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机构-->科班
常德汉剧班社



  常德汉剧班社,历史较久,性质和形式也代有变更。其间,或因年代久远,大多史料难稽;或因限于见闻,难免挂一漏万;加之篇幅不多,这里且述概略。

  (一)  从明代至清乾隆间的戏班概况

  常德汉剧早期班社,无籍可考,艺人中传闻的有:

  ①常德老郎庙旧藏署有“大明永乐二年置   华胜班”字样的太平缸一口,高龄老艺人多亲目所睹,民国八、九年间被毁,这是在艺人中被视为一个最早的常德汉剧班社。②四大名班之一的天元班,其班牌传为明朝朱状元所写。据史籍所载,明万历间常德地区有文人学士的家班和民间戏班的演出活动。如万历间袁宏道《答君御诸作》诗云:“九芝堂上气如云,打叠歌鬟与舞裙,无缘得见金门叟,齿落唇枯嬲细君。”袁自注云:“时君御演出《金门记》”。按:君御即明代有名的剧作家龙膺,《金门记》是其剧作之一。九芝堂为龙膺家宅,故址在常德大西门内。龙膺以士大夫偏见,屡斥民间高腔俗调。当时常德已有昆曲流传,且士大夫家庭私蓄戏班,亦成风尚,故龙膺在家里排演自己的剧作,当是以其家班唱昆曲。又如万历四十一年(1613),袁中道游桃花源时,邑人张阿蒙特为“带得弋阳梨园—部佐酒”(见《游居柿录》)这里说明,桃源县当时已有演唱高腔的民间戏班,并且还到离县城三十余里的桃花源演出。

  到清初康熙时候,据顾彩《容美纪游》所载,当时湖鄂西的容美地方,宣慰使田舜年亦养有家班,演唱除昆曲、楚调外,已有秦腔(即梆子腔)、苏腔等新起腔调。

  清乾隆年间,常德汉剧的班社已较为兴盛。据传常德下南门内梳子巷老郎庙,有嘉庆重修碑记,则该庙最迟当建于乾隆末年。老艺人谈,老郎庙是由常德府九大名班集资购买地皮兴建的,这九班有华升、华胜、华庆、天元、瑞凝、荣庆、松秀等。由于老郎庙文物今已荡然无存,当时九班,尚难确考。据郭毓《武陵大水行》有云:“斯民百万将为鱼,黄堂犹按昆山谱。”反映的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常德大水灾中,知府衙门竟在唱昆腔戏取乐。又,王昶《使楚丛谈》记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和次年,他两次在常德提督衙门饮酒观剧的事,这虽系官场演出,但实由民间戏班承应,因为当时清廷已禁官府士大夫蓄备戏班。由此可证民间戏班之盛,集资兴建老郎庙,是可靠的。

  (二) 道光、咸、同间班社

  据杨懋建《梦华琐簿》载杨氏于道光十八年(1838)秋到常德,曾见到元秀班的演出。又,杨恩寿《坦园日记》载常德有宝华部,当太平军在咸丰四年(1854)攻下常德后,宝华部曾全班随太平军演出至湖北。近人张荣福于一九○五年间尚就演于该班,可知宝华延续迄于清末。以上两班,是确见于当时人记载的。

  自清末至民国,有瑞凝、天元、文华、同乐,称为四大名班。据传瑞凝、天元两班,在明代便有,但目前尚无确据。同乐班则建于清末。而可考的道咸间所建者,为文华班。文华班为桃源县寺坪人李彪所设。据李彪的第六代孙李守之谈,其先祖所设文华科班,有子弟八十人,住在他家花园的一套四合房里,旋即为正式戏班。咸丰时曾置有“常德文华班”字样的黄金底赤金字的班牌。一九二八年,由当时本家李宝澄(著名生角)从李家取走,其后下落不明。文华班旧例,凡过桃源县境,必落李家,为老本家演出,头本戏是不收钱的,以示不忘根本。可知文华班为李彪所建无疑。按,李守之生于一九○七年,今年七十五岁,即每代人以二十年递算,李彪最迟当生于嘉庆十二年(1807),如文华班在他四十岁时所设,则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另传常德汉剧程长庚式的人物肖升保,为文华班开科生角,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小文华科班,已是七十六岁高龄,当为道光六年(1826)生人。据说他是弃举子业而学戏当演员的,如系中年改业,不可能成为文武兼全的名角,如系幼小进科,便谈不上弃举子业,要当是十八、九岁进文华班。两相参照,判断文华班约设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当不至有太多差误。

