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剧种大观戏剧人物戏剧图片戏剧知识戏剧音频戏剧视频
剧目荟萃戏剧研究戏剧获奖戏剧机构唱词剧本曲谱艺坛轶事
检索词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戏剧机构-->剧团
岳阳市巴陵戏剧团




  1952年,由巴陵戏名班岳舞台和新岳舞台合并组成。初名岳阳岳舞湘剧团,当时名角荟萃,阵容整齐,有许升云(小生)、冯仙岩(小生)、李筱凤(老生)、任一新(老生)、孙艳华(三生)、易桂红(正旦)、周杨生(靠把)、张义怀(老旦)、潘云霞(正旦)、丁艳香(闺门)、许云姣(跷子)、胡永发(大花)、汤仲秋(大花)、汤益秋(净)、朱岳福(丑)、尹坤池(三生)、熊金奎(大花)、刘立炎(丑)等一批挂牌演员。适逢湖南省举行第一届戏曲汇演,曾以传统戏《打严嵩》参加会演,获得很高评价,并参加了中南区戏曲会演。1953年,剧团定名为岳阳巴陵戏剧团,全团百余人,由著名老生演员李筱凤任团长。1955年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戏《九子鞭》,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时,获剧本一等奖和演出二等奖。李筱凤和胡永发获演员一等奖,朱岳福获演员三等奖。1957年,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打差算粮》参加湖南省戏曲汇报演出,获演出一等奖。1959年,新编历史剧《何腾蛟》参加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奖。同年,剧团转为地方国营。1964年又转为集体所有制。“文化大革命”中(1969),剧团解散,人员全部下放农村、工厂劳动。1970年10月,岳阳县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陆续收回原剧团一些演员,改唱京剧,专演“样板戏”,由于语言和表演艺术的差异,演出不伦不类,严重地损害了巴陵戏传统艺术。1971年6月,又用巴陵戏移植样板戏,同时兼唱花鼓戏和歌剧。一直到1977年才正式恢复建制,定名为岳阳市巴陵戏剧团,作地方国营。以后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陆续收回被迫离开剧团的演职员。1980年,剧团改编了传统剧目《审刺客》,参加湖南省首届戏剧季演出获演出奖,并由湖南电视台录相播放。
  
  剧团自成立以来,艺术上继承和发扬了巴陵戏粗犷豪放朴实的传统艺术风格,并对传统武戏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从1956年起,先后举办过小演员训练班和戏校共五届,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充实了演出力量。先后在团的主要演员还有李玉仙(闺门)、胡银仙(小生)、肖远柏(小生)、丁艳龙(小生)、赵远林(老生)、熊岳刚(三生)、何其坚(生)、吴三元(大花)、高小林(闺门)、何月智(大花)等。编剧有李筱凤、陈湘源、陶武钧。音乐编配有任舜耕、刘茂林。乐师有杨作云、胡云瑞。舞美设计有彭世猛。

  巴陵戏系全国独特的地方大戏剧种,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原名“岳州班”、“岳舞台”,1952年新老“岳舞台”合并,正式命名为岳阳市巴陵戏剧团,现为国家全民事业单位,有固定编制41人,国家一级演员4人,国家二级演员12人。

  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中,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与技艺,《九子鞭》、《打差算粮》、《何腾蛟》等剧目荣获多项奖励并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作专场汇报演出;《审刺客》、《血沃秦川》拍摄成彩色戏曲电视片全国播放;1992年《胡马啸》参加全国戏剧汇演荣获十项大奖并被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1996年《弃花翎》晋京展演获“文华新剧目奖”。2006年,巴陵戏因其独特的声腔体系、独特的表演风格及蕴藏巨大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陵戏剧团将始终“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为振兴戏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做出贡献。(来源:岳阳市巴陵戏剧团)

资料来源:《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三)·巴陵戏志》  
湘ICP备0000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