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春台班 |
李雨顺
|
衡阳湘剧戏班。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永兴籍旦行艺人李雨顺组班,以演唱弹腔为主。起班之初,除延聘本地名旦周法柏、名净蒋寿均等外,又至湘潭、茶陵约请长沙的湘剧生脚李全荣、李顺生、毛国发入班。开锣公演时,因长沙艺人唱的南北路,花腔迭起,使人耳目一新,获爆彩,声誉日上。衡、郴两路生脚王春臣、唐华兰,名净陈云祥、袁隆品,名丑刘天喜等相继前来搭班,戏班更为兴旺。民国二十四年(1935),李雨顺重病,临终将行箱赠给戏班当场艺人李全荣等六人,戏班亦随之由包帐改为分帐。民国二十八年,戏班改编为湘南抗敌衡阳湘剧宣传总队,先后由李全荣、刘汉钧任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戏班恢复旧制。此后当场艺人有老生罗金城、刘汉钧,花脸曹金彪,旦行女艺人王桂枝、罗冬凤等。1950年定班址于衡阳。次年,与老春华、大吉祥合并,组成衡阳统一湘剧团。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班于街阳。班主李禹顺,永兴县人,原习旦行,艺无所成,遂弃学组班。起班之初,李远至浏阳、茶陵等地游说湘剧戏班生角李全荣、李顺生等旧交多人来衡,复设法暗邀老吉祥班名净蒋寿均,名旦周法柏入班,继而广罗木偶班名艺人罗家凤等,共约三十余人。因来自湘剧戏班的艺人所唱弹腔花腔迭起,别具风格而使人耳目一新,更兼有本地名角蒋寿均,周法柏等与之配合,首场演出即声誉鹊起。嗣后,又有衡郴两路各班名生王春臣、唐华兰,名净陈云祥、袁隆品,名丑刘天喜等慕名应聘入班。不出十年;全班人数增至六十多人,行箱添至十七口之多,营业日见兴旺。李禹顺应因此致富,广置田产。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李禹顺卧病不起,遂将全套行箱赠与该班当场演员李全荣、蒋寿均、袁隆品、刘天喜、唐华兰、王春臣六人,共同管理班务。戏班亦随之由包账制转为分账制。民国廿八年,抗日战争期间,在田汉主持下,戏班由衡郴师管区政治部改编为湘南抗敌衡阳湘剧总队,由李全荣任队长。民国三十二年,李全荣病逝,即由同班艺人刘汉钧继任队长。在此期间,全队演出之新编抗日剧目极受湘南各地观众欢迎,为宣传抗日作出了积极贡献。民国三十三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湘南,宣传队被迫解散。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艺人复聚,戏班恢复旧制。此时,原行箱主除刘天喜外,余皆去世。行箱股份转为刘天喜、刘友福、罗冬风、曹金彪、罗金城、刘汉钧所有,由六人共管班务。戏班自抗战时期至1949年,陆续出现的各行当场演员有生行罗金城、刘汉钧,旦行王桂枝、罗冬凤(二人常互相过班于老春华、大春台两班),花脸行曹金彪等多全班阵容仍复可观,与老春华班并享盛誉。1950年,全班定居衡阳市。翌年,与老春华、大吉祥合并组成衡阳统一湘剧团。
|
|
资料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三)·衡阳湘剧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