  据传咸丰末期常德知府翟某,最爱看荣庆班的戏,前述艺人传说中的乾隆九班中亦有荣庆班,可见荣庆确有其班,且延续到咸丰以后。另,咸丰时还出有玉字科名净潘玉茂、名旦刘玉美,福字科有名净陈福兴、名旦余福美,春字科有名生角王春福(王黑儿)、名丑胡春阳以及绰号茶盖子的著名生角童其山等。按旧日有不少戏班附设科班或科班多转为戏班的现象,而诸如上述为后人称道的各角不少,说明咸同间当有更多戏班,可惜难以确知。

  (三)光绪至民国初班社

  据一九五二年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资料《湖南戏》:  “常德戏……据其老郎庙碑文考之,在清时即有极大发展,光绪年间,即有班十有余牌,一班五十余众。”仅就碑文所示,常德汉剧在光绪时有戏班十多个,艺人达六、七百人,这规模是相当可观的。然而碑文所载,系指在老郎庙上会挂牌的戏班。如果包括各地不在老郎庙上会的江湖班子在内,就远不只上述数目了。再者,自清光绪至宣统间,所设科班多达二十余个。科班虽为教学单位,但当学生进科仅经一至两月基本功锻练,即便开锣演出。旧例在科三年,帮师一年,四年时间,实际演出并无间断,除为娃娃班这一特点之外,实无异于正式戏班。同时,科班期满,大部分成员不散,适当聘进部分艺人,继续演出,名曰中班子,已是正式戏班,不过因成员组合与临时聚人的江湖班子有所区别而已。所以光宣间常德汉剧班社,常数当在三十至四十个之间。

  从民国初年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仅二十六年间,设科班三十余个。此时期常德汉剧班社,呈猛增之势,总数在五十个左右,可称历史上班社最繁盛的时期。但自抗战以后,整整十五年间,由于抗战流亡,后又一科未设,后备告竭,以致戏班数量骤减,到一九五二年,仅有十来个班社了。

  ①同乐班的建立与赴汉演出

  四大名班之一的同乐班,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设于常德。先有天福班金字科出身的武旦胡金云,时在天元班,与同行不和;加之刀笔师爷刘小霞(天元班“忠臣”),与天元班台柱名生角茶盖子(童其山),亦生嫌隙,于是,胡金云与刘小霞谋组新班。刘为讼师,本无积蓄,值其为木材商祥兴鸿老板文竹婆写状赢得官司,便要文某自汉口捎来一批绸缎,请绣工在老郎庙做成戏装,当时称为最新最好行头。由于天福班后台李玉廷(绰号李麻哥)乃清军标统,又是洪邦头子,颇有势力。刘小霞籍口李是反对慈禧太后的“贵友票”人物,大放烟幕,李离常德,天福班阵脚便乱,胡金云乃乘机拉角。天福班人员奇缺,加上行头最不讲究,旧布衣服,甚至草鞋、赤脚上台,以至观众猛减,被迫拆散。胡还从天元班拉人,于是阵容愈为整齐,加上全新服装,令人瞩目。因而新成立的同乐,便取代了松秀、天福的地位,足与天元、瑞凝、文华相抗衡,一跃而居于常德府城四大名班之列。

