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机构-->剧团
湖南祁剧团

蒋桂荪


  创建过程分三个阶段。1950年邵阳市有两个民间剧团,一个是文艺祁剧团,由小生郭品文、何少连,生角周美仁,旦角谢美仙、碧玉翠、老旦黄金彩,花脸张品超,鼓师刘道生、周铁生、琴师蒋菊元等为骨干组成。在国风戏院演出。另一个叫艺光祁剧团,由生角李荣祯、邹镇喜;小生郭金枝,旦角刘秋红、老旦廖锦彩;花脸罗柱铃、陈巧麟等为骨干组成。在慈善剧院演出。1954年文艺祁剧团经省文化局批准为民营公助剧团。1956年市文教科将文艺、艺光两团合并,成立邵阳祁剧团。全团演职员266人,推选蒋桂荪为团长,周美仁、何少连为副团长。
  
  1960年5月1日,省祁剧院建立。1963年10月,省祁剧院迁往长沙,留下的演职员组成邵阳专区祁剧团。“文化大革命”中剧团瘫痪。1970年11月,邵阳地区文化局将原省祁剧院下放农村的演职员调回,组成祁剧演出队,属邵阳地区文工团领导。1972年撤销省祁剧院建制后,邵阳地区又调回一批演职员,改祁剧队为邵阳地区祁剧团。此后,又调入和培养一批优秀艺术人员,如丑角李远钧,作曲赵培基等。1980年底,省艺术学校邵阳祁剧科毕业的旦角王雀鸣、贺冬梅、易炜辉,丑角李和平等一批青年分配到剧团,使演出阵容增添了新鲜血液。1984年6月4日,经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复省文化厅,同意将“邵阳地区祁剧团”改名为“湖南祁剧团”。1986年10月有《醉打山门》、《化子骂相》、《昭君出塞》、《牛皋毁旨》参加全省表彰中年优秀演员大会汇报演出。9人被评为优秀中、青年演员。
  
  剧团从五十年代初期起,在整理传统戏和创作现代戏方面,都取得较显著的成绩。早在1952年,曾与零陵开明祁剧团联合排演《泗水拿刚》,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得好评。1955年,在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剧团演出的《昭君出塞》,获剧本一等奖、演出一等奖;谢美仙获演员一等奖;何少连、王求喜获演员三等奖。此剧曾三次赴北京汇报演出。另一出《牛皋毁旨》获剧本一等奖。1957年省戏曲汇报演出中,剧团演出《活捉子都》获剧本二等奖、演出二等奖。1958年创作的革命历史剧《黄公略》,参加省现代戏展览演出,获得较高评价。此剧于1960年曾赴京演出。1965年创作的现代戏《送粮》,参加中南戏剧观摩会演,后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1980年改编的《访贤记》,参加湖南省1980年巡回演出戏剧季,获演出二等奖,并由湖南电视台作实况录相播放。1986年11月湖南电视台将《醉打山门》、《花子骂相》拍成舞台艺术片播放。这些获奖剧目,都成为湖南祁剧团的保留剧目而久演不衰。

资料来源:《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一)·祁剧志》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