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定名。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长沙城内演出的楚南湘剧社、群力湘剧团、艺联湘剧团、工艺湘剧团。1954年,省文化局确定楚南、群力为民营公助剧团。1956年,经过组织整顿,前述四个团又改名长沙湘剧一、二、三、四团,统由长沙市文化部门领导。1958年11月,一、三团合并,仍称长沙湘剧一团。1959年,又将湘剧二团合并,改名长沙市国营湘剧团,原湘剧四团则去娄底支援新建城市,但为时不到一年,因娄底不具备办团条件,剧团退还长沙,改称长沙市国营湘剧二团,原长沙市国营湘剧团又改称一团。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两个剧团又恢复为集体所有制。“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两个剧团全部解散,人员下放劳动。1970年,长沙市组建文工团,调回部分人员,组成湘剧队。1972年,长沙市文工团建制撤销,湘剧队恢复团的建制,使用今名。仍属集体所有制。
五十年代初,长沙城内湘剧社、团有六、七个之多。1953年,定点为市管的剧团虽只四个,但不少艺术成就较高的名演员和乐师仍多集中长沙。湘剧一团,是以原楚南湘剧社(前身是福如班)为基础组建。演员阵容中,生行有黄申初、李凤池、孙艳瑞、陈楚儒,小生有以演《打猎回书》中的刘承佑,获得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员二等奖的陈剑霞,旦行有周福昆、王艳梅、郭玉红,婆旦有田华明,净行有罗元德、廖申翥、谈丙奎、刘庆臣,丑行有姚华定,乐师有傅儒宗、刘伯涛、王翠林、陈家文等。湘剧二团是由群力剧团改组而成。基本阵容为建国前的福禄坤班成员,生行有王益禄、崔凤棠、王如福、刘艳美,张淑梅,小生有余福星、徐福贵,花脸有阳绍奎,旦行有彭福娥、张淑娥、彭剑明,老旦有李福均,还有老一辈旦脚(男)张绍昆和吴映雪,乐师有于金生、于长生、彭子吟等。湘剧三团是原艺联湘剧团改建。生行有周圣溪、郭福全、黄洪林、朱妙如,小生有刘如银、王玲芝、李云鹏,旦行有龙福凤、王福梅、孔艳兰,净行有大花贺华元、紫脸梁金鑫,丑行有王申和,乐师有吴润生、邓海林、郭罗生、彭春泉,布景有许维楚等。湘剧四团的前身是工艺剧团,生行有黄菊奎、王益升、陈福峰、梁艳青,旦行有李福可,老旦有阳福超,花脸有何华魁,乐师有刘吉祥等。上述各团的演员和乐师,大都成名于民国年间,有些甚至在清末民初即崭露头角,故五十年代初期的四个剧团,通过改人、改戏、改制以后,上演剧目丰富多采,表演各有千秋。在这种繁荣气象之下,一代青年演员,在老一辈的培养下和演出实践中涌现,如:曾金贵、金国纯、贾砚霞、宾兰芳、刘艳秀、张福保、杨松林、李自强、黄舜容、龙海棠等,都是这一时期先后培训出来的演员。上述老演员和中年演员中,有四十多人曾在历届省级观摩会演中获得奖励。
从五十年代起,剧团演出遍及全省和邻近省份。1953年,部分人员曾参加赴朝鲜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多年来,省内兴修水利、铁路的各大建设工程,剧团都曾赴工地为民工演出;特别是1954年的西洞庭整修工程,剧团分为四个演出队,在冰天雪地中演出达数月之久。
从五十年代初期起,剧团共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六十余个。其中《珍珠塔》曾获全省文艺评奖的创作二等奖;《追鱼记》在省内外影响极广,曾被各地普遍移植演出;还有连台本戏《孟丽君》,以及《黄飞虎反五关》等,都曾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五十年代新编的历史剧《文天祥》,曾在省会演中获奖。此外,剧团还创作、改编、演出现代戏共十三个。其中《园丁之歌》曾获全省创作奖;《山乡巨变》、《湘潮》、《佛崖魔影》等,曾获得省级创作奖或演出奖;还有《沸腾的山村》、《改田》、《劈浪飞舟》等,也都得到观众好评。
十年浩劫中,剧团元气大伤,名老艺人多遭迫害而离开了舞台。1972年恢复建制后,全团共九十余人,新秀中有六十年代入团的演员曹汝龙及陈述初、伍仁斌,乐队中陈忠民和舞台美术工作者丁维修等比较突出。近年成长起来的有陈玉莲、黄跃华、刘国华、俞小玲以及邓亚军、罗志勇等一批后起之秀,缓和了青黄不接的趋势。 |