  湖南大量木材,多经沅水出洞庭至武汉,木材商董云集汉阳鹦鹉洲。木商排工及其他行业湘籍人员,自然悬念家乡戏曲,于是早有常德戏班赴汉演出之议。刘小霞凭着一杆刀笔,不断从各商邦、钱庄凑积资金,于是同乐班行箱愈齐,营业号召力也愈大。加之为着出省演出,常德戏界在集团荣誉感的促使下,各班也多以名角相支援。光绪三十一年(1905),同乐班乃赴武汉鹦鹉洲,上演于湖南会馆,打炮戏是《北邙山》,剧中带彩,鄂人惊异地说:  “湖南人好蛮,一刀砍去,血一飙,二刀又来了。”为了适应武汉观众的欣尝习惯,同乐班向湖北汉剧和京剧学了贴片子,用长发辫,改了巴巴头。生角脸上也擦粉了,还改了罗口袖,而用水袖。在打击乐方面,吸收了苏锣。同乐班的赴汉演出,使常德汉剧艺人开了眼界,交流了艺术,也使以弓马戏为所长的常德汉剧,在外省大城市观众中有了一定的影响。

  民国五年(1916),经商家胡率台与汉阳常德籍排行首事张柏林等联系,趁沅江水涨,同乐班随木排出洞庭,再次到鹦鹉洲演出。所去名角有王文松、李锦生(生)、刘桂凯(净)、胡春凤、刘鸿翠、周鸿翠(旦)等。演出《北邙山》、《紫金山》、《天马山》、《齐星楼》等一批多为同乐班的“一家戏”,并被接到汉口老阜戏院演出,影响愈为扩大。此行中,同乐班艺人向湖北汉剧艺人学习了唱工,湖北汉剧艺人向常德汉剧艺人学习了做派。同乐班还由汉班介绍,添置了新式服装。

  ②关于高腔班与弹腔班

  自光绪二十六年同乐班的建立,与前有的瑞凝、天元、文华、松秀、荣庆及以唱高腔为主的华胜、华升、华庆等,合称“常德九块牌”。但在清末民初,部分老班也先后拆散,尤以高腔班最为严重。至民国六年(1917),高腔班已荡然无存。其它以弹腔为主的班社,如荣庆在宣统年间、松秀在民国十年左右,都告终止。所谓高腔班与弹腔班,当指某班以高腔为主或某班以弹腔为主而言,似非戏班在两腔上绝然分隔。天元班的史况,便是实例。一般都把天元班称为弹腔班,其实它是高弹昆各种腔调都唱。高腔名剧《祭头巾》,是天元班名丑胡春阳传给李宝恒,再由李宝恒传给邱吉彩的。胡春阳还有《扣当》等高腔戏。又,上河名丑杨金亮在镇筸演《化子拾金》,大出风头,此剧乃昆曲,亦传自胡春阳。胡春阳为咸、同让名角,可见天元班久有高昆传统。华胜班散后,确知有八人进入天元,显然也与天元班有高昆根底有关,这八人也未必完全不会弹腔戏。

