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泰班——三元、泰寿班 |
|
清咸丰年间就在沙市享有盛名,约在光绪中期改组成三元和泰寿两个戏班。当时沙市以拖船铺(今建设街)为界分上下街,三元班在上街演出,泰寿班在下街演出。直到抗日战争中,沙市沦陷,两班才于一九三八年解散。
三泰和三元、泰寿诸班,由当地“票友”和各地去沙市的艺人组成。当时人称“三个半戏子”(田育远、张春喜、李老五、谭三元——半个)、“五喜搭一侯”(王赛喜、许天喜、张茂喜、陈兴喜、向凤喜、侯吉生)和后来三元班的旦行带徒“三金”(刘金玉、邓金秀、王金凤)、泰寿班的旦角“斜眼睛”(童乐秀)等,都是诸班的挑梁骨干。辛亥革命以后,湖南很多著名艺人到三元、泰寿搭班演出,其中以生角谢升和、傅庆寿、余秀永、彭化万、唐林明、欧清喜、陆和飞、潘化林,旦角伍彩霞、邵春霞,花脸李楚祥、刘恒玉、周小太,小花脸安复太、鲁金彩等最负盛名。由于两班艺人阵容齐整,功底深邃,演技真切,因而博得观众好评,与同乐、泰和两个“汉班子”,同列为沙市的“四大名班”。
当时沙市的“七宫”(川渚宫、赤帝宫、帝主宫、天后宫、禹王宫、文昌宫、万寿宫)、“八庙”(杨泗庙、南岳庙、城隍庙、灵官庙、太山庙、青龙庙、江渎观、三清观)和宁波、中州、金陵、黄州、泾太、安荆、孤庞等七个会馆里面,都有戏台,所以三元和泰寿两班,常年在这些戏台上唱“庙戏”、“会戏”。经常上演的剧目除荆河戏的看家戏“三杀”(杀家、杀惜、杀海和尚)、“五图”(百子图、孝义图、八义图、八阵图、铁冠图)以外,还有王金凤主演的《三官堂》、《朱砂印》,邓金秀主演的《两狼关》、《斩三妖》、《盗旗马》,刘恒玉主演的《二逼宫》、《禅台报》以及后来由谢升和主演的《上天台》、《九莲灯》,彭化万主演的《五丈原》、《伐子都》,伍彩霞、何彩玉主演的《碧玉簪》、《丛台别》等戏,表演逼真,声情并茂,皆为时人称绝。
三泰和三元、泰寿诸班的艺人们,经过长期实践,丰富了荆河戏艺术。比如乐师胡元达,不仅对曲牌和唱腔作了不少创造和改革,还改编了《杨继业招亲》等剧本。 |
|
资料来源:《常德汉剧荆河戏教学演出纪念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