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邵花鼓戏剧团 |
|
专业剧团。前身为邵阳市新中楚剧团。1952年6月,邵阳花鼓戏艺人姚中尧、徐学芝、陈仲元、陈仲春、刘延春与邵阳曲艺组艺人张石生、杨文安等共三十余人,以邵阳曲艺组的名义,于城北“何必山中”(寺)演出邵阳花鼓戏。1953年秋,经批准正式成立新中楚剧团,由陈仲春任团长,在和平戏院演出。1955年11月,经邵阳专署定点安排到新邵县,改名新邵新中楚剧团,团长夏吉松,副团长李春秋。主要演员有姚中尧、陈仲春、李伯奇、吕松涛、汤爱华、许仙凤,主要乐师有宁世才、黄七等。1956年定名为新邵花鼓戏剧团。1958年曾抽调部分艺术人员支援洞口花鼓戏剧团的组建。1964年评为全省上山下乡红旗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剧团遭到严重冲击。1969年2月,剧团被撤销,全体演职员除留下四人外,其余均下放回原籍,每人仅发给三至四个月工资。后来以其中部分人员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继又改为新邵文艺工作团,直至1976年才正式恢复原剧团名称,损失甚大。历年来,创作演出的现代戏《百花春》、《刘兰》、《宣战》和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双看相》,先后赴省会演获得好评;《桔女》获1984年邵阳市巡回演出调演剧本三等奖,演出二等奖。移植上演的《画皮》、《五子图》等久演不衰,成为保留剧目。五十年代进团的李绍安、岳美华、何佩华、安任时、李栋梁、吕向林、刘新英等已成为剧团艺术骨干;后起之秀陶卫红、胡湘华、刘春光、刘红艳、安红祥等,也崭露头角。
|
|
资料来源:《湖南地方剧种志(一)·邵阳花鼓戏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