  ③双美班、天福班始末

  黄源淮同志整理的《常德汉剧简介》说:“双美班,清光绪十八、九年起科”,“天福班,清光绪二十年左右在常德河洑起科”。另据已故名艺人王文松所谈:“天福班原是永顺的,演员多苗人……光绪二十一年,天福班来常德,二十六年散班”。以上两说年代上颇有出入,科班戏班亦互相混淆。近从老艺人吴松林处得知,他父亲吴金凤先生为同治十二年出生,民国十五年(1926)于洪江去世,年五十三岁。吴金凤在花垣入李玉廷的双美班洪字科,取名吴洪美,习旦角,与郭洪玉同科。后李玉廷带双美班进常德演出,并招子弟起金字科,改为天福班。吴洪美为金字科大师兄,乃改名吴金凤,他在二十一岁(光绪十九年,1893)左右改唱生角。按常德汉剧科班取名惯例,凤、美字为旦行所用。可知吴氏在金字科改名金凤,仍习旦角,是在光绪十九年改唱生角之前,则天福班金字科当早于光绪十九年。另据金字科人有年齿可考者,如龚金开、许金宝,都比金凤小一岁,而吴松林亦称石金远、杨金亮为师叔,说明金凤年龄稍长,加之已先进双美洪字科习艺,故在金字科当大师兄,是无疑的。如果说至光绪二十年始设天福班金字科,则上述金字科的人都是二十岁的人了,怎能入科练童子功呢?由此可以判断,金凤在花垣(王文松说为永顺,误)入双美班洪字科,约在十一、二岁时候,即光绪十一年(1885)左右。约过二、三年,学生技艺已有相当基础,方能进入常德演出。约在光绪十四年(1888),李玉廷率郭洪玉、吴洪美(金凤)、石金远(花脸,苗族)等双美班洪字科人来常德,当在这时改双美为天福,在常德老郎庙挂牌。因李为满清军官,双美来常德,当与李军移驻常德有关。常德近郊河洑附近,岗峦绵亘,历为驻军之所。李玉廷一方面以天福班在常德府城演出,另一方面又于其驻军近处之河洑,设金字科班,学生正是十二、三岁之际,金凤则当十五之年。据此,花垣双美班洪字科当起于光绪十一年(1885)左右,而天福班与金字科则约于光绪十四年(1888)起于常德,二者皆李玉廷手中之物。从科班角度来看,洪字、金字为先后两科;从戏班的角度看,天福、双美,不过是易地改名,实是一班。后世常德方面艺人,多只知有天福;而洪江方面艺人,因知双美为天福老底,则一般只讲双美。另外,包括常德、洪江两大基地,金字派著名艺人特多,虽与该科规模较大、教授有方有关,但此辈中尚有若干年龄相当于吴金凤者,亦如金凤一样,系由双美洪字转入天福金字,以致形成为洪字科仅郭洪玉等二、三人知名,而金字科名角以数十计的悬殊现象。据传双美班曾入四川,与川剧有过交流,到常德时,也就把从川班学到的《穆桂英挂帅》、《虹霓关》二剧带到常德。

  光绪二十六年(1900),常德同乐班崛起之后,天福班解体,一部分人溯沅水入黔阳诸地;另有郭洪玉等与所来荆河戏旦角汪寿桃,用天福班部分行箱,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组成郭福泰班,在常德后河一带演出了一段时期。后汪寿桃回九澧,《穆桂英挂帅》也随之而带进荆河戏。

  ④春华班及其在湘黔间的影响

  一九○○年,天福班解体后,其金字科出身的名角,如龚金龙(即龚大全)、张金榜、粟金福(生)、王金奎(净)、胡金云(跷旦)等,仍先后留于常德府城四大名班以外,尚有一批人员,因与湘西早有渊源关系,他们便逐渐集结于沅陵,仍用双美班牌名,进行演出。值李玉廷以“打荆州”升官回来,  “戏行学生”为迎接他,并由辰州知府肖某亲题班牌,改名春华。以后,春华班便成为常德汉剧在黔阳、湘西以及贵州影响颇大的一个班社。春华班名角有许金宝、刘金福、李金林、吴金凤(生)、石金远(净)、杨金亮(丑)、邵玉凤(旦)等。约在光绪三十年(1904),春华班便以洪江为根据地。一方面由吴金凤等人当教师,从光绪三十一年起,陆续在洪江设立仁和、天福、天元、天寿、清河、紫云、锦云(黔城)、鸿云,松鹤、霞林、贵和、玉庆等共十二个男子科班和金妙园女子科班,为常德汉剧和辰河戏培训了大批后继人才;另一方面,春华班辗转演出于黔阳、湘西各地,并到贵洲省的铜仁、锦屏、松桃、玉屏、黎坪、天竹及四川省的秀山、涪陵等县。他们的技艺在那里享有很高的声誉。如名生角许金宝(约1874——1919)的《赶春桃》,竟形成为“春华班的戏不要问,小婆子挨棍”的俗谚。又如杨金亮,他是名丑胡春阳的徒弟,天元班的戏记的最全,有次在镇筸(凤凰)演出昆曲《化子拾金》,镇筸道田道台当场便给了彩银五十两。另外,有的人还到了辰河戏班中,如邵玉凤(原名邵金祥),在溆浦辰河戏班教了《打洞》、《落园》、《盘貂》等一批戏,后终老于该班。生角李金林则终老于浦市,与辰河戏名艺人向代健交换了高弹二腔剧目。由于上述这些活动,常德汉剧在黔阳、湘西,其影响乃日益扩大而深入。特别是上述科班所教,全系汉剧弹腔戏,虽然子弟出科后多数入辰河戏班,增学高腔,但常德弹腔和表演做派,对辰河戏无疑是有颇大影响的。

