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辰溪县辰河戏剧团 |
|
1950年初,流散于沅陵一带的辰河戏艺人,在县人民政府张县长的支持下,以杨仕元、罗保元为本家的双元班为基础,组织成立人民剧社,在沅陵县城营业演出。同年10月,辰溪县城大众戏院落成,剧社应邀赴辰溪演出,遂在辰溪安家落户。1953年定名辰溪县高汉剧团;1954年改名辰溪县红旗剧团;1955年又改湘辰湘剧团;1960年改称地方国营辰溪剧团;1964年称辰溪剧团。自剧团成立至六十年代中,剧团既有刘昌忠(生)、张盛峨(生、旦)、杨仕元(小生)、李世芹(旦)、余沛清(净)、张家斌(鼓师)、姜俊卿(唢呐)等一批高腔名艺人,又吸收了吴松龄、孙长久、王元刚等演唱常德汉剧弹腔的名艺人。剧团先后四次举办小演员训练班,培养了张安生(小生)、戴桂英(旦)、吴丽君(旦)等一批青年演员,使剧团一直保持了较强的艺术阵容,深受观众喜爱。“文化大革命”中(1969年4月),剧团解散。1980年4月恢复建制,定名辰溪县辰河戏剧团。
建团以来,剧团多演源于明清传奇的高腔剧目,同时也上演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弹腔剧目。1955年,剧团整理高腔传统剧目《投笔记》,和芷江剧团联合演出的弹腔传统剧目《程婴救孤》,参加了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杨仕元获演员一等奖,孙长久获演员三等奖,吴松龄获奖状。剧团老艺人张盛峨、吴松龄、杨仕元等,几十年如一日,热心挖掘传统艺术,多有贡献。
|
|
资料来源:《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二)·辰河戏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