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机构-->剧团
资兴市花鼓戏剧团

符兴安


  资兴市花鼓戏剧团 前身为资兴县祁剧团,于1954年组建。1958年,改名资兴县花鼓戏剧团,祁剧艺人符兴安任团长,成员有本地地花鼓艺人曹树棠,衡阳花鼓戏艺人李春生、屈家旺、谢婉妙等。1959年郴县资兴县合并,更名郴县花鼓戏剧团,仍以资兴为演出基地。1961年,郴县、资兴县恢复原建制,并成立东江市,又更名东江市花鼓戏剧团,并吸收了衡阳市花鼓戏主要演员刘蘅(旦)来团。同年,资兴县副县长冯永进亲赴衡阳,接来脱离衡阳市大众花鼓戏剧团的演职员刘世梅(旦)、雷孝楚(生)、罗魁元(丑)、华绍才(丑)、唐扬春(净)、朱鸿丁(乐师)、王仕衡(编剧)等18人,另行组建资兴县花鼓戏剧团。1962年6月,东江市撤销,资兴县、东江市两花鼓戏剧团合并,仍名资兴县花鼓戏剧团。1965冬,剧团奉命撤销,改为资兴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二十五岁以上的演员全部下放。1970年9月,组建全民所有制的资兴县文艺宣传队,以演小节目配合中心宣传为主、兼演京剧、花鼓片断。1978年以后,演职员逐步落实政策回队,始确定全部上演花鼓戏。1981年5月,恢复资兴县花鼓戏剧团建制。1985年春,资兴改市,更名资兴市花鼓戏剧团。
  
  剧团组建以来,创作了较有影响的现代戏12个,古装戏7个。其中现代戏《比翼双飞》、《钟》、《碧树红心》、《雾过青垅峰》,古装戏《郑知县爬墙》、《死囚恨》。演员任崇义、封雅林、周丽萍参加郴州地区会演及五岭戏剧节获奖。古装戏《苏凤记》是剧团创作较有影响的大型剧目,曾赴长沙作营业性演出,上座较好,由湖南电视台拍成电视片。
  
  为了培养艺术人才,剧团于1962年送演员黄娣众赴省花鼓剧院进修,送李贵平赴省戏曲学校学舞台灯光,1985年送演员贺显耀、王志华赴郴州地区艺校进修,送李性亮、谢步刚到上海戏剧学院学编剧。剧团艺术骨干还有编剧王仕衡,导演谢婉妙,演员唐桂香、凡素、李小平,作曲黄仁雄,乐手蒋兴安、曹柏枢等。(来源: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三)·衡州花鼓戏志)

  资兴市花鼓戏剧团  资兴历史上有建醮祭祀和演戏敬神的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民国时期,建醮演戏一般由民间艺人临时班社演出,表演形式有师公戏、木偶戏、皮影戏等。演戏敬神,一般邀请衡州、郴州等外地专业戏班前来演出,少则3—5天,多则10天半个月,主要剧种为湘剧,在资兴称为“大戏”,当时主要剧目有《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封神演义》等。1950年,祁剧和衡州花鼓戏相继传人资兴。1951年冬,七里曹树棠、曹也田等民间艺人组织成立了“资兴民间艺术工作队”。该队以演花鼓戏为主,兼演民间曲艺。1954年更名为“资兴县红星湘剧团”,他们用地方花鼓调移植现代歌剧《白毛女》获得成功。1958年6月,正式更名为“资兴县花鼓戏剧团”,从衡阳一带吸收了一批演员,实力大增,演出花鼓戏《山伯访友》、《清风亭》、《生死牌》、《一颗县印》等。1959年10月,该团创作并演出现代花鼓戏《比翼双飞》,参加湖南省首届青年演员汇演,获剧目、演出奖。谢婉妙获“优秀青年演员”称号。

  资兴花鼓戏是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花鼓戏已有200多年历史了,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资兴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花灯小调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女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他们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法”、“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实际上就是通过转调、变调,改变调式、音程移位、节奏扩展或者压缩等手法,来创造、丰富了花鼓戏曲调。同时,吸收了外省或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由于悠久的历史进程,各族人民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在这一背景下,为适应上述生产、生活方式而逐渐丰富了花鼓戏的创作源泉,形成了与全民族文化相统一,又有鲜明地方传统的地域文化。花鼓戏作为地域文化的直接产物,不仅受地貌条件的影响,而且与不同的语言、方言音调相融合,因此,其民族的、地域的特征和风格几乎与生俱来,异常突出。花鼓戏是一种民间歌舞艺术,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曲目,都经过了千人唱,万人传,并在即兴的不自觉的磨炼中使之日益精炼成熟,词曲简洁、明快、通俗。资兴花鼓戏有纳子牌子、川子调、小调三种主要声腔,也有少数杂腔。舞台道白采用郴州官话或当地方言,剧本多以农村生活题材为主。音乐源于民歌、小调,曲调高亢、热烈、抒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田野山歌风味,为群众所喜闻乐唱。表现技法以表达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花鼓戏作为本乡本土世代传承的社会大众最喜爱最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大量的剧目,古老的演唱方式,原始地再现了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延续了本土民间音乐的血脉,花鼓戏以其悠久的民间歌舞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艺术界称之为湖南民间艺术的活化石,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建国以来,资兴花鼓戏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创作和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本土创作的优秀传统剧目有:《丹珠传》、《苏凤记》、《真假瑶草》、《御史惊梦》、《郑知县爬墙》、《死囚恨》等,创作的现代花鼓戏有:《比翼双飞》、《碧树红心》、《孙二嫂开店》、《三个媳妇》、《活人坟》等20余部。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同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资兴花鼓戏表演形式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多以表现劳动生活为主,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花鼓戏是民俗民风的产物,具有民心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可以营造安定、团结的气氛,对构建和谐社会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009年9月参赛节目《状告村支书》代表郴州参加湖南省艺术节获银奖,李光礼编剧,许贤志改编,胡玉琴导演,李爱国作曲,肖寿康指挥,谢盼春配器,任崇义、陈琳、陈刚主演,周红梅策划,谢朝晖司鼓。该节目又获第五届郴州艺术节金奖。(来源:郴州戏剧志)

资料来源: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