  金字科出身唱老旦的李金寿,他远跑贵州,在贵阳开设全舞台戏院,因贵州省“审判厅长”谭某为湖南人,便叫金寿不惜重金回乡接角。嗣由常德汉剧与辰河戏艺人联合组班,取名云龙,用龙虎风云聚会之意,于民国二年(1913)赴贵阳演出。其中常德艺人有吴金凤、田发喜、刘天福、刘金阶、张云福、徐世美(生)、周金福(净)、罗春喜、帅连喜、向春凤、张金翠、郭洪玉(旦)、李桂喜、龙祥喜、李二佬、胡正清(小生)、陈金和、李金寿(老旦)以及冉打鼓、顾连清、陶云红(武丑,场面)等,多达二十余人。在贵阳演出《太平桥》、《八义图》、《铁冠图》等一批剧目,扩大了常德汉剧对西南的影响。由于成员思乡,有欠团结,为时两年,便告解体。

  民国四年(1915),唐继尧某部属去贵州全舞台接人,到云南昆明与京剧艺人合演。吴金凤、张荣福、陶荣宏等与辰河戏数人曾去昆明演出,是其挂牌演员。后李金寿则被滇剧戏班接去,教戏多年,终老云南,据云对滇剧颇有影响。又有郭洪玉,则进入四川了。

  民国十年(1921),洪江当铺先生田竹卿说服一妓院太婆弃操贱业,乃合资接充春华本家,并将者华班改名紫云班,复邀张荣福、童德贵(生)、周双菊(旦)、陶荣宏(丑)、周同玉(小生)等,以充实演员阵营,演出于黔阳、湘西及贵州铜仁、镇远诸地。另由吴金凤、文华双、罗寿云、张荣福(兼)、陶荣宏(兼)等当教师,起金妙园女子科班。民国十八年(1929),田竹卿丢下紫云,于是公举周同玉为管事。为免进洪江老郎庙需缴四十元光洋的班钱,故仍用老春华班牌,巡回于各地。后罗寿云率部分人员组天福班,久驻于贵州铜仁,先后有名角孙元裕、李福全、李福彩及名鼓师水鱼(姚桂庭)等在彼多年。罗寿云班在贵州铜仁,一直持续到解放初期。另如吴松林、孙长久等之在辰溪,李福彩、姚桂庭之在芷江,则系采取半高半弹与辰河戏合班演出的形式,五十年代初曾称之为某某高汉剧团。

