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阳市湘剧团 |
|
五十年代,由益阳、滨湖的众多湘剧社、团几经合并而形成的剧团。其中,大同湘剧团是最早定点于益阳市的剧团,前身为1946年由艺人姜命初(生)、刘保贤(生)等起的福兴班。当时的主要成员,有筱福筠(生)、筱义芝(小生)、陈丙炎(鼓师)等,演出于宁乡县城乡。1949年4月,该班曾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湘中游击队,隶属第一支队政治部,配合解放战争,编演过《枪毙姚军长》等剧目。同年8月游击队整编后,戏班辗转演出于宁乡、沅江草尾镇等地。1950年元月,在益阳市定点,并吸收李福艳(旦)、李砚雪(旦)、卢相如(生)、李南生(花脸)、罗华才(生)、刘三保(生)等艺人,改名湖南大同湘剧团。该团在195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整理演出的《王佐断臂》,曾获演出一等奖和剧本二等奖,以及音乐演奏奖和舞台美术奖。1957年定名益阳市湘剧团,为集体所有制。1959年根据常德专员公署指示,又将辖区内所有湘剧团,先后并入益阳市湘剧团。计并入的有:桃江县湘剧团,班底是1940年由唐继昌、刘老娘合起的永胜坤班(男女合班),演出于洞庭湖区以及湘潭、株洲、益阳等地。1951年至沅江草尾镇,更名解放剧团。当时的主要成员有王仲华(生)、丁庆华(丑)等。1954年4月,剧团去安化演出,途经益阳新桥时,所乘三条船均在风浪中颠覆,人员幸免于难,行箱损失殆尽。当时全省各地湘剧团俱以义演二场所得收入资助。湖南省湘剧团还及时送去服装,使剧团能在安化及时恢复演出。1957年剧团定点桃江,吸收演员刘立生(丑)等人,定名桃江县湘剧团,属集体所有制。1959年6月并入益阳市湘剧团。沅江县湘剧团,系由华兴、群力两个湘剧团组成。前者是1948年由艺人江华洪(生)在衡山县白果起的华兴班,1950年改名华兴湘剧团。华兴班主要成员有湘剧名艺人汤雨珊(旦)及蒋玉凡(大花)、言明星(小生)、胡如巧(小生)等。1955年定点沅江县。后者是1949年由艺人李华湘(丑)在沅江起的华湘班,1951年改名群力湘剧团。1958年,华兴、群力二团合并,定名为沅江县湘剧团。1959年9月并入益阳市湘剧团。南县湘剧团,系由滨湖、湘淮两个湘剧团组成。滨湖原班底是1940年在桃江组建的福麟班,1951年在沅江县草尾镇改名滨湖湘剧团。1955年在南县登记,定名南县滨湖剧团。湘淮湘剧团系1950年由湘潭仁和班部分艺人组建,在华容县城乡演出,1955年定名华容县湘剧团。1958年迁南县,与南县滨湖湘剧团合并,成立南县湘剧团。当时主要成员有陈大昌(生)、黄小豹(花脸)等。1959年10月,并入益阳市湘剧团。合并后的益阳市湘剧团,共有演职员近四百人。当时市内仅一个剧场可供演出,剧团多数人无戏可演,便安排去修益灰铁路,或到人民公社参加支农劳动。此后,大部分演员陆续离团。至1962年,全团尚留一百二十八人,分为两个演出队。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戏《薛刚反唐》(成瑞申执笔)及1963年编演的现代戏《雷锋之歌》(张天一编剧),均曾受到群众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剧团解散。1969年8月,益阳市文艺工作团成立,吸收部分湘剧演员参加,移植演出了一些京剧“样板戏”。直至1978年4月,才由文艺工作团内,分出湘剧演出队,当年九月恢复湘剧团建制,仍属集体所有制。1980年,剧团编演的现代戏《故乡行》(刘星亮编剧),再现了革命领袖刘少奇的形象(周俊峰扮演)。该剧曾由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剧团历年来培养的黄淑霜、周俊峰、周建国等,都是观众欢迎的中青年演员。1980年剧团又自筹经费,抽出人员教学,开办了一期小演员训练班,以保证后继有人。
|
|
资料来源:《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