”③【注:见《梨园英华——彭俐侬》第20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但她在运用高腔表现现代人物思想感情,很有创造。如《春雷》中她扮演青年革命者潘亚雄,在发动农民群众时的重要唱段《大风大浪快来了》,是她的精心创作,受到业内外的交口称赞。她的学生、国家一级演员陈爱珠认为“大风大浪”这段唱,“彭老师跳出了十四个音阶,通过革新,吸取歌剧《春雷》的东西,形成一种新的高腔,新的旋律,表现新的人物。传统高腔要革新,要增强表现力,自然要吸取兄弟剧种、姊妹艺术的音乐旋律。彭老师是兼容并蓄,善于融化——从她口里唱将出来,不着痕迹,你不得不承认他是湘剧的。这一点使我最佩服。”①【注:1998年5月20日采访陈爱珠笔记。】她的另一学生、国家一级演员左大玢,为师傅演现代戏归纳了三条:“彭老师演现代戏,一是坚持从人物出发,不是从传统程式出发;二是戏曲而不是话剧加唱,是湘剧而不能姓‘歌’、更不能‘四不像’;第三,‘唱腔半台戏’,她特别重视唱腔革新,不是为改而改,更不是踢开传统唱腔去另起炉灶。”②【注:1998年5月18日采访左大玢笔记。】

  彭俐侬因家贫,读书不多,又非科班出身,然悟性颇高,善取诸家之长。她参加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和以梅兰芳为主任的演员训练班后,目睹全国名家风采,开拓了艺术视野,深感时代变化,于是发奋读书,钻理论,攻绘画,学简谱,文化水平,艺术修养提高甚快,不但演戏,且能改革音乐唱腔,如弹腔戏《断桥》,她为了准确、深刻表现白素贞对许仙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在父亲支持下,创造了“正南路三眼”的新板式,得到戏曲音乐界的承认,作为唱腔传世。她撰写表演艺术文章及艺事回忆录共约十万字,还曾创作、改编《王熙凤与尤二姐》、《杜十娘》、《二度梅》等剧本。和范正明合作改编的上下集《琵琶记》,她写出初稿后就不幸逝世,后由范正明完成,并于1991年搬上舞台,由她的两代学生陈爱珠、庞奂丽扮演赵五娘,获得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奖和剧本奖,剧本亦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彭俐侬生性淡泊,不爱交结。在“左”的错误年代,历经坎坷,不到30岁即被迫脱离舞台,让她教学,她以湘剧事业为重,无半句怨言,尽心尽力培养出一批中、青年优秀演员。

  彭俐侬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任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1978年任湖南省艺术学校副校长。1985年1月16日因病逝世。老一辈戏剧理论家张真30年前在北京看过彭俐侬演出的《琵琶记》,印象很深,从报刊上看到彭俐侬逝世的消息,“不禁感到万分惋惜”,在《要留绝艺在人间》文章中悼以诗曰:

  一生粉墨结姻缘,舞袖歌喉若许年。

  血汗涔涔都不惜,要留绝艺在人间。①

     (来源:湘剧名伶录)

  彭俐侬  女,1930年出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全国政协第一至五届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湖南省剧协副主席。1940年从艺,师承彭菊生、吴绍芝、萧金祥等,工湘剧正旦。历任中兴湘剧团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所属洞庭湘剧工作团(后改为湖南省湘剧团)演员,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湖南省艺术学校副校长。1953年赴朝鲜慰问演出。她对于湘剧唱腔,既重视继承传统,又勇于革新创造,为白素贞的唱腔创造的正南路三眼已在湘剧艺术团体中广泛流传。从事湘剧艺术教育工作后,对培养湘剧青年演员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贡献。在高腔《琵琶上路》(饰赵五娘)、《双拜月》(饰王瑞兰)、《打雁回窑》(饰柳迎春)、《打猎回书》(饰岳氏)、《断桥》(饰白素贞)、《江汉渔歌》、《九件衣》、《琵琶记》(饰赵五娘),湘剧现代戏《菊花》《山花颂》,戏曲艺术影片《拜月记》等剧目中饰演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琵琶上路》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表演二等奖,《双拜月》获1955年湖南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表演一等奖。(来源:湖南文艺六十年·戏剧卷)

来源:《湖南文艺六十年·戏剧卷》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