  (四)抗战爆发至解放初期

  常德地区影响较大的八个班社

  自抗日战争爆发,至解放初期,常德地区影响最大的有八个班社,即天元、文华、瑞凝、同乐、汉同乐、汉天元、德记天元、大小天华班。

  ①天元班  本期内先后在该班的人,有万干元、冷太春、彭太光(生),吴盛保、张太文、潘华猛(净),贾天花、双辫子(姓彭)(旦),王元太、江文炳、彭华明(丑),王呜凤(老旦),王元禄(小生),陈春甫(大婆娘)、赵湘成(小婆娘,打鼓),贾云丰(牛儿)、刘炎卿(胡琴)等。该班系常德府城四名班之一,原以常德市为基地,但自一九四九年秋初起,即辗转演出子汉寿、安乡、津市、沙市诸地,至一九五二年冬,由湖北省石首县接管,更名为文锋湘剧团,于一九五六年复定地在公安,其后便为公安汉剧团了。

  ②瑞凝班  瑞凝亦四名班之一。该班对老艺人颇为尊重,如有“四个手下三百岁”之谚。该班虽以常德市为基地,但常年多跑农村,便又有“瑞凝乡班子”之说。本期内先后在班的有顾太典、文绍禄、王明寿(生),雷小老、何明满、罗武刚(净),刘加云、毛华珍(小生),向花儿(旦),陈祥云(丑),廖定之、谭兴皆(鼓),王明卿(胡琴)等。一九五五年,该班定点于慈利县,便为慈利汉剧团。

  ③文华班  四名班之一。该班素好交游,举凡兄弟剧种戏班之进入常德者,如巴陵之岳舞台,湘剧之九如班者,他们腾官店,让院子,甚至以财力物力济其急,故乡赖以支持,因而文华班为此亦多遭他班所非议。本期内先后在该班者,有艾元松、袁元长、沈新和、易新芳、朱明禄、黄天志、黄华全(生),向元金、刘继保、陈长茂、罗文满(净),杨吉林、钟华飞(小生),筱兰芬、周凤艳、万金红、李小凤(旦),钟吉玉(老旦),姚云彩、李乐彩、樊明凤、杨笑天(丑),陈金福、张元福、袁忠宪(鼓),聂金生、赵加秀、郭长华(胡琴),谢国才(台杂)等。该班一九四八年曾“劈甘蔗”分为新老两班,一九四九年冬复合。解放后,于一九五六年与同乐班合并为常德市文艺湘剧团,后为常德市汉剧团。

  ④同乐班  本期内在该班的有王文松、罗炳泰、邹清福(生),毛太满、张元玉、吴加柏(净),罗同桂、何玉明、罗炳银、罗彩武(小生),胡春凤、肖兰芳、李福祥(旦),邱吉彩、肖庆福、姚清彩(丑),周吉芳(老旦),张月秋、龚光新(鼓),聂长发、李春柏、唐如炎、燕金汉(文场)等。

  ⑤天华班  一九三一年,当赐福坤班科期届满,该科李福全、李福彩、雷福奎等已崭露头角。常德公平当铺老板(兼词讼)童碧江与商会总长罗玉珮等合资,连同赐福班教师张云福,并利用赐福行箱,以赐福坤角为主,组成同瑞记天华班。此班名系集同乐、瑞凝、天元、文华四班各一字而成,意在囊括而超过四名班,即所谓大天华班。演出于常、桃、汉各地,并及益阳县境。后以女演员多因婚嫁脱离舞台,或者转去他班,一九三八年,大天华便拆散。一九三七年,童碧江复办小天华科班,期满后,大部分学生留班唱戏,转为“小天华中班”。一九四三年以日军入侵常德,该班亦散。一九四四年,张云福租其行箱,并邀印加祥(净)、王新来(旦)诸人,复组小天华班,亦有四、五年,一九四七年刘炎卿曾在该班操琴。

  ⑥汉天元  二十年代末,由绰号“下得海”的夏长生在汉寿组成此班。三十年代初,归陶芝龙,后又较长期地在王文湘手。先后在该班的有王文湘、杨吉林(小生),燕加刚、王明寿(生),任庆魁、陈长茂、高长奎(净),王华梅(旦),钟吉玉(老旦),刘炎卿(胡琴)等。五十年代初,汉寿的民艺、安乡的曙光以及湖北公安的民间等团,都有汉天元分出的人员。

