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机构-->剧团
湖南祁剧团

钟志忠

  湖南祁剧团的前身系湖南省祁剧院。1960年,以湖南省祁剧艺术代表团为基础。吸收邵阳祁剧团全部人员,组建成湖南省祁剧院。不久又将武冈县利民祁剧团并入。院址设在邵阳市,由中共邵阳地委和邵阳专员公署代管。1961年,武冈县利民祁剧团除留下部分优秀演员外,又撤回原地。1963年剧院迁至长沙,由省文化局直接领导。当时,又从全省各地抽调了部分优秀祁剧演员和乐手。1968年,剧院大部分人员下放新宁县劳动锻炼。1970年剧院被撤销,成立邵阳地区文工团祁剧队。1974年改为邵阳地区祁剧团。1984年改名为湖南祁剧团。剧院初建时,杜嘉瑞任院长,毛海军、谢美仙、贺丰玉、杨玉武先后任副院长。较有影响的业务人员有:刘回春,编剧。郭品文、演员《小生)。创祁剧小生花腔,善用假嗓,声音激越清晰,表演细腻朴实。善于抒发人物的内在感情。以演《黄鹤楼》、《三气周瑜》、《斩黄袍》、《金龙探监》、《桂枝写状》等戏中的文武小生著称:邓汉葵。演员(花脸),在继承前辈艺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唱腔刚劲,塑造的人物有《牛皋毁旨》中牛皋。《马刚打闸》中马刚,《乌鸦口》中哑巴等。唐福耀,演员(生角)。文武兼备。唱腔清淡雅致,柔中寓刚,韵味浓厚。主演的《空城计》、《金沙滩》、《李白傲考》、《打笼开箱》等戏很受观众欢迎。名老艺人如廖锦彩(老旦)、邹镇喜(生角)、罗栍铃(花脸)、唐可华(小花脸)、郑浯滨(生角)、吕淑贞(旦角)等均已亡故。尚健在的有:谢美仙(旦角),对高腔戏有一定的造诣、唱腔委婉缠绵、柔美亲切,表演细腻深沉,富有内在感情。所演《昭君出塞》的王昭君,获湖南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一等演员奖。何少连(小生),能演能导,文武兼备,其紫金冠戏《白门楼》、《黄鹤楼》、《三气周瑜》以及《绣楼赠塔》、《拜月记》等均获好评。黄尚初,琴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操琴和编曲,搜集整理祁剧音乐资料,为继承发展祁剧音乐做出一定贡献。此外,周美仁(生角)、刘秋红(旦角)、陈巧林(花脸)、王求喜(武生)、花中美(刀马旦)等有影响的演员和鼓师周铁生、琴师蒋菊元等均已离开舞台。

  剧团现任团长为钟志忠,副团长为仇荣华、赵培基。团部设办公室、业务股、艺委会。全团共79人,计编剧1人、导演2人、编曲1人、舞美设计1人、演员35人、演奏员16人、舞台工作者15人、其他工作者8人。已获二级技术职称的10人、三级技术职称的27人、四级技术职称的23人。现有的主要业务骨干有编剧曾莺,导演刘锡林、仇荣华,舞美设计倪湘林,编曲赵培基,中年演员罗文通、李远钧、李文芳、王利彪、严利文、戴丽云、金琼珍、仇荣华、宋纪元。

  祁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之一,明代已盛行,流行于本省邵阳、零陵、衡阳、郴州、怀化、娄底等地区以及广西、广东、江西、福建、贵州等部分地区。有传统剧目900多个。包括高、昆、弹三大声腔,以弹腔为主,共有1000多支曲牌。祁剧的高音战鼓、硬弓祁胡,高亢激越。表演粗犷豪放,朴实健美,丰姿多彩,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和地方色彩。

  自剧院成立以来,坚持走继承、发展、革新的道路。50年代和60年代。一些有经验的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合作,选择一些思想内容健康又有表演艺术特色的传统剧目进行整理改编,出现了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较高水平的优秀剧目,如《昭君出塞》、《牛皋毁旨》、《闹严府》、《醉打山门》等。其中《昭君出塞》系1955年由祁剧名旦一枝梅(即肖琼英)师傅所挖掘,经过整理加工成为优秀剧目,参加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剧本、导演、演出均获一等奖,并先后三次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和首都戏剧界的赞誉。剧院在加工整理传统戏的同时,注意现代戏的创作演出。蒋桂荪等根据革命烈士黄公略的生平事迹创作的《不朽的战士》(后改名为《黄公略》),1959年赴京汇报演出,受到好评。1965年,范舟等根据王愿坚短篇小说《粮食的故事》改编的《送粮》,参加1965年中南区现代戏观摩演出获得奖励,并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后又赴北京汇报演出。剧院从兄弟剧种移植的优秀剧目,如《拜月记》、《谢瑶环》、《断桥》等戏,特别是移植的《芦荡火种》、《江姐》、《琼花》、《杜鹃山》等现代戏,注意发挥本剧种的唱腔音乐和表演特色,很得观众喜爱。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剧团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生产和演出质量都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提高。1979年剧团组织力量对《黄公略》进一步加工修改,更名为《嘉义枪声》,参加全省专业剧团创作节目调演,获二等演出奖、音乐设计奖、舞美设计奖,宋纪元、王利彪、罗文通、李远钧、仇荣华获二等演员奖。1980年,曾莺根据传统戏《对金钱》改编的《访贤记》,思想内容和表演艺术都有所创新,将一个重视和选用人材的严肃主题,通过喜剧形式表现出来,获1980年全省专业剧团巡回演出戏剧季二等演出奖,由省电视台实况录相播放,省电台录音播放,有数十个专业兄弟剧团移拉。1984年加工整理的传统戏《杨七郎打擂》参加省会建国35周年演出活动,反映较好。1986年,曾莺、李远钧整理改编的《化子骂相》以及传统戏《醉打山门》由省电视台拍成电视艺术片播放。

资料来源:《中国戏剧年鉴》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