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机构-->剧团
桃源文新花鼓戏剧团

张树生


1911年,桃源生行艺人张树生20岁之际,四乡访师学艺归回故土黑溪峪,开始科班带徒,并着手组织花鼓戏洪胜班。主要艺徒有周红怡(长丑善净)、康桂生(丑角)、吴凤亭(旦)、赵七(旦)。戏班纯系师徒班,成员较稳定。前后坚持了二十年。曾流行于沅、澧二水中上游的大庸、慈利、沅陵。1932年,张树生遍布桃源县各地的黄徒中一批有作为的艺人入班。此时,戏班已呈“灯”、“愿”、“官”(即花、傩、汉)的半台班形式,易名新舞台,其徒吴志柏(旦)、赵乙(旦)、吴玉彬(小生)、吴四亭(生)、张春云(生)等显露才华。直至四十年代末,新舞台一直是桃源花鼓戏的代表性戏班。1950年,新舞台进入桃源县城演出,归属县文化馆领导,张树生任名誉团长,其子张春云任团长,吴志柏、吴玉彬任副团长。1954年,桃源“汉天元”汉戏班因经济拮据,被困汉寿,张树生派人前去接济,后该团部分人员参加新舞台。此时,剧团已多达五、六十人。在县城老电影院挂出了桃源文新剧团的牌子,以演花鼓戏为主,兼演汉戏。1955年,文新剧团以花鼓戏《清风亭》和傩堂戏(师道戏)《观花教女》,代表地区参加全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清风亭》获演出二等奖,张树生与吴志柏分别获演员一、三等奖。会演后,文新剧团的两剧种分团,张春云任花鼓戏剧团团长。1957年,张树生、吴志柏以《打芦花》参加地区代表队,并在整理改编的传统戏《甘氏二嫂》中担任重要角色,参加了全省戏曲汇报演出。1959年,剧团又以创作演出的现代戏《九龙巨变》参加了全省会演。不久,剧团解散,艺人们各散四方。1961年至1965年,艺人们在县文化馆的领导下,曾多次组织花鼓戏演出小分队,上演了《杨立贝》、《社长的女儿》等现代戏。由于种种原因,演出活动时起时落。1978年,以吴志柏、杨双凤等老艺人为首,集中了部分中、老年花鼓戏艺人,以农村剧团形式,活跃在常德、桃源一带的广大乡镇。

资料来源:《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四)·常德花鼓戏志》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