  ⑦德记天元  因天元班名气大,故江湖班子多借天元命名,以资号召,汉天元、德记天元皆属此类。此班初设于常德市郊德山,故名。系由毛子王(净)、兰加红(小生)组成。先后有毛太满(净),陈长禄(生),筱兰芬、肖兰芳、灵芝草(易万春)、向华兰(旦)等。该班除部分人进常德市以外,大部分成员于一九五三年由安乡到桃源,  “雨夹雪”,与桃源花鼓戏合班演出,为桃源文新剧团。一九五七年花鼓析出,便为桃源汉剧团。

  ⑧汉同乐  由侯长青组班,设于汉寿,在班的有文绍禄(生)、顾太典(小生)、周明文(旦)等,解放后,该班转为汉寿汉剧团。

  (五)晚近常德汉剧班社的基本状态

  旧日常德汉剧班社的基本状态,可用“行无定止,聚散无常”这八个字加以概括。商家、地主或有点名望的艺人,  置得一副行箱,便可罗人组班。江湖班的班期以一季为限,一年之内有三季:春节至插秧农忙之前,插秧后至秋收农忙之前,秋收后至腊月二十四,各为一季。农忙不演戏,足见江湖班带有农业社会特点。而演员只要不是“打瓜精”(临时突然不辞而别),在甲班做完一季,下一季便可转去乙班。行箱本家,也经常易主,时演时辍。而县乡村镇,人口分散,不能长期养活戏班,故虽于某地起班,实则四方奔走,如此行无定止,聚散无常,便更为突出,也就形成江湖班子在地点、成员方面的不固定性。有的戏班时间极短,如常德地区戏校有大锣一面,上刻“桃源县大鸿班,民国二十九年置”字样,这个大鸿班,距今不过四十二年,但遍询五十以上桃源老艺人,却无一人知有大鸿班者,可见其为期颇为短暂。有的戏班虽然为期颇长,如汉天元,从民国十几年起,历二十余年,然本家经历夏长生、陶芝龙(旦)、王文湘(小生)诸人;成员虽有王文湘、王明寿(生)、王华梅(旦)等较为固定,但大多为临时结合;该班起于汉寿,成员却大多非汉寿人,演出踪迹遍于各县。由于班社成员的流动性,在上演节目方面,势必是各人皆知的,临时成班,一拍即合,某些独特剧情与演技难以施行,于是构成所谓“江湖戏”。为着便于流动演出,早期高腔,十多二十人便可成班,弹腔班直至晚近有三十人亦可。弹腔班计管班一人,伙伕一人,各行演员共十八人,三箱、一台杂、六场面,各类节目大多便能演出,队伍精悍。常德府城戏班,情况颇为不同,成员进班,一年为约,也有数年十数年甚至终身在一班者。这种成员方面的相对稳定性,再加上各班间在荣誉、营业上的竞争等原因,各班艺人便想方设计,在剧情和演技上自创招数,所谓“一家戏”便由此产生。其中,成员的固定性是最基本的条件。一班内主要演员长期合作,才能互汨切磋,付诸实践,在艺术上创新。再者,府城班阵容较大,多则可达七、八十人。如文华班,竟能借点人力和戏装,在《二招安》剧中摆出梁山一百单八人的盛大场面。不过,府城名班也有并不稳定的一面,常德城自光绪末年开始戏院营业以来,长期只两家供常德汉剧上演,因而常年只容两班守城,即有庙台、会馆演戏,两班仍可分队应承。所以四大名班中得轮流有两个钻乡,这则与江湖班活动无大差别了。其它尚有如市郊夹街寺起班的荣华,也在老郎庙上会挂牌,但却极少进城演出,常年钻乡,所以在老艺人中仍以江湖班目之。

资料来源:《常德汉剧荆河戏教学演出纪念册》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