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湘潭行政专员公署将醴陵湘剧团调至湘潭,并以之为基础,吸收原湘潭市湘剧团艺术人员参加,组成湘潭专区艺术剧院湘剧团(剧院下还辖一花鼓戏剧团)。原醴陵湘剧团的前身是王锡庆兄弟的清庆班,民国年间常活动于湘赣交界的各县市,1950年在江西萍乡改称文艺湘剧团,1954年到醴陵定点,改名醴陵县湘剧团。其时,团内主要演员有花脸王元豹,老生陈碧林、胡福兰、陈会秀,唱工贺韵湘,旦脚梅福芳、王兰英,小生朱福贵,乐师邓凤礼、温宏友等。湘潭市湘剧团的前身是湘潭的永和班,1950年在长沙改为群艺剧团,1954年,由老艺人孔同凡带领回湘潭定点演出,改名为湘潭市湘剧团。主要演员有唱工谭福均,小生张小楼,旦脚左剑侬、孔福凤、魏艳侬、田素如等。两团合并后,体制定为国营。1962年又改为集体所有制,沿袭迄今。1963年,艺术剧院撤销,定名湘潭专区湘剧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停演,服装道具全部焚毁。1969年3月,剧团解散,大部分人员下放农村劳动,留少数人另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1年,又改为地区文工团京剧团,湘剧演员改唱京剧样板戏。后因演唱非京非湘,群众意见很大,才又于1974年恢复湘剧团名称,陆续调回一些演员,并吸收了省湘剧院下放农村的刘少英、朱球球等十三人入团(1980年仍调回省)。
剧团在六十年代初期,阵容比较齐整,青年演员蒋天祥、王福运、龙彬彬、唐伯川、易梦姣、蒋树清等陆续成长起来之后,力量更加充实。在这段时间,剧团整理改编的《二度梅》等一批传统剧目,在各地巡回演出中受到观众欢迎。1964年,剧团移植的现代戏《迎春花》和改编的《阮文追》,曾在长沙盛演达两月之久,均由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75年演出高腔《龙江颂》,也由湖南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播放;1977年改编的高腔现代戏《柯山红日》,曾获得观众好评。
剧团还曾办过三次小演员训练班,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先后在剧团的艺术人员还有:中、青年演员陈五华、王万群、彭宝如、吴建义、李平、黄秀英,编剧文忆萱、颜梅魁,导演文剑梅,舞台美术设计李伯佐,乐师温雄生、周木林,音乐编配汪能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